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学界对E.L.多克托罗小说之研究多从政治、宗教、后现代艺术技巧、新历史主义及新现实主义等视角进行阐释,而对其小说中的“大屠杀后意识”则少有人问津.其实,多克托罗小说皆渗透着浓厚的“大屠杀后意识”,可称之为“大屠杀后意识”小说.在千禧年前,“大屠杀后意识”主要以大屠杀隐喻方式渗入其小说文本之中,而其后之作如《上帝之城》等则通过对大屠杀之显性在场的描写,揭示其对纳粹屠犹之深层反思.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大屠杀后意识”凸显其对大屠杀创伤及其影响之关注,更表达其对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命运之关注和人类道德之关怀.  相似文献   

2.
汪舒明 《世界知识》2014,(22):60-61
<正>对于纳粹大屠杀这一历史悲剧的记忆,在当今全球犹太人民族身份的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与以色列的安全存在重要关联。纳粹大屠杀是20世纪犹太民族、乃至人类经历的一场浩劫。对于这一历史悲剧的记忆,在当今全球犹太人民族身份的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大屠杀记忆与以色列的安全也存在着重要关联。实际上,大屠杀记忆及其关键设施大屠杀纪念馆乃是以  相似文献   

3.
潘光 《世界知识》2018,(3):67-69
从古代犹太国家灭亡到1948年以色列建立,两千年的犹太民族史就是一部离散和避难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纳粹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中国向犹太难民敞开了大门。与犹太人在其他地方的避难经历相比,犹太人来华避难有一些独特之处,也可称为"中国模式"。1月2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一年一度缅怀大屠杀遇难者的国际纪念日。本期刊登中以两位学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多克托罗以其激进的思想和特殊的犹太身份书写了一部真实的美国历史,在历史与虚构间勾勒出社会的本质和人类的真实生存空间,唤醒了被假象迷惑的人民的历史感和道德感.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犹太人遭到了残酷的迫害,近六百万犹太人死于这场灭绝人性的种族大屠杀。国内学者对大屠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较少关注维希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解放犹太人的国家,何以维希政府会对犹太人进行迫害呢?除了复杂的现实原因之外,暗藏在法兰西民族内部的民族歧视则是造成这场惨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E·L·多克托罗的<拉格泰姆时代>自1975年问世以来,获得了不少殊荣,成为反思过去、拷问历史的成功之作.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的"文本的历史性"元素对<拉>进行剖析,认为该文本不仅仅反映了其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还参与创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历史,形成了新历史主义所认为的文学和历史的那种互文关系,展示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相结合的新历史主义文本的特点,激发了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历史意识和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剑南 《世界知识》2012,(16):47-49
萨拉青把德国救助欧元区危机跟纳粹时代大屠杀和二战扯到一起,说德国这样做是为了还债。书中有一句话被所有媒体反复引用,即"欧元债券将是德国为纳粹大屠杀支付赔偿的最后阶段",媒体批评他这是在散布历史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8.
正3000名2016年有3000名新移民定居在特拉维夫,特拉维夫也连续三年被冠以以色列"犹太人回归之都"的称号。以色列是由逃离迫害的犹太人建立的国家。在19和20世纪,俄国及欧洲反犹主义和纳粹大屠杀都推动了以色列建国的早期活动。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东、70年代的埃塞俄比亚以及90年代的前苏联国家源源不断地涌入了以色列。2016年以色列最受新移民欢迎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在华盛顿市区中心有一座红墙灰顶的高层建筑。北眺华盛顿纪念碑,南倚杰斐逊纪念堂,这座建筑叫做“美国二战大屠杀纪念馆”。里面所陈列的那段被浓缩的历史,是二战前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及其同伙所施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迫害和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历史。1993年4月,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美国国家大屠杀纪念理事会主席哈维·迈耶霍夫和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生还者、诺贝尔奖得主埃利·维索三人一起点燃了纪念馆六角形祭奠大厅内那束不再熄灭的火。从那时起,这个博物馆开始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每天平均5000人。  相似文献   

10.
正服从实验的经典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milgram)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之一服从实验在1961年7月进行,此时正是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到耶路撒冷审判,并被判处死刑后的一年。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面对劝慰着下达违背良心命令时,人性生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大。米尔格拉姆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二战中,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是否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我们能称呼他们  相似文献   

