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静电放电(ESD)火花的点燃危险性特征.根据静电放电火花的能量大小、放电火花空间分布范围和放电火花持续时间,研究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可燃物的可能性,总结了6种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能力.根据数据序列理论,分析了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源序列和可燃物危险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将工业生产条件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分为4级,并对聚烯烃粉体生产工艺过程中典型和频发性的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静电放电发生时,由于气体压强、空气湿度、电极表面状况、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相关放电参数(击穿电压、电流、电场、磁场、峰值、弧长、上升斜率等)具有低重复特性。我们通过相关放电参数的处理来研究带电体和受电体之间间隙的电性质。从理论上和实验上深入研究放电间隙电性质的低重复特性,对于充分认识和把握静电放电的本质,对于静电放电危害的防护,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过改变静电放电发生器实验环境温度来获得相应的固定间隙放电情况下电流峰值的差异。试图从理论上对静电放电条件下所获得电流峰值的低重复特性加以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纯氧环境下材料静电放电点燃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特殊环境中,织物、毛皮等材料需要在不同压强纯氧条件下使用,纯氧为强氧化剂,静电放电很可能引起材料燃烧,从而对材料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威胁,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设计制作了一套静电放电点燃性纯氧密封实验装置;在42 kPa,101 kPa和142kPa压强下,采用不同的静电放电模型,对4种材料进行了静电放电引燃性实验,给出了不同压力条件下材料的引燃能量,结果表明,材料在纯氧环境中,随着纯氧压强的升高而越来越容易被点燃,材料的引燃性能与放电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摩擦火花引爆瓦斯时点燃温度特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国内外有关摩擦火花引燃瓦斯的研究成果,分析因摩擦形成的高温热痕引燃瓦斯机理,假设高温热痕与周边风流和岩壁之间的热交换为具有固定温度边界的半无限大固体的一维瞬态热对流和导热问题,运用燃烧学、传热学理论,详细分析了摩擦机械能引燃瓦斯的机理及其过程,建立了高温热痕与岩壁和风流之间的导热和对流的微分方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推导出摩擦火花引燃瓦斯的温度阈值.图1,参10.  相似文献   

5.
带电绝缘体静电放电引燃性新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评估绝缘体在接触分离过程中静电放电的点燃特性.首先,把不同数量的电荷荷电到材料的表面,通过实验校核所加电荷量是否足以使火花点燃实验探极发生点燃.其次,确定聚酰亚胺介质薄膜通过摩擦起电能否获得必需的表面电荷以引起点燃性刷形放电.通过把JCI场强计固定在实验介质薄膜背面10 mm处,测量该薄膜摩擦起电之前、起电期间、起电之后的表面电位,然后在充满易燃混合气体环境中观测其是否被点燃.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通信和电子设备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科研中来。电子产品静电放电的测试莩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子产品静电放电的测试技术,探讨了静电放电形成的机理及其对电子产品的危害,相关测试要求及其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7.
余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2):3444-3447
火花检测在静电除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现有基于二次侧信号时域特征分析的火花判据容易产生误判与漏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火花检测方法。通过分析二次侧电流及电压采样信号在频域下的特征完成火花的精确识别。经过电场实验验证,频域特征分析法能有效克服现有火花检测判据抗干扰能力不足的缺陷,对于火花检测方法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形成静电危害的基本条件、放电类型、静电测试技术、静电放电理论模型与静电防护理论与技术,并提出了防护静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高压静电消电效果和静电防护有效性,采用离子化测试方法,对影响大气压下针状电极电晕放电的电压、频率、消电距离、电极间隙、平衡电压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交流高压电晕放电在频率[1.8 kHz,2.0 kHz]区间内具有最佳消电效果;直流和脉冲高压电晕消电具有明显逆带电现象,且消电效果随电压升高、消电距离减小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火炸药生产、存储、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静电放电问题,为了寻找抑制静电放电电压过高的可行办法,对空气、二氧化碳、氦气在0、20、40℃3种温度条件下以及压强范围0.05~0.15 MPa之间的静电击穿特性展开研究,并计算对比了静电击穿能量。