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传统秧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从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交流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健身秧歌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分析.此外,从全民健身运动的内涵及意义入手,对健身秧歌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开展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从传统秧歌到健身秧歌的转变符合我国大众的文化观念,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健身秧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健身者的学习和锻炼,并且运动形式多样,动作自由活泼,对场地要求不高,健身成本低,符合居民一般的体育消费水平,易于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从教学模式和构建模式原则入手,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的问题解决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两种教学模式。从理论依据、模式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五个因素阐述健身秧歌的教学模式,旨在探索适合社会体育服务专业培养人才的健身秧歌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专业的健身秧歌社会体育指导员,促进健身秧歌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观察健身秧歌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40名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秧歌锻炼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秧歌健身锻炼,对照组不安排运动.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血液流变学、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显示,秧歌锻炼有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改善,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所得结论是:健身秧歌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钮薇 《科技资讯》2014,(10):206-20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三种方法,研究通过8周健身秧歌的锻炼对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男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为期8周健身秧歌的锻炼人体科学专业男大学生台阶指数增加,心肺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柔韧性增强,体脂百分比降低,其身体成份有所改善.健身秧歌不仅对健康体适能有所的提高,也可以使锻炼者身心愉悦,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可以很好的普及和发展的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5.
健身秧歌是一项新兴的健身项目,并在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中广泛开展,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教法实践等研究方法入手,从改变大学生对健身秧歌的认识,改革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对这一新兴选项课目教学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健身秧歌成套动作演练时肢体语言与音乐节奏表现出来的美感,可以有效调动大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语言和口令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正确的动作顺序,还可使动作之间的连接流畅紧密;开放式的考核方法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又是一种增强学生表现力、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参加第三套全国健身秧歌规定套路学习的女大学生进行学习前、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相关指标测定的对比实验和身心健康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第三套全国健身秧歌规定套路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显著性改善,对心理健康、综合素质等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锦华  朱守波 《科技信息》2010,(12):I0260-I0260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南京六所高校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选修健身秧歌后团队意识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为习练健身秧歌对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高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体育课中设置健身秧歌运动项目,通过对实验前后身体功能各项指标的测试,探讨在高校体育课开设健身秧歌运动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陈艳艳  周勇 《科技信息》2010,(5):151-152
探讨6个月健身秧歌锻炼对绝经女性血清细胞因子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8名绝经女性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身秧歌锻炼,以血清细胞因子和骨代谢指标为评价参量,探讨健身秧歌锻炼对绝经女性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经6个月健身秧歌锻炼,绝经女性血清细胞因子IL-1和TNF—a含量均较锻炼前呈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IL-6含量较锻炼前显著性降低(P〈0.05);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均较锻炼前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血清钙(ca)水平较锻炼前呈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健身秧歌锻炼可显著性降低绝经女性血清细胞因子和骨代谢指标的含量,对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状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健身秧歌的渊源与历史发展、特征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发现:秧歌的表演与开展具有实现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友谊和团结,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世界和平和建立和谐、美好社会的目标等宗旨与功能.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的各种秧歌表演为我国即将举办的奥运会和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和民族团结的崇高理想提供烘拓: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中国大地和平欢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健身秧歌的渊源与历史发展、特征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发现秧歌表演具有实现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友谊和团结,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世界和平和建立美好社会的目标等宗旨功能。因而将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的大型秧歌表演搬上2008年奥运会的赛场对实现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和民族团结的崇高理想具有更加深远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动作风格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鑫 《枣庄师专学报》2004,21(4):98-100
"秧歌"是汉民族所特有的民间舞蹈.在众多秧歌舞蹈中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是较具代表性的两种秧歌形式,但二者在动作特点及表演风格上互有异同,这主要是受到历史、宗教、生态环境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太谷秧歌发源于太谷民间,而后流传于太谷附近的县区,太谷秧歌剧目无论剧情还是语言都带有鲜明的太谷民俗风情的特征.太谷有太谷秧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优秀演员和由来已久的编唱习俗.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东湖     
当一轮红日爬上百悦城邦建筑工地的脚手架时,野鸭在晨曦中张开双翅,优美地划过澄澈的湖面。广场上,音乐悠扬,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们在尽情地扭着秧歌。鹅卵石小道上,到处是晨起健身的人们。东湖,开始它一天的繁华。  相似文献   

15.
流传于胶州湾一带农村的胶州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上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是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与小戏两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秧歌相同,小戏则专门演小戏,两者除服饰相同外,没有内外联系.从安锅组班到人物以及服饰等方面的特色来分析,可以看到它是属于由秧歌向小戏和现代戏曲发展的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6.
定州秧歌戏,又称"稻秧歌"、"苏秧歌"、"大锣腔"、"干板秧歌戏"等,是发祥于定州黑龙泉一带,并流传于河北省及周边县市的乡土戏曲形式。它那独特的唱腔风格、诙谐的唱词、风趣的化妆无不渗透着当地人的审美情趣及民间文化,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固定传播方式。文章从定州秧歌戏的音乐本体入手进行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探讨、研究这种独特的地方戏曲艺术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婷婷  杜学工  周凯 《科技资讯》2009,(11):218-218
本文通过对高校开展陕北秧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开展陕北秧歌的措施,认为只有加强学生和学校领导对秧歌运动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推动陕北秧歌在高校快速有效的开展,促进高校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太谷秧歌发源于太谷民间,而后流传于太谷附近的县区,太谷秧歌剧目无论剧情还是语言都带有鲜明的太谷民俗风情的特征。太谷有太谷秧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优秀演员和由来已久的编唱习俗。  相似文献   

19.
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以自身为主要的研究工具,通过平民化的视角,利用现场记录、DV拍摄、实物收集等手段和叙事为主的报告方式,对长春市秧歌锻炼群体的体育生活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着重归纳秧歌锻炼群体的形成、群体活动、锻炼动机、锻炼效果、以及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洛川蹩鼓的变迁及传承进行研究。认为:洛川蹩鼓的起源与先民们对鼓的多符号神通崇拜和鼓在历史军事中的工具理性功能密不可分;洛川蹩鼓由起初的军事、祭祀、娱神和祈祷等神圣化角色扮演向娱人、表演、到教育、健身等世俗化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越来越宽泛的适应性功能;洛川蹩鼓传承载体主要依附于陕北秧歌、社火、庙会、转九曲等陕北民俗节庆仪式;洛川蹩鼓在传承中存在角色神圣与世俗化断裂、象征战争的武鼓与表演化的文鼓断裂;这种断裂一般以机构符号记忆和传统乡土社会的仪式而得以弥补;寄生于陕北秧歌和传统乡土社会民俗仪式是洛川蹩鼓生存与传承的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