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砺;王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7)
研究与开发对环境友好的吸附式制冷工质对对节能和环保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以CaCl2为吸附剂,NH3为制冷剂所组成的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CaCl2吸附剂颗粒强度不高、长期使用后易出现膨胀粉化、传热传质性能下降等问题,将 CaCl2分别与CaSO4、水泥按质量比4:1进行复配,并进行吸附制冷性能实验.实验表明:温度是过程的控制因素,在110℃时,CaCl2/CaSO4复合吸附剂的单位脱胶凝剂基吸附剂制冷量是CaCl2的1.325倍,是CaCl2/水泥的1.89倍.对吸附剂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表征的结果为:CaCl2 、CaCl2/CaSO4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2871m2.g-1,1.9163m2.g-1;总孔容分别为0.005117cm3.g-1,0.007703cm3.g-1;平均孔径分别为8.420nm,11.521nm.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的制冷量有较大提高、膨胀粉化程度降低、其微孔结构和比表面积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2.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静态法测定主要吸附材料和自制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用TG-DTA法对主要吸附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自制吸附剂对水的脱附峰端温度进行分析。对吸附剂原料复合比例、焙烧温度和扩孔剂种类等制备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制复合吸附剂比单一吸附材料对水有着更大的吸附能力;DTA分析的脱水的峰端温度明显低于单一吸附材料;采用较高的焙烧温度和分段焙烧方法,可明显改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及强度;对于用不同的吸附材料复合的吸附剂,需加入不同的扩孔剂,方可增加孔容和孔径,改善其吸附性能;自制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显著高于13x和硅胶等传统吸附剂。其中,M1-9906和M1-9907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大约是13x和硅胶的2-3倍。 相似文献
3.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导热性能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装和添加导热材料强化吸附剂的传热,在高真空重量装置上测定了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对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性能进行了差热分析;在吸附制冷循环模拟实验装置上评价了吸附剂传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导热材料制备的吸附剂导热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吸附床层传热温差降低了23%.30%;复合吸附剂等温线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吸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提高7.5%~12.5%;混装铁屑的吸附剂制冷量比其单独使用时高24%。 相似文献
4.
NaX沸石复合吸附剂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增强固体吸附床的有效传热,提出一种以NaX沸石为主要成分的固化复合吸附剂,对其吸附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优于沸石颗粒,其最大吸附量接近于沸石原粉,吸附平衡时其导热系数约为0.23W/(m.K),试验表明,吸附剂的真实导热系数受吸附量的影响很大,而其有效导热系数除了受真实导热系数的影响外,还与吸附量的变化]率有关,对复合吸附剂在余制冷及太阳能制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用于余热制冷的新型吸附床结构,并分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单体或太阳能制冷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两床循环制冷装置,并在此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连续循环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性能系数COP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此装置的制冷效果优于设计指标,设计的壳管式吸附器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小质量复合吸附剂氯化钙和膨胀石墨吸附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搭建小质量的化学吸附试验台,采用容积法,研究了在约束体积为7.4 L条件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解吸过程中,当吸附床温度为70 ℃时,CaCl2·8NH3完全转化为CaCl2·4NH2,吸附床温度为80℃时,CaCl2·4NH3开始向CaCl2·2NH3转化,并在90℃转化完全;同时,通过对CaCl2·8NH3和CaCl2·4NH2,以及两者同时解吸时解吸速度的试验和数值预测发现:相同解吸温度下,CaCl2·8NH3的平均解吸速度是CaCl2·4NH3的2.0~3.7倍,两者同时解吸时的解吸速度小于两者单独解吸时的解吸速度之和;约束压力每提高0.05 MPa,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的平均吸附速度和总吸附量提高不大,约1.1倍.但是,氨的循环量相等为0.35 g/g,约束压力为0.7、0.5 MPa时,所需时间分别为2.5、10.1 min.因此,约束压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缩短循环时间,从而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基本循环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吸附制冷吸附剂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选用安全、无毒吸附质,开发适合于吸附制冷特点的吸附剂,研究性能良好的、环保型吸附工质对是推动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工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浸泡法制备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子筛为基材通过浸泡CaCl2和SrCl2溶液的方法制备复合吸附剂.在模拟制冷条件下,对以不同浓度溶液制备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解吸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将吸附解吸性能最好的复合吸附剂在自制的模拟制冷装置上进行了制冷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解吸性能,最大吸附量达51.6%,解吸率可达69.3%,在模拟制冷装置上系统的制冷系数达0.25,单位吸附剂的制冷功率为0.072 W/g,符合太阳能吸附制冷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导热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吸附剂的导热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吸附剂,并通过平行热线法对7种不同的吸附剂样品,包括颗粒状氯化钙、粉末状氯化钙、散状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以及固化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等,进行了导热系数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由氯化钙/膨胀石墨组成的散状混合吸附剂,其导热系数比纯粉末状氯化钙提高了22.5%;固化氯化钙与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比纯粉末状氯化钙吸附剂导热系数提高了2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氯化钙与膨胀石墨相混合,利用膨胀石墨丰富的微孔来强化氯化钙的传质,可解决化学吸附剂吸附过程中由于结块现象而导致的性能衰减现象.氯化钙/膨胀石墨固化后可以提高吸附剂的体积制冷量,从而提高吸附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对4种不同组分的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当蒸发温度为-10℃时,固化混合吸附剂的体积制冷量比氯化钙高45%. 相似文献
11.
