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7世纪意大利/法国的天文学家卡西尼(G.D.Cassini,1626—1712)命名的行星际探测器“卡西尼”于1997年发射升空后,经过7年的长途跋涉,到2004年6月下旬飞临土星外围天区,向地球发送一幅从2000千米距离处拍摄的一个土星最外围的卫星的图像。对这个卫星的称谓,我国的媒体有的称其为“菲比”(Phoebe),有的则称之为“土卫九”。为什么一个天体有两个名字?如果两个全对,哪个是我国的规范名称?  相似文献   

2.
“卡西尼”号是目前惟一飞向土星的宇宙飞船,也是有史以来人类发射的最大土星探测器。50万张照片让人惊按照计划,“卡西尼”号经过近7年34亿千米的飞行后,在2004年6月30日进入围绕土星运转的轨道,开始探测这颗大小仅次于木星的太阳系第二大行星。目前,“卡西尼”已经发回了一些令地球人惊讶的照片。“卡西尼”号一旦进入土星轨道,就马上启动了所携带的照相机,近距离拍摄星云图,寻找星云粒子在瞬间生成、分离、重聚的证据。当“卡西尼”号开始首次在土星的卫星间穿梭时,也会以最近的距离拍下土星的照片。在环绕土星的轨道上,“卡西尼”号将至…  相似文献   

3.
二百年间小行星发现总数稳步增加和高倍增长从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1746~1826)利用光学望远镜在目视巡天时发现第1个小行星算起,到2005年初的二百多年间,已记录在案的小行星的总数超过50万个。从小行星星表刊载的星数的增长资料(见表1),能够反映出天文观测技术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和发展。19世纪上半叶,天文学家唯一的最有效的观天手段是通过折射或反射望远镜用肉眼巡视。发现最初4个小行星共经历了近半个世纪。19世纪下半叶,天文观测中引进照相方法,小行星的发现效率大增,到20世纪初,已知总数达到450个。这个增长速率一直持续了近百年。到了20世纪90年代,天文实测进入数字化时代,电荷耦合器件(CCD)作为天体辐射接收器件全面取代了天文照相底片。1994年组建的国际小行星检测网站在巡天观测活动中已全程用计算机程控操作,结果是逐年以万计的发现率持续增长。在天文学中,所有记录在案的天体,无论是太阳系天体、恒星、双星、星团和星云、不同波段的辐射源,还是各种类型的河外天体,都各有专名和不同的命名法。那么,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国际上的?中国的?我国和国际又如何接轨的?早期的命名传统——仙女族群在西方,除太阳和月亮外,以神话中的神灵命名行星,分别给木星、火星、金星、土星和水星冠以主神(Jupiter)、战神(Mars)、爱神(Venus)、农神(Saturn)和信使之神(Mercury)之名。望远镜发明后,发现的3个行星也按自古传承的传统为它们取名: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和冥王星(Pluto)。17世纪以来陆续发现的行星的卫星也遵循古例,冠以与各自从属的行星神灵有关的小精灵之名,例如,火卫二(Deimos)、木卫四(Callisto)、土卫六(Titan)、天卫五(Miranda)、海卫一(Triton)和冥卫(Charon)。第一个小行星发现后,再一次沿用传统以神话中的神灵为之命名,小行星1号(Ceres),这是一个主管五谷杂粮的女性小神灵。随后发现的3个,也缘例照办:2(Pallas)、3(Juno)和4(Vesta),也都是女神仙。从此,每一个小行星都有两个名称,一个是小行星总表的数字序号,另一个是以女性神灵称谓的专名。这个约定就成为19世纪天文学家遵循的小行星命名规则,而专名的命名权属发现者或发现者所在的天文台。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Wylie Alexander)将当时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1792~1871)的Outlines of Astronomy(《天文学纲要》)引入中国。这是一本天文学名著,讲述直到19世纪40年代末的天文学最新成就。自1849年问世,曾多次再版,并译成多国文字。伟烈亚力和清代知名学者李善兰(1811~1882)合作共译该书,中译本取名《谈天》,于1859年出版。原著成书时,发现的小行星有10个。当《谈天》完成译稿时,发现数已增至57个。《谈天》的再版本,附有一个到1871年止的载入116个小行星的总表。李善兰在为这些小行星确定中文名称时,不采用较为便捷的音译,而是意译。因为音译不仅与汉语化的大行星的名称(如木星、金星)不协调,与李善兰已采用的卫星的命名法(如,木卫四、土卫六)也不谐调,对于不熟悉西方古代神话中诸多神仙之名的中国读者也极不方便。意译小行星专名并非易举,与音译法相比,显然是一条更为艰辛的途径。