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3,(2):4-6
每逢新岁元宵到来,在中国南方一些地方都会举行烧火龙活动。这种"烧火龙"活动是当地人们为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的祈福活动。而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大型特色民俗活动。制作"火龙",首先是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形成一个简单的龙的形象,再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火药,并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在龙的全身。  相似文献   

2.
芳芳 《科学大观园》2011,(20):57-58
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说:玉帝授予孙猴子弼马温职务,孙猴子因嫌官小,一怒反下天宫。于是玉帝决定派天界的最高军事长官——托塔天王李靖及其子哪吒三太子擒拿他……那么这位托塔天王李靖又是何许人也?李靖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李靖原名李药师,出生于官宦之家,雍州三原(陕西省三原县)人,晚年被唐太宗封为卫国公。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摸着他说:"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个皇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被称为"千古一帝".史书对李世民的记载,寥寥300字,功过论断,兼而有之.<唐书>记载了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渊二子即将诞生之时,李渊路遇一书生为其看相,书生惊呼:"李渊贵人也,其子也贵,有济世安民之大任."  相似文献   

4.
由明代发端、历经清代而至民国的中国主流火药史学,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方火药史学,形成了以火器史和火药史"捆绑"研究为共有特征的近代火药史学。从科学史学史角度看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以丹药学为基础的火药史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现代火药史学。这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转型是由曹焕文最早开创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20):2-3
<正>估计一想到要在153米高空组成紧凑的队形飞行,大多数人心里会发毛,但对英国一支特技飞行表演队来说还不够刺激。他们在机翼两端附上烟花在高空表演。这支名为"飞行的彗星"表演队,是欧洲第一支空中烟花飞行表演队。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个颇能给人好感的帝王,其一,他懂得与民休养生息,唐初一度出现过"贞观之治"的良好局面:其二,他的物质生活相对比较俭朴,其在位期间,皇室的奢侈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不过,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唐太宗道德如何高尚,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4,(2):14-17
<正>“拉索”完整记录“宇宙烟花”爆发全过程精确测量迄今最亮伽马暴的高能辐射能谱约20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一颗“超级太阳”在燃料耗尽时坍缩爆炸,发出持续几百秒的绚烂“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GRB221009A。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首次完整记录迄今最亮伽马暴的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爆发全过程,“拉索”国际合作组在此基础上精确测量了迄今最亮伽马暴的高能辐射能谱,刷新了对伽马暴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10):I0002-I0004
日本的烟花大会起源于1733年7月9日的隅刚川,当时为了悼念死于1732年的饥荒和瘟疫的人们,发射了由烟花制造商——键屋负责制造的20发烟花。到了1810年,新的竞争玉屋出现了。双方互相竞争分别在不同的地方燃放烟花,观众看到哪方的烟花好,就会大呼制造者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一个由30多位文物界、勘探界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日前结束在四川绵阳江油市老君山的考察。专家们宣布,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硝的开采提炼基地,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开中国火药发明的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10.
余戈 《科学大观园》2011,(21):73-73
最晚在唐朝之前,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先在炼丹中无意发明了火药,四百多年后,经阿拉伯这个“二传手”传到了欧洲。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后,只拿来做鞭炮搞娱乐,所以后面一切都因耽误而落后了。其实,这是个谬误——在垄断了火药的四百多年里,老祖先想尽了办法将其用于战争,并又领先发明了枪。只不过,过程十分曲折。  相似文献   

11.
<正>回顾多地对烟花爆竹的监管政策,都逃不过“禁”与“限”二字,这也是我国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之间的博弈。春节临近,能否燃放烟花爆竹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近日,在中央层面上,多地推出的“全面禁燃令”被明确要求修改。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称,有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有公民和企业对全面禁止性规定提出审查建议。  相似文献   

12.
蒙山顶的茶     
蒙山茶黄金时代 蒙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山茶祖师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只不过在唐宋时期还是团茶形式。唐宋时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顶茶历来被看成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  相似文献   

13.
本来要上大学的,后来没有上;本来要出国的,后来没有出国。23岁的李天田,高中毕业,照样出人头地。17岁时,李天田被美国俄亥俄大学直接从高中录取。在同学羡慕的目光下,她来到北京补习外语。一位外籍教师似乎是不经意地问李天田:“你出国是为了什么呢?”李天田顿时愣住了,是啊,自己出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以后能有一个好的职业吗?另外,也有一点儿虚荣心作怪。不行!我得先看看自己在国内能够干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逢年过节不放鞭炮,那还有什么年味,叫什么过年?”许多市民来信、来电,建议人大代表委员们能顺应民意,提出解除禁放的议案提案。北京从1993年开始禁放烟花爆竹,但每到春节,北京城区的爆竹声就没有断过。据北京市公安局统计,今年违禁的情况最为严重,仅正月十五一天,北京警方就派出了近600辆警车、8万余警力查处违禁燃放爆竹,当晚有290余人在禁放点燃放爆竹被警方批评。已实施11年的《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一边是政府部门每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查处违禁问题,一边是人们依然习惯以燃放鞭炮的震天声响来祈福迎…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叶冯家昇将火药起源治为专门史后,李约瑟全面接受其观点并传之于世界,火药发明的殊荣方始回归中国,火药由唐代炼丹家偶然发现之说也逐渐成为学界“共识”。随着近年来新史料的发现,笔者对火药史学先驱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研究,对火药发明的范式转换正本清源。本文在对更多史料包括首次应用的新史料进行深入厘清之后,对火药的诞生究竟是发现还是发明、是偶然还是刻意、是经验的“发现”还是有着理论指导的“发明”等问题予以新的审视,力图还原火药这项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的本来面目及其与中华文明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现代科技创新提供历史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人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何时、何地、何事上会犯错误。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盛世。而作为一代贤相,魏征在“贞观之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  相似文献   

17.
我是植物人     
《科学大观园》2010,(23):55-55
<正>英文片名:Vegetate区域:中国大陆导演:王竞编剧:谢晓东周展主演:冯波李乃文常晓阳张丽上映时间:2010年10月15日剧情简介影片《我是植物人[1]》以"知假、造假"为主题,故事情节大大出乎意料,片中偶然被他揭露的黑暗事件在现实中确有发生。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维权之作。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0日,由山东省政府参事、省科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马来平教授担任领衔科学家的山东省科协第三期"泰山学术沙龙"——"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的命运",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围绕"传统文化对科技的作用"的沙龙主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暨《二十一世纪》杂志创始人陈方正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刘钝研究员、南开大学李建珊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院长郭世荣教授、  相似文献   

19.
早在300多年前,目睹火药火器技术对西方世界封建制度的猛烈冲击,F.培根曾由衷赞叹,认为火药、印刷术与指南针“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200年后,马克思也断言,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然而,使人疑惑不解的是,火药火器技术对发源地中国的影响却似乎与西方南辕北辙。李约瑟曾指  相似文献   

20.
取经的马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