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申海霞  孙业伟 《科技信息》2009,(25):379-379
数字化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正在全国各地紧张开展。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就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城镇地籍更新调查过程中权属调查工作的质量、进度直接关系到整体工作的成败。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的地籍测绘工作,简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2.
论述在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中应用_新技术的情况,以及利用新技术取得的效果;阐述了利用新技术的具体内容即利用先进的硬件、软件和先进的操作手段进行数字化生产;并阐明了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字化和建库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此次更新调查是在国家二调的基础上,利用调查底图,形成国家统一的标准时点数据库.本文通过开展更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外业调查等,利用MAPGIS更新软件进行数据变更,生成土地变更增量数据包,形成标准时点土地利用数据库.论文主要对数据库变更部分进行阐述,对变更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张英俊  张卫庭  崔信国 《科技信息》2009,(13):331-331,307
针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后期的数据库更新提出了遥感影像、大比例尺底图与现场调绘相结合以及传统与现代测量手段相结合两种方法修正位置变化;利用已有数据库、新测图件与人工调查相结合来修正属性变更;提出了数据库功能更新方法,解决了二调后期数据库更新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启用后,每年仍需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一次更新调查,确保土地利用数据库现势性。本文以宁夏土地利用现状为例,谈谈二次土地调查如何有效地开展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维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每年数据库要进行更新。该文阐述了采用新的土地变更调查模式的原因,具体介绍了二调数据库更新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探讨了数据库更新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朱长柏 《科技信息》2008,(18):98-98
以佛山市禅城区为研究试验区,获取了研究区2005年的SPOT5卫星图像,并以此图像为基础,提取土地利用/覆盖现状信息.再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能准确地反映了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并能快速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是土地利用/覆盖调查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连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项目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城市土地更新调查的思路与方法,论文重点探讨了外也调绘和地类调绘的流程和具体内容,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更新调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县级土地更新调查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更新调查实施的流程,重点研究了调绘作业的方法,并以地类调绘为倒对外业调绘方法进行了剖析。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面数据批量更新缺乏技术方法问题,利用坐标参考不统一的点位坐标数据及存在多边形重叠的面数据,研究坐标参考转换、叠置分析及多边形创建原理,采用数据库技术、GIS二次开发及叠加分析算法改进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实现了GIS面数据的批量更新技术方法。应用该技术更新矿产调查数据,更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完成矿产调查数据的批量更新;为GIS面数据更新提供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胶州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一个综合的功能整体,具有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其中,生态功能是基础,同时生产、生活功能又影响生态系统。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必要对整个区域土地资源的重要功能进行统筹研究,即可以采用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法统筹安排土地的利用方向。选取人口密度、亩产GDP、水浇地比重、城市用地比重等13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胶州市所辖的18个乡镇(街道办)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利用SPSS软件的Hierarchical Clust功能,得到系统聚类结果,在充分考虑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差异、生态环境差异、经济发展特征、区位条件及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聚类分异的结果进行了修正。将胶州市分为中心城镇发展区、东部重点开发建设区、北部基本农田保护区、南部低山丘陵生态环境保护区,并且对四类功能分区提出调控措施及利用方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区域特点, 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 从经济的可行性、环境的保护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三大子系统共29个单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三大子系统和29个单项指标的权重, 对重庆市近7年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在分析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基础上, 对重庆市未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难点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实地踏勘、座谈等调研方式,发现重庆市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协调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落实土地空间布局起了积极作用.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的难点,提出了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这对下一轮规划修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充市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南充土地城市化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发现了土地城市化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南充在今后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地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实施管理办法势在必行。从5个方面探讨了太原市出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GIS技术的厦门市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应用RS/GIS技术,以1994年5月12日的Landsat TM影像和2003年4月25日的Landsat ETM+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基于光谱值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厦门市的土地覆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约10年间厦门市土地覆盖状况变化显著,耕地大量减少,林地明显增多,建设用地整体增多且结构有所改变,常规建设用地总量增加很少;综合年变化速率不大;多山临海的地理环境是城市扩张的驱动力,造成土地覆盖情况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吕梁市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开发和利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吕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武汉市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对武汉市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结构数量、空间分布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率等方面对太原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采用指标量化的分析方法对太原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太原市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提出若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态足迹法针对重庆市的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重庆市2010年生态足迹人均水平以及当前的人均生态容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重庆市存在生态赤字的结果,并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与环境容量的分析比对,得出重庆市相对缺乏的是牧草地和化石能源地,在建设用地上的相对过剩,而可耕地与林地缺乏程度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