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两相分配法从红树植物白骨壤和秋茄幼苗叶中提取的高纯度质膜囊泡为材料,鉴定出质膜硝酸还原酶(NR)的存在,白骨壤幼苗叶质膜NR与胞质NR比较活性较低,但二者均与反应体系NaCl浓度有关;白骨壤和秋茄幼苗叶细胞质膜NR活性也受培养液盐度的影响;在一定盐度范围内(白骨壤0‰-30‰;秋茄0‰-20‰)NR活性随盐度增高而增强,白骨壤在30‰盐度时活性达到最高,比对照高89.5%,秋茄在20‰盐度对NR活性比对照增强192%。当盐度更高时,NR活性下降。表明:两种红树植物对NO3^-的吸收和利用均受培养盐度的影响,秋茄对盐度的反应较白骨壤敏感。  相似文献   

2.
甜菜碱在植物体内以胆碱为底物,经两步酶催化反应合成,其中催化第二步反应的是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BADH).为研究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在酵母中是否具有生物学功能,通过PCR-RACE技术从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中分离得到BADH基因,将其转入酿酒酵母AH109中.通过对重组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发现重组酵母对NaCl的耐受度由转化前的9%提高到14%,表明白骨壤BADH基因在酵母中能得到有效表达出具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报导了白骨壤水溶性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 34)正交设计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和料水比对白骨壤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为浸提次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料水比,白骨壤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100℃,浸提次数2次,料水比1:4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3.89%。  相似文献   

4.
5.
红树白骨壤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树白骨壤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白骨壤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方法,鉴定化学结构。【结果】白骨壤果实中分离鉴定了5个生物碱类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1H)-Pyrazinone-3,4-dihydro-1,3,5-trimethyl(1)、尿苷(2)、尿嘧啶(3)、indole-3-aldehyde(4)、Miazole(5)。【结论】化合物1,4-5均是首次从该种海洋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树白骨壤(Avicennia mavina)果实中芳香酯类化合物。【方法】采用柱色谱、凝胶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从白骨壤果实中分离芳香酯类单体化合物,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白骨壤果实中分离获得7个芳香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甲基(4-氯-4[N-羟氨基]苯基)醋酸酯(1)、4-(2-羟基乙氧基)苯甲酸甲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3)、咖啡酸甲酯(4)、原儿茶酸甲酯(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结论】化合物1~7均是首次从该种海洋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红树植物白骨壤叶片衰老过程的氮磷内吸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北海大冠沙两种生长型(矮型:成熟林树高<1.5 m;过渡型:成熟林树高1.5~2 m)的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成熟叶和衰老叶的N、P含量、N∶ P比及内吸收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生长型白骨壤成熟叶具有较高的N含量,分别为(20.45 ± 1.10) mg/g和(22.25 ± 1.12) mg/g;P含量分别为(1.42 ± 0.03) mg/g和(1.31 ± 0.03) mg/g;叶片衰老过程中,N、P含量明显下降;(2)叶片衰老过程中,N∶ P有增加的趋势;两种生长型成熟叶的N∶ P分别为14.41 ± 0.85和16.97 ± 0.86,显示两种生长型白骨壤均为N、P共同限制;(3) 两种生长型白骨壤的N、P内吸收率在60%以上,内吸收率的高低与生长型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1992年3月在广西北海半岛大冠沙白骨壤群落研究了白骨壤植株的测树因子跟地上部生物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由于白骨壤植株形态多变,树高通常小于2.0m,树高在估算地上部生物量时并不重要。植株的生物量可较好地用下述方程估算:茎:W=0.8496-0.4429D+0.0748D~2枝:W=-2.2744+1.5595e~(-H)+1.0590C+0.0606D~2叶:W=0.0180D~(2.1294)地上部分生物量:W=-2.4386+0.0081H/LnH+1.4796C+0.0991D~2式中 H 为树高(m),D 为基茎(cm),C 为冠幅(m~2),W 为干重(kg)。文中还给出了利用这些方程估算群落生物量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对NaCl处理下白骨壤幼苗活性氧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600 mmol·L-1 NaCl处理下,外源一氧化氮供体SNP对白骨壤幼苗叶片中O2 - ·和H2O2水平、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以及抗氧化小分子AsA、GSH和Car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1 SNP可以显著减少NaCl处理下白骨壤叶片中O2 - ·和H2O2的积累,增强SOD、POD和APX活性,但一定程度抑制CAT和LOX活性,促进AsA消耗,提高GSH和Car含量,从而缓解了NaCl处理下白骨壤叶片的活性氧胁迫.一氧化氮信号传递途径关键酶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基蓝可以不同程度消除SNP对H2O2、CAT、LOX、POD以及抗氧化小分子AsA、GSH和Car的调节作用,但不能消除SNP对O2 - ·、SOD和APX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广西北海大冠沙白骨壤群落的现存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为5272.2g/m~2,其中地上部分为2690.2g/m~2,地下部分为2582.0g/m~2.地下部分中94.8%的根分布于地面以下0~60cm 层。由于不同滩面的环境因素差异较大,位于不同滩面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也有所不同,位于内滩、中滩、外滩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11424.0g/m~2、2585.3g/m~2、1806.3g/m~2。  相似文献   