首先由熟悉神话掌故的传教士描述已作为小行星专名的神话人物的身世、特征、专长、职责等等,再由文化底蕴深厚的学者李善兰选配恰如其分的汉文名。例如,小行星(1)谷神星、(2)智神星、(3)婚神星、(4)灶神星、(7)虹神星(Iris)、(8)花神星(Flora)、(21)司琴星(Lutetia)、(31)丽神星(Euphrosyne)、(45)香女星(Eugenia)、(78)月神星(Diana)、(91)河神星(Aegina)、(97)纺神星(Klotho)、(104)伴女星(Klymene)、(112)祭神星(Iphigenia)。《谈天》编译的载有116个中文专名的小行星总表是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也是对外文天文学名词汉语化的成功尝试。《谈天》所首创的小行星专名已成为重要的天文文献,其中大都沿用至今。19世纪末的命名规则——从仙境到人间由于照相巡天的运用,发现的小行星总数较快地达到300个,可供天文学家选用的神话人物名称数目日渐稀少,显得不敷应用。经国际天文界协商,命名范围从天上仙境扩展到地上人间,可以用国家、地域、城市、人物等作为专名,但仍遵循以阴性名词命名的规定。例如表2:对于阳性人名、地名、物名等,则加上阴性的词尾使之阴性化。例如表3:对中国人来说,要特别加以注意,且莫一律按字面音译,不然会弄出笑话。例如,小行星(508)是“普林西顿”,不能译成“普林西托尼娅”;小行星(1034)是“莫扎特”,不能译成“莫扎提娅”;小行星(1192)是“三棱镜”,不能译成“普丽兹玛”。命名法则的进一步开放20世纪中叶,国际天文联合会第20专业委员会终于突破小行星专名女性化的规定,不再要求将阳性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等加上阴性词尾。从此,在小行星专名的族群中不仅有保持原词原貌的人物(历代名人、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历届国际天文联合会的主席、文学家、音乐家、歌剧和戏曲中的角色、有命名权者题献的人物等等)、事物(天文台站、天文仪器、学府、科学院、学术机构和团体、重大事件、纪念日和周年纪等等),还有国家、省名、州名、城镇、村落、山峦、河川、湖海、动物、古生物、花草、鱼虫,真是蔚为大观。例如表4:此外,已有50多个中国的省市落户天上小行星带。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命名新法小行星的编号和命名由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行星中心(MPC)主持。1995年确认的统一格式是每一个小行星有暂定编号、永久编号和专名共3种称谓。其中的暂定编号的内涵往往令不明其详者感到困惑,其实一点即破,并不神秘。暂定编号由发现年份、发现月份的上半月或下半月,以及该半个月的发现的顺序号共3部分组成:发现年份用4个数字表示,如1999、2002、2005。发现月份用从A到Y中的24个字母表示,字母I不用。A表示1月上半月、D是2月下半月、J是5月上半月、Q是8月下半月、T是10月上半月、Y是12月下半月。顺序号用从A到Z中的25个字母代表从1到25个数字,字母I不用。A是第1个、H是第8个、L是第11个、Z是第25个。25以上则用字母加上数字,如A1是26、B1是27、Z1是50。例如:暂定编号1994FW表示该小行星是1994年3月下半月发现的第22个;编号1997CD1表示1997年2月上半月发现的第29个;编号2004VF8表示2004年11月上半月发现的第206个。到2005年初,已有暂定编号的小行星超过50万个。当一个小行星有不少于4次回归期间的观测资料,又有较为精确的轨道数据时,国际小行星中心即授予一个永久编号,用数字表示。例如,第433号、第3789号。如今已有永久编号的小行星超过96000个。当一个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后,发现它的天文学家或天文台站即得到专名的命名权。到2005年初,已有专名的小行星约12000个。* 李竞研究员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2007年6月15—17日,第八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海峡两岸天文学名词》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20多名海峡两岸天文学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一是认真研讨了《海峡两岸天文学名词对照本》,对两岸不一致的天文学名词进行了对照和协调定名;二是讨论了新一届天文学名词委近几年的审定工作任务;三是两岸天文学家共同为矮行星 Eris确定了中文译名:将Eris定名为“阋神星”,同时将其卫星“ Dysnomia ”定名为“阋卫一”。会议取得多项成果和圆满成功。 (赵伟)  相似文献   

5.