磁性氧化铁/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得到磁特性和吸附性能比较好的吸附材料,把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和氧化铁的磁特性结合起来制成复合吸附剂,在随后的吸附饱和后用一个简单的磁选工序从介质中分离出来.制备了磁性流体和超细磁粉,并与活性炭进行复合,加入不同的活化剂制成活性炭/磁性氧化铁复合吸附剂.进行了磁力、Fe含量、BET表面积测量以及XRD衍射分析.通过用碘吸附值法测定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运用线性回归法得到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吸附剂不仅具有磁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锌精矿生产高纯氯化锌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云龙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3(1):46-48
介绍了利用锌精矿制备高纯度氯化锌的理论探索和新的工艺条件研究。该工艺采用无水氯化钙和锌精矿为原料经高温下的复分解反应和气化分离可得到高纯度氯化锌。 相似文献
13.
室温磁致冷复合工质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铜包套包覆轧制工艺制备出了室温磁致冷工质Gd_(1-x)Tb_x的实用复合工质薄带。薄带表面光滑厚度均匀,具有良好的室温磁热熵效应。对制备工艺条件及若干影响磁热熵效应的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壳聚糖(CS)、碳纳米管(CNTs)和海藻酸钠(S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环境友好型的复合吸附材料——CS-CNTs-SA,并采用SEM和FTIR技术对复合吸附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pH值、吸附剂的用量、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等因素对其吸附废水中罗丹明B效果的影响,并对CS-CNTs-SA进行疲劳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溶液p H为1.0、罗丹明B的初始浓度10×10-6mol/L、CS-CNTs-SA的投放量为12mg/m L、吸附时间24 h的条件下,CS-CNTs-SA吸附去除罗丹明B的效果达到最佳;Langmui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都能较好地描述CS-CNTs-SA对罗丹明B的吸附行为;CS-CNTs-SA可以多次吸附处理罗丹明B废水,且仍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5.
氯化镁、氯化钙太阳池热稳定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氯化镁和氯化钙水溶液的密度、粘滞系数、比热容、导热系数的测定和盐扩散系数的计算,得到了以这两种盐为工质的太阳池热稳定系数,从而使该两种太阳池的稳定性得以简便地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PDMDAAC-PFS复合絮凝剂处理硅藻土悬浊液的絮体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考察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硫酸铁复合絮凝剂(PDMDAAC-PFS)处理硅藻土悬浊液的絮体形貌,并与单独使用PDMDAAC和PFS产生的絮体进行比较.运用密度-密度相关函数计算了絮体的分维,探讨了絮体的结构、分维与沉降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使用PDMDAAC-PFS产生的硅藻土絮体分维为1.89,比单独使用PFS和PDMDAAC产生的絮体分维大(分维分别为1.67和1.55),其沉降速度比使用PFS产生的絮体快;絮体结构为内部有较多内孔的网状结构,内孔的可渗透性可降低沉降阻力,提高沉降速度.图5,参9.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导热和渗透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活性炭吸附剂的传热性能,同时不影响其传质特性,选择6种不同粒径的活性炭吸附剂,并按5种比例制备了活性炭/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采用稳态法,对样品进行了导热系数、渗透率的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在600 kg/m3的密度下,不同粒径活性炭吸附剂导热系数基本维持在0.36 W/(m·K)的恒定值,渗透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活性炭/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最高可达2.61 W/(m·K);随着活性炭比例的升高,导热系数逐渐减小,渗透率逐渐增大;当活性炭比例达到最大的71.4 %(2.5∶1.0)时,导热系数为2.08 W/(m·K)、渗透率为51.6 μm2,相比颗粒状活性炭,其导热系数提高了5.6倍.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用乳液聚合方法对碳酸钙粒子实施聚苯乙烯包覆,分别采用3种粒子为核:裸露的碳酸钙粒子、以聚乙烯醇处理的碳酸钙粒子、磷酸单辛酯处理的碳酸钙粒子。探讨了影响包覆的因素,并对聚合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磷酸单辛酯(ODHP)预处理的Ca-CO3,并施以连续加料,克服了反应中的结块现象,得到的复合物胶粒表面上的聚苯乙烯乳胶粒较少,包覆完全,是一种可行的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生石灰的高附加值利用,采用水浸氯化铵与生石灰的焙烧熟料提取氧化钙,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铵矿物质量的比对生石灰中氧化钙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氧化钙焙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焙烧工艺为焙烧温度250℃,焙烧时间90min,铵矿物质的量比2.2∶1,此时,氧化钙的提取率可达97.26%.利用差热法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铵焙烧生石灰过程总体分三个化学反应步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