结果表明:随着气压的升高,3种气体的静电击穿电压随之升高,其中二氧化碳的静电放电电压在相同条件下最高,静电放电能量最大,氦气放电电压在3种气体中最低;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气体的静电击穿电压随之下降,在40℃、0.05 MPa下,3种气体静电击穿电压达到最小,因此应选择低压、较高温度、低击穿场强气体的环境作为静电防护气氛环境。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火炸药生产过程中保护气氛环境的选择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炸药粉的静电点火能用于评价炸药生产和储运过程中的静电危险性.静电点火能测试装置应该符合本身安全、操作便利、可靠性和重复性好的要求.对于有些炸药的静电点火能量测试,出现双能量区域;低能量区域仅在动电极点火方式中出现,高能量区域则可同时出现在动电极和固定电极点火方式中.放电极隙间的静电放电特性对炸药的点火概率有明显的影响.放电极隙间可能存在4种放电模式,即振荡放电、弧光放电、火花放电和低电压接触放电.有些炸药对接触放电十分敏感,被静电放电点燃的能量非常低.动电极静电点火能测试装置,由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电极的渐近运动和定位,放电极隙间的点火能量则由瞬态数据记录仪和微机自动测试分析系统获得.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导体系电容系数的计算和测量方法,并讨论了电容系数方法在确定导体间电势差和静电放电能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标准粉尘爆炸测试装置Hartmann管分别测试了聚乙烯粗料与经过筛分的聚乙烯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通过将不同形式的静电放电能量与最小点火能量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聚乙烯粉体粒径对静电点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粉体的最小点火能量和最大粒径近似成指数关系.对未经过筛分的原始粉尘,各种形式的静电均无法将其点燃;对粒径小于0.5 mm的聚乙烯粉体,可以排除电晕放电、刷形放电和堆表面放电作为点火源的可能性,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是可能的点火源,有效预防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便能阻止聚乙烯闪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固体发动机推进剂静电敏感性测试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性能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推进剂的组分、药浆及发动机发生分解、燃烧、爆炸的原因和机理,静电放电是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发生事故的重要外部激励源.介绍静电火花测试法和20世纪80年代初在法国设计的一种称为法国测试方法的测试系统,将推进剂配方分为敏感性和非敏感性推进剂配方.但是,由于没有考虑热力和机械条件,评估推进剂静电敏感性的静电感度仍有一定的缺陷.静电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怎样正确评估推进剂静电敏感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的静电放电(ESD)源模拟人体静电参数对标准试验兔和狗以及人体进行ESD电击实验,研究了ESD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确定了ESD电击人体的感知阈值、疼痛阈值和安全界限.  相似文献   

16.
对家兔进行了不同电压(电量)的电击,显示以后血压下降和恢复的规律特点,当ESD电压为5,10,15和20kV时,动脉血压分别下降16.01%,22.68%,27.11%和32.49%,动脉血压复原时间分别为58.9,60.3,69.4和75.3s当电压为15和20kV时,血压下降最大值出现在电击后的第10秒。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般失效机理的分析可提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利用多种微分析手段,分析和小结了功率器件芯片的封装失效机理.重点分析了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导致的功率器件失效,引入了ESD电热理论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快速准确地分析金属引线的抗ESD强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聚乙烯装置改造后可能增加的风险,运用静电模拟装置模拟了聚乙烯料仓改造前后的静电起电量,通过粉尘爆炸参数测试和理论计算分析了刷形放电、堆表面放电、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的危险性.结合危险性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静电引起料仓闪爆的措施.结果表明,随着风量和管道直径的增加,静电起电量明显增加,静电危险性加大,现场有发生刷形放电、堆表面放电、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的可能性.根据粉尘爆炸参数的测试结果,预防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可有效防止静电引起的料仓闪爆事故.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磁增强预荷电技术,采用永久磁铁作为预荷电器的放电极,提高对微小气溶胶颗粒的荷电效率.对永久磁铁放电极的放电特性进行了测量,并与传统的放电极进行了比较.还分别采用传统的预荷电器和新型的永磁放电极电晕放电预荷电器对细小气溶胶颗粒进行荷电,并对其伏安特性曲线和除尘效率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初步分析了永磁放电极电晕放电预荷电器的荷电机理, 极间区域自由电子和负离子浓度的增加,有效地增强了离子的扩散荷电机制和自由电子的荷电机制.因此这种新型的磁增强预荷电技术在捕集细小气溶胶颗粒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