在太阳系中,有6颗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一是人类早就知晓的。1781年发现的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国际上以希腊神话中天神优拉纳斯(Uranus)的名字命名,汉语中定名为“天王星”。1846年发现的太阳系第八颗行星,又以罗马神话中海神的名字纳普丘(Neptune)命名,汉语中定名为“海王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于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大会上投票通过了行星定义专业委员会提交的七易其稿并几经修订的《行星定义》决议案。根据新的行星定义我们太阳系共有3类天体族群。它们是行星(planet)、矮行星(dwarf planet)和太阳系小天体(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太阳系共有八个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经典行星。第一批确认的矮行星中有谷神星(Ceres)、冥王星和2003UB313。太阳系小天体中包括小行星(asteroid)、海外天体(TNO)、彗星等其他小天体。今后全世界的天文机构、天文教学、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都将自觉地遵循这个新颁布的行星定义。IAU是世界各国天文学家和天文学术团体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成立于1919年。由于天文学是国际性极强的科学,诸如时间标准、时间系统和服务、所有的天文常数、一切天文基本数据和数值、星座界定、各种天体的命名、天文名词和术语的规范等,无一不需天文界协调和一致化。IAU正是全世界天文学家众望所归的天文之家。新行星定义确认的太阳系仅有的八个行星都是1900年前为人所共知。划归矮行星的谷神星是1801年发现的第一个小行星,它是迄今发现的总数超过60万个小行星中最大的一个。谷神星的公转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中,4.6个地球年公转一周。冥王星于1930年发现。以前,一直被公认为太阳系最外围的行星,按照新的行星定义被归类为矮行星。暂时编号2003UB313并取名“齐娜”(Xena)的天体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发现的总数已超过1000的海外天体中最大的一个。二、认识行星的历程新的行星定义的问世是人类不断深入探索宇宙和认识太阳系的必然结果,也是天文学进展和成就的一个标识。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还有五个在天穹群星中不断穿行的明星,遂称之为“行星”,以别于所有那些在天球上的相互方位看上去似乎永世不变的“恒星”。我国自西汉以来,将五个行星冠以五行之名,称之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16世纪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确认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都是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从此人们得知,太阳系中共有六个行星。1781年旅英德国天文学家赫歇尔用望远镜发现了土星轨道之外的天王星,使行星成员增加到七个。从1801年起,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区间,不断地观测到为数众多的环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和已知的行星比较,它们的质量都要小得多。遂取名为“asteroid”,意为“小行星”。还称“minor planet”,中文名定为“小行星”。为了区别二者,又将“行星”冠上“大”字。从此就有了“大行星”的名称。随着天文学的进展,1846年和1930年相继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从此就有了众所周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之说。但冥王星的发现对太阳系的行星系统的已有认知造成了困惑和挑战。直到19世纪末,天文学家为太阳系勾画的图像和特征是一个盘结构的外形,太阳居中。八个行星聚集在盘面附近以逆时针方向沿各自的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这个盘面称“黄道面”,投影在天球上称“黄道”,黄道附近天区称“黄道带”。从地球看上去,七个行星都运行在黄道带内,只有水星轨道有所偏离,和黄道有7°倾角。行星共面性是太阳系的一个特征。此外,八个行星分成两群。内围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和体积较小的岩态天体,称为类地行星。外围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质量和体积较大的气态天体,称为类木行星。在两群行星的轨道之间是成员众多的小行星主带。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公转都沿偏心率不大的近圆轨道。近圆轨道是太阳系行星另一特征。19世纪末启动的海王星之外的未知行星的搜索起因是鉴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观测数据与理论计算预期值有残存的、但又不能忽略的不相符,从而预期在海王星轨道之外,理应还存在一个具有引力干扰能力的天体。经过多年的努力,于1930年,果真搜索到一个海外天体,后取名冥王星。