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先天赋之而有四德”。客观上,环境影响人性后天发展,主观因素是造成后天善恶悬殊的内在原因。需努力将四善根扩充推广而为“四德”。孟子的性善论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人性理论之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学说是先秦儒家思想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其中孟子的性善论与专制主义的联系比较隐蔽。孟子虽然用性善理论对个别君主进行过抨击,但他提倡的仁义礼智是从普遍意义上对君主专制主义的维护。荀子的性恶论则直接了当地认为人的本性是社会秩序的天敌,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的社会秩序,必须对人的本性加以抑制和改造。先秦儒家的人性的讨论和专制主义同流合污,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其性善说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他王道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4.
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孟子性善说的理论建构比较完善、系统,既强调了性善说的前提,又强调了它的出发点。该文简要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发扬孟子性善论、养气说对于促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问题上有两大针锋相对的观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二者都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从今天看来,性恶论无疑要比性善论思想深刻得多。本文主要通过对荀子性恶论思想的分析,以及和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简要比较,挖掘出性恶论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评孔孟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是教育家们常论常新的课题。我国对人与教育的第一次论争是战国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与“充善端”的理论。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微有歧异,但最终都认为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决定作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小涔 《科技信息》2010,(34):I0152-I0152
孟子与荀子都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但是他们对人性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性善论与性恶论在人性论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对我们深入把握人性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古代人性学所达到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儒学"性善论"作为国人社会心理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与之融合方能融入国人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性善论"认为人生而即有区别于禽兽的善性,并称此善性为人性。此善性作为苗芽,需后天培养才能长大;又因人生而亦有不合于人性的兽性,故需后天的修身养性,人才能成为一善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则将人的全部生理—心理本能均视作"一般的人性",又将人"能动的实践的生命活动"视为人的"类特性"。"一般的人性"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人身上,通过人能动的实践的"类特性",在后天得到发展与实现,此即"具体实现的人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能够将"性善论"的积极方面吸纳进自身,同时亦能为"性善论"人性更好地实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论人性(上)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我们先哲谈论的很多,有的主张性善,有的主张性恶,前者是孟子,后者是荀子,告子则主张性无善无恶,王允又认为性有善有恶,究竟谁是谁非,我认为有重新讨论的必要。孟子说:「人恶有不善,水恶有不下,今天,搏而跃之,使过颡,激行之,可使在山。」态度坚定而断  相似文献   

10.
何谓人性?孟子的看法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以下引言只注篇名)“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欲望。可见孟、荀二人所言人性的差异。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属性。孟荀对人性的理解各执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对人的自身本质的认识上都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不过孟子比荀子更高明之处在  相似文献   

11.
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而上依据和理论基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说,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直接影响传统知识阶层的道德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人性论的角度审视传统儒家的德育理念,道德教育之必要;由于人性中的欲性,道德教育之可能;由于人性中的知性和仁性,道德教育之根本途径,在于"为仁由己",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孔子到孟子、荀子,以至于以后的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这一人性内涵的演绎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孟子在《公孙丑上》中将对性善的论证诉诸人的情感体验。孟子论中的所谓“四端”之心,实即儒家传统性情观中的“情”。它被孟子理解为人性感物之后所自然萌生的最初的心理情感反应,它具有直确的、直觉的特征。孟子在儒家性情观伦理思想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最早尝试对情与欲加以二分。  相似文献   

13.
人性问题是儒家核心命题之一,荀子不同于孟子以性善起论而言性恶,由此引发千百年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荀子所言之性,包含着情性、欲性,且情、性、欲三者是不分的,而就情感与欲望本身而言也不是恶的。荀子言性恶,其实是从礼义与人伦共处的角度讲的。但是,既然言性恶,善又何以可能?所以荀子通过知性,也就是心之知,虚一而静的大清明之心的知道、可道,也就是知礼义可礼义之心,解释了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当然不论情性、欲性、知性等,此皆“天之就也”之性,皆乃天予之、生来具备的。而荀子论性还需注意的是其积伪(为)而成的生成性,此是人在不断积伪(为)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日生日成之性,而其生成之性的终极之处便是仁知且不蔽的圣人之境。而荀子积伪以成性的人性生成论,也为当今人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现代人性论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之际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出现广诸了百家,他们对于宇宙万物提出种种解释,对社会变化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尤其对人性问题的讨论更为激烈,而荀子与韩非都提出厂性恶论的学术观点。本义就二者的异同作一比较.儒家的圣人孟子,曾提出人性“本善”,这一性善说是仁政的基础。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果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几十年后;荀子即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生下来…  相似文献   

15.
很多学者认为《孟子.尽心下》"口之于味"章道出了性善论的根基,但这只是一个误解。原因是学者在理解这段话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拿"物欲之小者"与"道德之大者"做比较;二是从事实跳跃到了应当。由此,性善并不能作为一个事实存在,它只是一个假设。于是"悟道"的方法在哲学上便找不到合理根基。但儒学具有很强的宗教性,其很多方法论特质可以从宗教性方面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一、孟子时代的人性心理学思想首先有必要对孟子时代的人性学说作一初步的介绍以与孟子人性心理学进行比较。儒家文化主要是一种德性文化,德性文化与知性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用伦理善恶标准来衡量一切,这一点在孟子时代的人性论思想中也有充分的表现。据《孟子》和王充《论衡》载,该时代的人性观主要有四派:第一派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载于《孟子·告子》篇。告子提出“生之谓性”命题。他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生命特质。这种特质,告子认为包括了至少两类:一是“食色”,指人的饮食男女等生理要求;二是“仁”,指一种社会交…  相似文献   

17.
《论孟子》是梁启超的一篇重要遗稿。但自1983年公布以来,却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其实,这是梁氏阐释孟子人生哲学的一篇长文。在此文中,梁氏建构了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修养体系。这一体系既有对人性问题的形上阐发,又有对修养功夫的具体展开。他阐释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其子女具体修行,该文对于现代人提升道德修养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主要由三方面展开:以"知痛痒心"解说孟子"性善论",以"即事即义"发挥孟子"养气说",以"本之心术"阐扬孟子"尊王斥霸"思想.<孟子师说>从人之本心出发,还原了孟子的个人修养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孟子的"养心论"与其"性善论"息息相关,"心"与"性"是二为一的关系。从整体来看,孟子认为至善之"心"丢失的原因有两点:一为耳目食色之欲的诱惑;一为个人道德自觉的缺乏。孟子对"性"有独特的认识,他的"养心论"关注的重心仍然放在了反求本心。注重人的道德自觉,达到"尽心知性"的境界,这是孟子"养心论"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20.
孟子“仁政”的核心是“亲民”,“亲民”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还体现在制度安排上。孟子之所以提出如此之“仁政”,是基于“义”的原则来变革当时的社会制度,以求使社会达到公正、有序。“仁政”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而“不忍人之心”是一种“本源情感”,正是本源情感的“不忍人之心”使孟子的“仁政”成为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些,重新研究“仁政”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