11.
厦门东屿白骨壤群落生物量和能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厦门岛西海域海沧镇东屿的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和热值、群落各组分的能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该群落为单种组成的群落,其生物量现存量为4346.09g/m ̄2,各组分分配比是:侧根最多,占36.02%;多年生枝次之,占21.46%;幼枝较少,为0.33%;幼苗根最少,仅占0.11%。群落各组分干重热值相差较大,其中叶最高18.27kJ/g;主根居次,为17.85kJ/g。幼枝较低,16.11kJ/g;幼苗根最低为13.90kJ/g.群落的能量现存量为70553kJ/m ̄2,其中地上部占47.54%,地下部占52.46%。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海海岸沙生白骨壤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士楚 《广西科学》2001,8(1):57-60
采用方差 /均值比率法、游程法和点到点距离比率法测定广西北海海岸沙生白骨壤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 ,同时对该种群的平均拥挤度进行刀切法估计。结果表明 ,白骨壤种群的分布格局主要受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和微地形影响 ,呈随机或集群分布。 3种方法都适用于白骨壤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刀切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估测种群平均拥挤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培养盐度对海莲和木榄幼苗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研究两种红树植物海莲和木榄幼苗叶片在不同培养盐分处理下,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盐分的增加,幼叶的蛋白质含量在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海莲从对照的2.2mg/gFW下降到30‰盐度时的0.8mg/FW,木榄的蛋白质变化则较为复杂.具有膜保护作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总体上则逐步随盐度增加而增加,海莲幼叶的SOD活性从对照的31个活性单位/mgPr上升到30‰盐度的95个活性单位/mgPr,木榄的SOD活性升高则更为明显.与SOD变化相反,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随盐度升高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木榄)和在低盐度下降,高盐度上升的变化(海莲).讨论了海莲和木榄幼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膜保护酶系统的关系,表明脂质过氧化作用和SOD保护作用是盐胁迫的主要过程,可作为红树植物耐盐性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萘胁迫对白骨壤种苗萌生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污染物多环芳烃萘(Nap)不同暴污强度(0、20、40、60、80、100mg/L)和暴污时间的环境胁迫下.对红树植物白骨壤(Auicennza marina)幼苗萌发初期的萌生及子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ap污染胁迫对红树白骨壤幼苗的萌生.随着暴污强度和暴污时间的增加而影响愈加明显;幼苗萌发初期抗Nap胁迫生长的浓度范围在40mg/L以下.在暴污的较短时间内.幼苗子叶SOD活性有着积极的响应;随着暴污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则逐步受到抑制.达30d后酶活性略普遍低于对照.受Nap的胁迫.幼苗子叶POD活性提高;POD有效防御Nap胁迫的浓度范围在60mg/L以下.幼苗子叶中抗氧化防御系统.在萌发初期对有效防御膜脂质过氧化的Nap胁迫浓度在60mg/L以下.结果表明.白骨壤幼苗的萌发初期,对Nap污染的环境胁迫有较强的抗性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盐度对秋茄幼苗的生长和水分代谢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探讨了不同盐度海水砂培 45~47 d的秋茄幼苗的生长特性和水分代谢状况。结果表明:5~10‰的低盐度对高度生长以及5~15‰的低盐度对根、茎、叶和总生物量具有正刺激效应;高盐度(20‰以上)起抑制作用。随着盐度的提高,叶片变小,根/苗、根/叶生物量率曲线呈上升(盐度 0~5‰)至平缓(盐度 5~15‰)到上升(盐度 20~25‰)至陡升(盐度 25~35‰)趋势。盐度的提高,叶片水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降低而扩散阻力提高。最适生长的盐度在5~15‰之间;更高的盐度虽可生长,但已受胁迫,表现为生态抗盐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鸢尾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0.3%、0.6%、0.9%的NaCl营养液对德国鸢尾8#(Iris germanica‘white andblue’)和蓝蝴蝶(I.tectorum)植株进行根际盐胁迫,处理时间为4 d和8 d。结果表明:两种鸢尾受盐胁迫后,随着NaCl浓度提高和胁迫时间延长,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而蓝蝴蝶的膜透性增大程度比德国鸢尾更为明显。MDA含量也是蓝蝴蝶高于德国鸢尾8#。说明了在盐胁迫下德国鸢尾8#叶片质膜受损伤的程度较轻。德国鸢尾8#叶内保护酶SOD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蓝蝴蝶。研究证实了德国鸢尾8#比蓝蝴蝶具有相对较强的抗盐能力,其较小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较高的SOD活性和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是鸢尾属5个重要的抗盐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盐分对红树植物秋茄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ρ=0.03g·mL-1的NaCl溶液处理红树植物秋茄,对其根系和叶片中的SOD、CAT及C4光合途径关键酶PEPCase的活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盐胁迫24h内根系中SOD、CAT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叶片,而根系MDA含量在盐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甚微,或仅略有下降,故认为秋茄已形成一套有效的根系保护机制;盐胁迫下PEPCase活性逐渐升高,因而认为盐分有利于红树向C4植物的光合代谢途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