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元认知体验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阅读的本质和元认知三要素详细的阐述,论证了元认知体验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并提出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结合起来纳入阅读策略培训中,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蔡雪琴 《科技信息》2014,(10):252+25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主要是立足课堂教学,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喜爱阅读,擅长阅读,并且激发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探索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体验的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为例,从改进和升级少儿阅读环境和阅读体验、实现阅读活动的常态化、延伸阅读服务以及搞好阅读宣传4个方面,探讨了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探索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体验的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审美体验是英语阅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表现为形式美和内容美,具有提高精神文明、间接促进物质文明的重要性。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把阅读和审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互动性,对克服不利因素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文化聚集、推广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体验。但由于长久以来的文化变更,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古代经典阅读推广效果却效度偏低,遭遇"推广不力"的尴尬。基于这一点该文简要分析了古代经典阅读推广不力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通过培养读者阅读古代经典的兴趣、转变阅读体验、创设阅读场景、培养阅读习惯等措施,提高古代经典文献阅读推广效度。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就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以使学生有独特的阅读和思考、独特的体验和表述、独创的见解和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个性化也多有涉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本之问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要靠自我领悟和体会,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只有个性化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及文本体验的思维意识。同时,个性化阅读也是致力于提高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那什么是阅读教学呢?<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张德亮  钟昌火 《科技信息》2007,(16):257-258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鉴赏的目的在于“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关键。本文从创设审美的环境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两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阅读与鉴赏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阅读疗法是读者通过阅读图书和其他文献资料辅助治疗心理疾病、恢复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社交网站的出现和普及为阅读疗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图书馆可以利用树洞网、豆瓣读书、豆瓣小组等热门社交网站,拓展阅读疗法的应用场景和服务功能,让读者感受到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交化阅读疗法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面对现代化,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教学愈来愈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这里,我的教学阅读观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何晶 《科技资讯》2024,(2):20-22+30
随着网络技术和上网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终端设备进行电子书阅读。相较于传统的实体书店,电子书具有种类繁多、查找便捷、价格实惠和便于携带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拟设计开发一个基于PHP+MySQL的电子书阅读系统,实现电子书阅读、电子书上传、用户信息管理和阅读感想交流等功能。这个系统的开发旨在推动数字阅读的普及,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严凤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119-11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阅读智力活动具有间接性、再现性、受制性、综合性等特点;阅读智力活动系统由认读系统、信息加工系统、理解系统、感受系统、吸收系统、审美鉴赏系统等系统构成;阅读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感性经验、理性经验、情感体验和广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一直以来是我国小学课程中最注重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更好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一节优秀的阅读教学课程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更好的阅读体验,也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更有效的阅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语文的魅力,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注重将真正的阅读体验带入课堂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教师教学感受语言文字,并且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张敏 《科技资讯》2023,(24):210-212
为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详细解释了5G技术支持下,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环境感知、移动应用、数据分析模块的具体功能。探讨了5G技术下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创新模式,通过引入5G技术,智慧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交互体验。同时,利用基于5G网络的远程图书馆服务,读者可以在任何地点远程借阅、阅读和讨论图书,促进阅读兴趣和知识获取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