但随后的研究指出,冥王星的质量比预期的小得多,比月球的还小,它的引力微弱,不足以解释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动异常。冥王星轨道偏离黄道面,倾角达17°。轨道扁椭,偏心率比其他行星的都大。当它在轨道近日点附近时,离太阳比海王星还近。这样,冥王星的共面性和轨道近圆性都偏离了行星系统的共性。此外,冥王星既不是类地行星的岩态,也不是类木行星的气态,而是冰态小天体。1978年,借助大型光学望远镜发现一个冥王星的卫星,取名“卡戎星”。根据双天体相互绕转的观测,精确地计算出它们的大小和质量。冥王星直径约2300千米,只及地球直径六分之一多,质量是地球的千分之二强。而卡戎星和冥王星相比,却不是个“小月亮”,直径约1200千米,超过冥王星的一半。它们很像是一个双天体系统。1986和1989年,旅行者2号行星际飞船先后飞掠天王星和海王星,取得近距离探测资料,更新了诸如大小、质量、自转、公转等基本参数。对比观测时间跨度更长的轨道资料和理论计算新值,表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行异常现象的严重程度缓解,搜索质量更大的海外行星的必要性大为缩减。1992年,运用威力强大的光学望远镜发现一个海外小天体,证实1951年美籍荷兰天文学家柯伊伯关于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存在一个环带形的短周期彗星库的理论预期,遂将其命名为“柯伊伯带”,并将带中小天体称为“柯伊伯带天体”(KBO)。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盘结构的外围环带,内缘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缘距离太阳约50天文单位。到2006年,已发现的KBO超过1000个,因为它们的轨道均在海王星之外,统称海外天体(TNO)。它们都是冰态小天体,轨道普遍具有较大倾角和较大偏心率。其中大的直径500~600千米,100~200千米的为数不少,不到几千米的则超出当前望远镜视力所及,估计大于1千米的KBO的总数以百万计。自从KBO确认后,天文学家多认为冥王星实为一个KBO,也许是其中最大的一员,当然,可能还有尚未发现的更大些的。如果将19世纪末以前熟知的八个行星称为“大行星”,那么冥王星一类的天体能进入“大行星”的行列吗?能将冥王星从“大行星”一族中除名吗?再发现和冥王星不相上下的天体能将之收入“大行星”队伍吗?另一个挑战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到2006年已确认拥有行星和行星系的恒星超过200个。外星行星(exoplanet)的存在是恒星世界的普遍现象之说已是共识。在环绕恒星的天体中哪些是行星?哪些不是?看来,现代天文学迫切需要内涵更为明确、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行星定义。不出所料,新的发现接踵而来,困惑不断。进入21世纪后,2002年首先发现一个直径可能超过600千米的海外天体,取名Quaoar。最后划归小行星一族,编号为50000,中文名定为“创神星”。2003年,观测到另一个海外天体,暂时名2003UB12,后取名“赛德娜”(Sadna)。直径估计超过1000千米,轨道十分扁椭,近日距76天文单位,远日距960天文单位,公转周期11500地球年,经过争议后,可能归属是KBO。当年,又发现一个暂时名2003UB313的天体,发现者于2005宣布,根据初步测定,直径约2400千米,近日距38天文单位,远日距97天文单位,公转周期560地球年。同时宣称,它是第十行星,并取名“齐娜”(Xena)。究竟如何归属,说法不一。IAU于2003年第25届大会之后,执行委员会组建了一个由7人组成的行星定义专业委员会。这个新建的组织经过两年的研讨,于2006年7月向第26届大会郑重提交了一份《行星定义》决议草案,并于8月24日大会通过了“行星系科学委员会”修订的《行星定义》和《冥王星定义》共两个决议。《行星定义》(此决议包含了行星的定义、矮行星的定义和太阳系小天体的定义):(一)行星是一个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1)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2)具有足够质量来克服刚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3)清空其轨道附近的近邻天体。(二)矮行星是一个满足下列四个判据的天体:(1)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2)具有足够质量来克服刚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3)不能清空其轨道附近的近邻天体;(4)不是一个卫星。(三)除卫星外,环绕太阳运行的其他天体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在太阳系中满足上述行星定义三个条件的天体共有8个,即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之为“行星”、还有一种天体称为“矮行星”(“矮”字意为质量、体积等较行星小)。已确认的第一批的矮行星中有谷神星、冥王星和2003UB313。在今后几个月或几年内,IAU还将确认更多的矮行星。今日IAU已列出了十多个矮行星候选体名录,可能还会不断增减其数目,并将进一步了解现有候选体的物理本原。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大多数小行星、大多数海外天体、彗星以及其他小天体。《冥王星定义》:根据上述定义,冥王星是矮行星,又是海外天体的一个新类型中的原型。对《行星定义》和《冥王星定义》的几点说明:1.行星定义专业委员会曾将质量超过5×1020千克,直径大于800千米的天体作为具有足够大的质量的判据。2.对于两个或更多个天体组成的多天体系统,如果主天体满足行星三条件,则定为行星。