11.
西德的纳粹分子又在蠢动了。对犹太人的挑衅活动像瘟疫一样,又一次在资本主义世界许多大城市迸发出来。纳粹的卐字标志出现在墙上,还有这样的标语:“犹太人滚蛋”、“用瓦斯毒死犹太人”、“消灭没有价值的生命”;犹太人的住宅、教堂、学校和店铺被捣毀或焚烧;“希特勒万岁”的口号竟然放肆地在公开的场合喊了出来。这一切使人不能不回忆起十五年前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共发生56起,包括仇杀、滥杀、人殉和食人。这些大屠杀事件在时间上呈现出波浪式分布的特点,在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均匀;从性质上看,滥杀现象严重,食人现象造成的灾难最大;从身份上看,加害人与受害人身份具有重合性和差异性,差异性表明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危险主要来自社会上层,而且属于那些能够制定规则和破坏规则的人。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很多,如报复、权力腐败、权力腐败与心理变态、人祸、人祸与天灾、天灾和思想狭隘等。究其根本,原因有三:绝对权力的滥用、周期性的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10,(16):69-69
<正>1994年,卢旺达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在短短的100天内,80万图西族人命丧黄泉。本书以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为开端,挖掘了发生灭种屠杀的卢旺达本国的历史根源以及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组织和反纳粹团体正在加紧追捕漏网战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前德国法西斯分子约瑟夫·门格勒。被称为“死亡天使”的门格勒,1911年出生于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富有家庭,曾在法兰克福学医,专门研究遗传学。在二次大战期间,门格勒被派往波兰的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做研究工作,他是该集中营大屠杀的两个主谋之一。1945-46年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对其所犯的罪行曾被突出地揭露过。据说,当时该集中营共抓去400万无辜的犹太人、吉普赛人和其他人,其中绝大多数被当场推进毒气室处死;只有10%被关进集中营,成了门格勒之徒“改良人种”试验的牺牲品,幸  相似文献   

15.
朱耿华 《世界知识》2010,(24):43-45
10月18日,代表犹太民族进行索赔的民间机构——犹太人对德国物质索赔联合会(简称"索赔联合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万多件纳粹时期被掠夺的艺术品图片和资料。这些艺术品是德国纳粹1940年至1944年在法国和比利时从200多名犹太人手中掠夺的。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派小说家多克托罗的《但以里书》通过对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现状的分析,进而探究人类痛苦的根源,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的诠释:即人类的大敌不是来自坏人,而是其自身的异化。  相似文献   

17.
他用笔揭示黑暗时期欧洲犹太人苦难背后的历史,反省过去,也便连接了人类未来的和平与自由。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曾屡遭迫害,纳粹时代也许就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残酷的一页。《安妮日记》和《辛德勒的名单》这些文艺作品已经让我们了解到犹太民族深重的苦难。然而,这个民族的牺牲、成就和抵抗的历史传统从何缘起?在这个民族经历的所有劫难和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派小说家多克托罗的《但以里书》通过对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现状的分析,进而探究人类痛鲁的根源,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的诠释:即人类的大敌不是来自坏人,而是其自身的异化。  相似文献   

19.
"西方犹太人"斯·茨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在漫长的流浪生涯中,他们逐渐融于周围其他民族中.在岁月的流失和时代的变迁过程中,欧洲的犹太人渐渐显出了差别,形成了所谓的"东方犹太人"和"西方犹太人".茨威格就是属于典型的西方犹太人.在他的幼年和青年时代,没有其他犹太人所经历过的坎坷和磨难,也没有犹太文化和宗教的限制.但晚年的不幸遭遇,则将犹太人意识作为一个不能溶化的因子慢慢地嵌入了他的灵魂,这对他晚年的生活、思想、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研究他的思想及创作,就必须注意犹太意识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犹太文化的两本经典巨著《圣经》和《犹太律法》为基础 , 着重论述犹太人的信仰、犹太人对智慧和教育的尊崇、犹太人注重经典与思辩结合 的教育方式、犹太人的文学音乐造诣及素养、犹太人的法律意识、犹太人的家庭和 社区意识、犹太人的经商意识七大传统文化特色对犹太人素质的影响。作者认为 : 良好的人文素质、浓厚的法律意识和合理的经济意识不但可以帮助一个民族度过危 难关头 ,还能有力地推动这个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