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裨治文编著的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广东方言撮要》),是美国传教士出版的第一部汉(粤音)—英双语教材,其中九篇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相关,有别于其他传教士所编著的字典或汉语学习书籍,颇具特色与文献价值。文章概述了与数学相关篇章的结构,并分析其中的内容来源,指出内容主要引自《三字经训诂》《增删算法统宗》《方田通法补例》《数理精蕴》本之《几何原本》《圜天图说》等,以及部分自编题目;通过英文翻译和注释的分析,揭示出翻译错误缘由,及其对中国数学的认识,中西度量衡的比较,以及一些与当时贸易有关的议题。  相似文献   

2.
裨治文编著的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广东方言撮要》),是美国传教士出版的第一部汉(粤音)—英双语教材,其中九篇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相关,有别于其他传教士所编著的字典或汉语学习书籍,颇具特色与文献价值。文章概述了与数学相关篇章的结构,并分析其中的内容来源,指出内容主要引自《三字经训诂》《增删算法统宗》《方田通法补例》《数理精蕴》本之《几何原本》《圜天图说》等,以及部分自编题目;通过英文翻译和注释的分析,揭示出翻译错误缘由,及其对中国数学的认识,中西度量衡的比较,以及一些与当时贸易有关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明末《大测》和《测量全义》将西方平面三角形解法介绍到中国,但传入的方法不利于中国历算学家理解和应用,而清初平面三角形解法则呈现出更简单、更直接的特点.至《数理精蕴》正式提出平面三角形余弦定理,标志着明末传入的平面三角形边角互求问题经过中算家的会通,均可全部借助三角学公式求解.这一演变历程体现出中算家对计算精度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明末传教士邓玉函以毕的斯克斯1612年版《三角法》为底本,并采用斯蒂文著作《数学记录》中部分内容,编译出中国第一部三角学著作《大测》,将欧洲当时最新、最重要的三角学成果介绍到中国,对中国三角学影响极大。其造表所用的六宗三要二简法,成为17—18世纪中国三角函数造表法的模式。对《大测》诸版本进行梳理可知,《崇祯历书》本成书最早,《西洋新法历书》本影响最大,《新法算书》文津阁本讹误最少。浙江图书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中的《大测》实为丁丙补抄而成。除《新法历书》本和丁氏补抄本外,其他历次重修都对《大测》内容有所订正,体现出编纂人员工作认真,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文章通过《大测》底本与版本的研究,展现出该书更真实的动态演变过程,藉此窥得《崇祯历书》在清代的沿革。研究也将对《大测》乃至《崇祯历书》的校勘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应用负数的历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负数的认识和应用是数系扩充的重大步骤,负数的产生和应用不仅推广了算术的范围,而且为代数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负数的国家,在《算数书》中就出现了负数概念及其加、减法运算,而在《九章算术》的方程章中则明确给出了正负数概念的定义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则.印度人对负数的应用最早见于婆罗摩笈多的著作,他不仅给出了正负数的加减法则,还建立了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一般认为,阿拉伯人不使用负数,但这似乎不符合东方人对数的概念的发展的认识规律.在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发现10世纪的艾布·瓦发在他的一种算术手抄本中应用了负数.本文对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应用负数的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三者都是在"负债"、"不足"等意义下引入负数概念的,但在应用上却沿着不同的途径发展.文章还对阿拉伯人较少应用负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西方的地貌表示法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地图中。洋务派翻译的书籍《行军测绘》《测地绘图》中将等高线理论引入中国,随后出现了少量等高线地图。晚清的等高线地图的绘制水平高低不同,有不规范的假等深线地图、等高线地图,同时也有标准等高线地图;标准等高线地图类型多样,以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城市图、矿区图为主,主要由官方推动测绘。晚清等高线理论通过译书出版、教育传播和实物传播三种主要方式在国内传播,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书籍和地图。  相似文献   

7.
《剑侠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剑侠”题材的文言小说集,其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明代“后七子”之一、复古运动领袖王世贞。国家图书馆藏明隆庆三年(1669)四卷本《剑侠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可作为考察该书编者最重要的基础文献。暨南大学罗立群教授撰文认为隆庆三年四卷本《剑侠传》非王世贞编,罗教授的说法值得商榷。隆庆三年四卷本卷首的《〈剑侠传〉引》与王世贞《四部稿·〈剑侠传〉小序》几乎重合,且文中表明序者、编者为同一人,可认定《剑侠传》编者为王世贞,并非罗教授所谓四卷本《剑侠传》绝非王世贞辑本;“弢庵居士”当为王世贞提取“天弢居士”“息庵居士”中“弢”“庵”字后的重新组合,是其相同心境的不同表达,亦非罗教授所谓“没有文献可以证明‘弢庵居士’是王世贞别号”;考察“履谦子”的身份,发现其为王世贞侄孙,其武生的身份与其刊刻《剑侠传》非常契合,罗教授所谓“没有文献记录王世贞与履谦子有过交往”难以成立;《剑侠传》和《艳异编》选编标准有交叉融合的地方,二书有部分内容重合实属正常,并非罗教授所谓二书出现“混编”、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的推论。因此罗教授所提四点论据均难以成立,王世贞为《剑侠传》编者可成定论。  相似文献   

