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化合物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RSA)和β-环糊精(β-CD)经超声波处理15min,在28℃,120r/min振荡处理12h,形成包结物。β—CD—RSA包结物的紫外吸收特征与化合物RSA一致。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的包结物,化学平衡常数K1的RSD为2.84%,较为稳定,推测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以1:1(摩尔比)形成包结物。红外光谱分析推测出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的包结方式。β-CD与化合物RSA摩尔比为1:1形成的β—CD—RSA包结物,在28℃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9.12mg/L,比化合物RSA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增大了5.26倍。  相似文献   

2.
含铁氨羧螯合树脂配体交换除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D401型氨羧螯合树脂螯合固载铁(Fe^3+),利用水溶液中F^-可与Fe^3+形成稳定配合物性质,实现了配体交换固液分离去除高氟水中的氟.实验研究了该种分离材料在含氟水的除氟性能和条件.结果表明,含氟10-20mg/L左右的水溶液中,除氟率可达99%以上,可使氟含量降至0.05mg/L以下,经测定,树脂对氟的吸附量可达2.7mg F^-/gR,水中常见共存离子对氟离子的吸附无影响,表现出树脂除氟过程的高度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特定条件下聚γ—谷氨酸(γ—PGA)水溶液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在参数适用范围内通过特性粘度测量,对γ—PGA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快捷、可靠的估计,在对钠盐型γ—PGA稀溶液的粘度特性和流变性质进行了系统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激光光散射联机试验(GPC—LLS)和粘度方法,研究了钠盐型γ—PGA的特性粘数、分子尺寸对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依赖性;建立了γ—PGA在1.20mol/LNaCl水溶液中的Mark-Houwink方程。提出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均方末端距进行了估算。较大的α值表明:γ—PGA大分子即使在1.20mol/L的离子强度下由于聚离子的静电相斥作用仍然在溶剂中呈现出较伸展的构象,即呈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利用圆二色光谱法研究对比了有机溶剂-水混合溶液、纯水及两种高离子浓度溶液中,3种修饰的β-环糊精衍生物的构型及对环辛烯客体分子的包结现象及溶液环境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探讨了β-环糊精衍生物在高离子浓度溶液环境中的分子识别能力。结果表明,与有机溶剂-水混合溶液相比,β-环糊精衍生物与客体分子在高离子浓度溶液中仍保持了较高的包结稳定常数,为进一步拓展环糊精在高离子浓度溶液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半胱氨酸SAM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半胱氨酸在金电极上形成单分子自组装膜的条件,并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研究了[Fe(CN)6]^3-/4-在高半胱氨酸SAM膜电极上于不同pH值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在pH大于高半胱氨酸等电点的溶液中,[Fe(CN)6]^3-/4-在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峰电流明显降低,峰分离差增大,说明随pH值的增加,[Fe(CN)6]^3-/4-离子对在SAM膜电极上的可逆性变差;交流阻抗图谱显示,由于SAM膜电极表面带负电荷时,[Fe(CN)6]^3-/4-难以靠近电极表面,使其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交换反应变得困难,在SAM膜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电阻Rct明显增加,并且随电解质溶液的pH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聚2,5-二甲氧基苯胺膜电极(PDMA/Pt)和聚吩膜电极(PTH/Pt)对Sb^3 和Fe(CN)^4- 6离子的电催化行为,在这两种导电聚合物膜电极上Sb^3 和Fe(CN)^4- 6离子的氧化还原电流比光铂电极大数倍至数十倍,氧化还原峰电位之差也比光铂电极明显地减少,这些结果表明PDMA/Pt和PTH/Pt膜电极对Sb3 和Fe(CN)^4- 6离子具有良好电催化活性,在电位扫速较低时膜电极上的电催化过程为扩散控制,在较高电位扫速下电极过程受催化反应速度控制,讨论了影响催化反应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L-半胱氨酸和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席夫碱(Schiff-base),用红外光谱对席夫碱进行了表征.将金电极置于席夫碱和铜离子的乙醇水溶液中,用自组装方法在金电极上制备了铜离子席夫碱印迹膜,该印迹膜是一种新型的铜离子电化学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印迹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用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铜离子在该电极上的响应,实验表明铜离子在3×10-6~5×10-5 mol·L-1浓度区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7 2,检出限为1×10-7 mol·L-1.该印迹电极可用于铜离子的电化学测定.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含氟杯[4]芳烃离子盐化合物1,利用表面压一面积(π-A)等温线、压缩/扩张循环等温线与膜稳曲线、紫外与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该化合物在空气/水相界面、空气/二元羧酸水溶液界面的成膜性能及阴离子识别。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水或者二元羧酸水溶液的亚相表面均能很好地形成稳定的Langmuir膜,在界面能识别二元羧酸阴离子,并能转移到固体基片上形成LB膜,形成的LB膜为H-聚集体。  相似文献   

9.
反胶团是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有机相中的每个反胶团可提供一个极性中心,其溶解部分水之后形成“水池”。为酶和蛋白质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反胶团体系可以萃取水溶液中的蛋白质,静电作用决定了蛋白质在两相的分配。水溶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反胶团体系中的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与水溶液体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碳酸钙水溶液结晶的M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对碳酸钙水溶液中Ca2+和CO2-3结晶的影响,应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在不同温度下由方解石110晶面和300个水分子、2个Ca2+及2个CO2-3组成的水溶液系统,计算了温度为283 K~373 K的水溶液中水分子、Ca2+和CO2-3的扩散系数以及两种离子与表面的结合能.通过水分子和Ca2+及CO2-3的扩散系数的计算证明在温度为353 K时水溶液中离子最容易反应形成离子对,进而长成微晶,而在343 K时离子最不易结晶.通过结合能的计算,可以看出在313 K时离子与表面的结合能最大,此时离子最容易被晶体表面吸附而在表面上形成新的结晶,而在373 K时结合能最小.  相似文献   

