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摩擦力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转换或传递,所转换或传递的能量可以用做功多少量度。  相似文献   

2.
本探讨了机械能电磁能在物体之间进行传递时,接受能量的物体获得最大能量的条件。经研究,能量传递的相对量值与物体的惯性量有关。本给出机械能电磁能在物体间传递能量最大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参考系速度与入射角关系的详细讨论,发现如果在折射率大的介质中加上激光(在相对介质静止的参考系中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存在一个速度(定义为全反射速度),当参考系达到这一速度时,全反射现象发生。进一步研究表明,存在一个速度(定义为折射速度),使得折射波能量最大。本文的结果为区分粒子速度或能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传递过程中过程速率的类似及其联系黄林江(平顶山师专化学系,平顶山市467002)过程速率是化工原理课(或化工基础课)中的重要概念,在各类教材(指上述课程,下同)中频频涉及,并有准确的定义和通俗的公式来表述:过程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能量或物质量...  相似文献   

5.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运动量的守恒现在说到能量守恒几乎无人不知,但要具体问问能量是什么,可能有相当多的人不明所以。  相似文献   

6.
本探讨机械能、电磁能在物体之间进行传递时,将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而损耗。经研究,这一损耗的能量的量值与物体的惯性量有关。本给出了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7.
医用高能电子在介质中轫致辐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医用高能电子在介质中轫致辐射带来的影响.方法利用蒙特卡罗程序EGS4软件包中的新版本EGSnrc详细地研究了高能电子束在类人体介质中所产生的轫致辐射光子的剂量和通量分布.模拟的高能电子束能量是放射治疗中常用的电子束能量(4-22MeV).结果1)在类人体介质中同一深度处,随着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轫致辐射产生的剂量值也增加.2)对于相同入射能量的电子,在水中和肌肉组织中的同一深度,轫致辐射产生的剂量值非常相近,但是在骨中的剂量值明显增大.3)电子在人体介质(肌肉组织、骨)中轫致辐射的剂量约为总剂量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1keV以下低能电子在生物介质(水)中的输运机制,运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电子在生物介质(水)中输运产生的径迹结构和能量沉积结构,跟踪电子能量的下限达到1eV,其中考虑了OH^ 和H^ 等多种自由基的产生和分布。  相似文献   

9.
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逐步进入到了工业应用研究阶段,根据物体内部介质的电阻率(或电导率)的不同,通过对物体表面电流、电压的施加、测量来获知物体内部电导率的分布,进而重建出反应物体内部结构的图像,与传统的过程参数技术相比,具有非侵入、无辐射、成本低等许多优点。计算发现相邻激励模式电流密度过于集中,气泡出现在激励附近时,场域电流密度变化很大,提出对于泡状流气泡出现在气泡附近进行主动检测,获得的数据用于电极主动加权,加大激励电极权值和减少激励电极权值可分别对边界处成像和对中心处成像有利。  相似文献   

10.
地震波介质载体在地震发生时传递着能量,承载着地震信息。桥梁作为道路工程的咽喉,在发生大地震后的救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地震波介质载体动态演化特征及规律的实质性认识和桥梁震害现象分析,探求其特性;从而将地震灾害演绎落实到以介质载体为核心,以震害媒介传递为路径的物质量级演变基础上,构建有限元模型。研究地震波不同介质对桥梁内力的影响,探寻其动态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11.
应用Forster理论,对碱性荧光染料吖啶黄(AY)、碱性藏花红(ST)、罗丹明6G(R6G)、罗丹明B(RB)、乙基罗丹明B(ERB)、丁基罗丹明B(BRB)组成的各种染料混合体系的能量转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AY分别与R6G,ST;R6G分别与RB,ERB,BRB间均能发生有效能量转移.研究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对碱性阳离子染料间能量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强极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才能使碱性阳离子染料间发生有效能量转移.转移效率既与给体量子产率有关,又与受体量子产率有关,受体量子产率高的转移效果好;同类染料间的转移效果不如不同类染料间的转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用谐振子作为化学键的模型,水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可以描述为耦合谐振子系统.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相当于谐振子的能量从一个传递到另一个上.将水分子中HO键的振动以及水分子之间氢键的振动分别当作谐振子对待,从而具体描述了水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理论估计能量转移的时间为60fs左右,与实验定出的100fs以下一致.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水分子间能量的传递.  相似文献   

13.
能量桩作为地源热泵的一种特殊形式,现有的换热理论不适合于非饱和土中的桩。以圆柱源换热理论为基础,推导了非饱和土中能量桩换热解析模型,建立了饱和度与能量桩换热比率的函数关系,对饱和度与土体有效导热系数现有计算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构建换热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本强度量乘以与其共轭的基本广延量的平衡方程,导出了能量传递和转换的普遍化动力学分解关系。该普遍化分解关系式表示出了任意形式的能量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传递和转换关系,可以由此导出各种形式能量的动力学方程。利用这个普遍化方程导出了在工程领域常见的动能、化学能、压能和热能传递和转换的动力学分解关系。利用这些分解关系式给出了系统总能量的变化方程。这些动力学关系式清楚地反映出,在满足能量守恒的条件下,系统内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存在的可逆或不可逆的转换关系。能量的动力学分解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能量传递和转换的理解,可以为合理地利用能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作者运用荧光光谱和光声光谱技术,研究了固体Sm(DBM)3和Sm(SAL)3配合的发光特性,能量传递过程和能级状况,并对配合和中心离子间不同的能量传递途径及能量传递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结合局域平衡假设的热力学关系,本文导出了描述火用传递规律的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其基本求解策略.应用这一方程组于实际过程,可求得火用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7.
The conjugate of R-phycoerythrin (R-PE) and C-phycocyanin (C-PC)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 heterobifunctional coupling reagent, N-succinimidyl 3-(2-pyridyldithio) propionate. The molar ratio of R-PE to C-PC was determined by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 result was 2:1. The energy transfer phenomena were observed from steady-state fluorescence spectra. The calculated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y from R-PE to C-PC was 88%. The energy transfer kinetics was determined by pic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a. The time constant of energy transfer from R-PE to C-PC was 80 ps, which was much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rod of native phycobilisomes.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人工合成的藻胆体模拟复合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并运用多指数拟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能量在R-PE和R-PC之间的传递时间与能量从R-PC传递到APC的时间几乎相等(50ps);除此之外,R-PE到APC还有两种能量传递的通道,能量在这两个通道的传递时间分别为110ps和400ps.即:蛋白之间的能量传递通道是并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均质表面上的单个球缺形液滴换热模型和液滴通用尺度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上的液滴分布和凝结换热特性,得到了圆形径向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上的滴状凝结换热计算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壁面过冷度、接触角梯度、工质物性等参数对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滴状凝结换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e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y between b -Car and Chla molecules in purified CP43 and CP47 was calculated by comparing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after normalization at 550 nm, CP43 had an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y of 29.1% while the CP47 had an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y of 62.8%, proving that excitation energy was transferred between b -Car and Chla molecules in CP43 and CP47 at normal conditions. The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b -Car and Chla molecules in CP43 and CP47 may occur through the "Dexter" mechanism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pigments should be less than 1 nm.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were also used to discuss the conform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 -Car and Chla molecules in CP43 and CP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