8.
对谱线的研究是光谱分析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各种谱线表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arrison主编的《MIT波长表》(以下简称《MIF表》)被认为是较权威的光谱线表之一。苏联等编著的《光谱线表》,1969年出版了第三版。它的前半本按波长排列,为《MIF表》的缩本;后半本按元素排列,增附了谱线的激发电位。我国冶金工业部科技情报产品标准研究所1971年编译出版的《光谱线波长表》,按波长排列亦以《MIT  相似文献   

9.
记载第八世纪时发现氧气问题的书籍《平龙认》,自克拉普罗特以后的一百七十年来,不论中国和外国都没有人看到过。克拉普罗特是德国人,论文写于十九世纪开始,宣读和发表的地点是当时俄罗斯的彼得堡,发表时用的文字是法文,论述的却是中国八世纪的事。本文注意了克拉普罗特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化学水平,探讨了克拉普罗特所介绍的《平龙认》成书年代,认为八世纪虽是炼丹术和医药学发达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在历史上并没有具体的“至德元年三月初九”,即该书成书的这一天,加之其他疑点,提出了《平龙认》可能是一本伪书。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为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也是文学批评家。他选“六子才书“就是试图通过这六部中国群众喜欢的古典书籍,而展开评点。他评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已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受到很大的注目。不仅如此,他对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也有丰富的素养。研究金批的占文,很容易发现,他注重以重点作家的代表作为主进行批评。因此金批的《才子古文》所选录的325篇文章,篇篇都具备金圣叹认为的好文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稿约     
正《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三峡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本刊立足三峡,面向全国,主要发表土木水电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本刊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成为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分明的问题,已经展开讨论,对於封建社会开始的年代,还没有获得一致的意见。有人主张中国封建社会自四周开始,亦有人主张自魏晋开始。不过在明後期,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已经出现了瓦解封建社会的敌对体,以目前史学界已经出版的书籍和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几乎是一致承认的。我个人认为研究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问题,固然应当研究在  相似文献   

13.
《易传》最早见于春秋战国之际,经历代编排,变化颇大。秦出于政治目的,必须对有悖自己政治统治的书籍如《诗》《书》、百家语等进行焚毁。我们传统观念上视为卜筮之书的《易传》因与百家思想联系密切且与秦统治思想相诘难,同样遭到焚禁。  相似文献   

14.
晕渲法是地图学中一种使用阴影原理,利用色调的明暗、冷暖变化来表示地形起伏的地貌表示方法,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晕渲法地图。晕渲法在晚清时期传入中国,与同期传入中国的晕滃法、等高线法相比,晕渲法传播不够广泛,留存的地图数量也屈指可数。目前笔者所见最早的实物晕渲法地图是光绪十六年(1890)洪钧依据俄国地图转绘的《中俄交界全图》。国家图书馆《舆图要录》中仅收有7幅采用晕渲法绘制的晚清、民国地图,其中晚清的2幅地图可能由日本地图册转绘而成,5幅民国地图分别由军方测量局和铁路调查局测绘而成。晚清时期,江南制造局组织翻译的军事书籍《行军测绘》(1873)、《测地绘图》(1876)介绍了晕渲法的概念;民国时期,晕渲法概念较为混乱,多部书籍中把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混淆;随着地图绘制知识的不断更新,晕渲法概念逐渐准确清晰。在近代中国,晕渲法传播不广、应用有限,不属于主流地貌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长篇人情小说产生并繁荣于明中叶以后,其中以家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自《金瓶梅》出现后有了长足发展,创作于清中叶的《红楼梦》是这类作品中最优秀者。除这两部外,尚有《醒世姻缘传》和《岐路灯》。前者是明末作品,后者与《红楼梦》作于同时。只是《岐路灯》因种种原因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又以全貌面世并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稿约     
正《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三峡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本刊立足三峡,面向全国,主要发表土木水电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本刊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成为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的源头期刊,欢迎国内外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7.
稿约     
正《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三峡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本刊立足三峡,面向全国,主要发表土木水电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本刊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成为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的源头期刊,欢迎国内外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8.
稿约     
正《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三峡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本刊立足三峡,面向全国,主要发表土木水电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本刊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成为英国《INSPEC》、  相似文献   

19.
稿约     
<正>《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三峡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本刊立足三峡,面向全国,主要发表土木水电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本刊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成为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的源头期刊,欢迎国内外广大作者踊跃投稿。1稿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稿约     
正《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三峡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本刊立足三峡,面向全国,主要发表土木水电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本刊已列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成为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的源头期刊,欢迎国内外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