11.
在pH=5.4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 肌红蛋白-壳聚糖-金胶薄膜修饰电极在-0.20 V(vs. Ag/AgCl) 处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为Mb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 在壳聚糖 金胶纳米复合薄膜的微环境中, 肌红蛋白与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明显加快. 考察了扫速、 溶液pH值及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肌红蛋白电子传递的影响. 紫 外光谱结果表明, 肌红蛋白在壳聚糖 金胶溶液中依然保持其原始构象, 该肌红蛋白-壳聚糖-金胶纳米复合薄膜修饰电极还可用于溶解氧的催化还原.  相似文献   

12.
酞菁铁—表面活性剂薄膜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酞菁铁(Fe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氧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Fe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2对还原氧化峰,第1对峰的Epcl=-0.64V,Epal=-0.29V(vs.SCE)第2对峰的Epc2=-1.04V,Epa2=-0.94V着重探讨了第2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  相似文献   

13.
Poly(acrylic acid),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polyacrylamide functionalized MWNTs were prepared by Ce(IV)-induced redox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reaction can be conducted in aqueous media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polymer graft rati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nomer feed ratio. MWNTs anchored with PAA on the surface are pH sensitive and exhibit a reversible assembly-deas-sembly response in aqueous solution, whereas those coated with PNIPAM are thermally sensitive. All the polymer-functionalized MWNTs are highly soluble in water to give robust stable black solutions. Such water-soluble MWNTs are promising for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微孔细陶作为电极内充液的支撑材料,制备了简易参比电极一Pt/(I_3~-+I~-)电极。初步考察了Pt/(I_3~-+I~-)电极在水溶液及多种有育机溶剂中的稳定性,并与Ag/AgCl、甘汞电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t/(I_3~-+I~-)电毁不仅在介电常数较大的有机溶剂中有稳定电位,在某些介电常数较小的有机溶剂中也有稳定电位。在水溶液中其电位稳定性不亚于Ag/AgCl、甘汞电极,可用怍测水溶液 pH 值的参比电极。Pt/(I_3~-+I~-)电捉还具育结构简单容易制备等院点。  相似文献   

15.
Poly(acrylic acid),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polyacrylamide functionalized MWNTs were prepared by Ce(IV)-induced redox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reaction can be conducted in aqueous media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polymer graft rati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nomer feed ratio. MWNTs anchored with PAA on the surface are pH sensitive and exhibit a reversible assembly–deassembly response in aqueous solution, whereas those coated with PNIPAM are thermally sensitive. All the polymer-functionalized MWNTs are highly soluble in water to give robust stable black solutions. Such water-soluble MWNTs are promising for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油田环玛湖地区浅层地下水、稠油热采水、压裂返排液中存在多价金属离子(Ca2+、Mg2+、Fe3+、Fe2+),影响其配制的胍胶压裂液性能。通过模拟不同种类和浓度多价金属离子水溶液,分析多价金属离子对有机硼胍胶压裂液溶胀、交联及耐温耐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NSA、EDTA、CA,3种络合剂对多价金属离子的屏蔽效果。研究表明,多价金属离子对有机硼胍胶压裂液影响程度依次为Fe2+ > Fe3+ > Mg2+ > Ca2+;3种络合剂对Mg2+屏蔽能力为CA>NSA>EDTA,对Ca2+屏蔽能力为NSA > EDTA > CA,对Fe3+屏蔽能力为EDTA > NSA。为不同水质配制有机硼胍胶压裂液选择络合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包含杂多酸[SiCo(H2O)W11O39]6-(SiCoW11)和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SiCoW11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pH的影响,初探了反应机理.逐层的循环伏安行为表明膜的增长均匀,峰电流随膜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与其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相比,多层膜中的SiCoW11对BrO-3和NO-2体系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非现场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1mol/L NaOH,1mol/L NaOH+0.01 mol/L K_4Fe(CN)_6+0.01mol/L K_3Fe(CN)_6和1mol/L NaNO_3+0.01mol/L K_4Fe(CN)_6+0.01mol/L K_3Fe(CN)_6介质中Cu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表面钝化膜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室温下(20±1℃),H_2SO_4水溶液中I~-及I_2分别在F~-、C1~-、Br~-存在时,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图.I~-C1~-及I~-Br~-体系在0.2—1.0V(vs.SCE)范围内,都有两对基本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第一对氧化还原峰的位置和峰高不随C1~-或Br~-.的浓度而变化,对应于反应:2I~-(?)I_2+2e;第二对氧化还原峰的位置随Cl~-或Br~-的浓度增加而负移,但峰高不变,浓度增大10倍,峰电势分别负移88±2mV和113±2mV,与由I_2-C1~-及I_2-Br~-体系在0.6-1.0V范围内得到的规律一致,对应的反应分别为I_2C1+3C1~-(?)2C1_2+2e和I_2+4Br_-(?)2IBr_2-+2e.F~-在该电势范围内不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拥有众多盐湖,这些盐湖以富含锂而闻名世界。其卤水组成可用Li+,Na+,K+,Mg2+//Cl-,SO42-,CO23-,borate-H2O表示。开展多组分复杂盐湖卤水体系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研究,不仅对该种类型盐湖卤水的成因和成矿规律及化学行为的揭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盐湖卤水盐类资源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高原富锂水盐体系的稳定相平衡、介稳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