如果天体系统的质心位于主天体之外,满足行星三条件的次天体也是行星;不满足这些准则的次天体则是卫星。按照这一定义,冥王星的伴星“卡戎星”应是一行星,二者组成一个双行星。对此IAU尚未取得共识。3.在草案中曾认为,如果今后能确认智神星(小行星2号)、灶神星(小行星4号)和健神星(小行星10号)也都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它们也应划归为行星,都将称为“矮行星”。对此,最后因仍有歧见而未定论。4.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大多数小行星(asteroid)、近地天体(NEO)、火星—特洛伊族小行星、木星—特洛伊族小行星、海王星—特洛伊族小行星、大多数半人马族天体(centaur)、大多数海外天体(TNO)和彗星。新的命名系统不再用minor planet来称谓小行星。5.凡具有小倾角和近圆轨道的天体即是能不与其他天体轨道重合或相交的清空轨道;而大倾角或(和)大偏心率轨道则不是清空轨道。例如,冥王星的轨道就与海王星的相交。6.草案中曾将太阳系的行星称为“经典行星”(classical planet),将冥王星视为“类冥行星”(pluton)的原型,但这两个名称均未取得共识,而未被选中。7.草案中创造一新词“微型行星”(planetoid),最后未得到认可。三、后记新的行星定义严谨、明确、可操作性强,标示天文学的进展和成就。行星定义不仅内涵清晰,而且量化。20世纪编纂的太阳系行星定义,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1979):行星——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又如,《天文学名词》(全国科技名词委,1998):行星——围绕太阳或其他恒星运行的质量不超过木星的较大天体。这两个不同版本下的定义都对,但都广泛有余,量化不足。新的行星定义则既是广义的,又有精确的针对性和客观的可操作性。今后世人应知,太阳系现有八个行星,但不能称之为“八大行星”。为了和国际接轨,“大行星”的名称不再提倡,应用“行星”取代“大行星”。“九大行星”之说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应淡出。冥王星的定位和归属已明确,它是矮行星,已不在行星之列。但不应认为冥王星是被“开除”或“降级”,而宜视为“正名”。“2006行星定义”问世了,太阳系天体的新分类和新命名广而告之。人们可能会问,这是不是永久性的?今后还会再次修订和变动吗?应该说,随着天文学的进展、新天象的发现、对太阳系天体认识的不断深化,行星定义的修订和更新是必然的,这就是科学,这就是科学进步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星定义的几个草案中,出现了一些较新的天文名词如卡戎星、矮行星、类冥行星、半人马族天体、近地天体、海外天体、特洛伊族小行星。这些新词都已载入《科技术语研究》先后刊出的七批《天文学新名词》中,唯有“经典行星”和“微型行星”是两个前所未闻的新词。①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的一个长度单位,简称AU,适用于量度行星际距离远近的量天尺。1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约合1亿5千万千米,约合光行8分19秒。例如:金星—太阳平均距离0.72AU;土星—太阳平均距离9.5AU;海王星—太阳平均距离30.1AU;冥王星—太阳平均距离39.5AU。  相似文献   

7.
东海 《科学大观园》2012,(22):71-71
卡西尼号飞船迎来升空15周年传回30万幅照片。2012年10月15日是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升空15周年。自1997年10月15日发射以来,这颗行星际探测器的飞行距离已超过61亿千米,足以环绕地球15.2万次。在两次飞越金星、地球和木星之后,"卡西尼"号于2004年进入土星轨道。迄今为止,这颗探测器对土星及其星环和卫星的观测已有8年时间,并向地球传回了大约444GB科学观测数据,其中包括30  相似文献   

8.
正土星的冰质卫星——土卫二通常被认为是寻找系外生命的最重要目标,其温暖的地下海洋可能含有支持外星微生物生存的所有必需要素。然而,人类一直未能在诸如火星之类的太阳系行星上找到微生物。有科学家认为,也许是我们在太阳系中寻找生命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关键信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天文学家学家詹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4月1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的批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了冥卫一首批12处表面地貌特征命名。根据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关于"各国应该用本国的语言和文字系统"处理星球地名的决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随后及时开展相关中文译名工作,提出了冥卫一首批12处表面地貌特征命名的标准汉语译名草  相似文献   

10.
《五大历数全书汇编》是古代印度一部重要的数理天文学著作,收录其中的《宝莉莎历数书》中的行星理论并未采用本轮模型,其鲜明的代数传统与中国传统行星理论的思路非常相似。文章详细讨论了《宝莉莎历数书》中金星、木星、土星和火星的始见算法、动态表的结构与精度、中心差修正算法以及黄经计算精度。结果表明,《宝莉莎历数书》中金星和火星黄经计算精度大体相当,木星和土星黄经计算精度大体相当,其中木星和土星中心差修正算法的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