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汉语旅游资料中的运用及翻译。由于英汉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料文本的特殊需要,在英译汉语旅游资料时有必要对各种修辞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纯理功能中,旅游宾馆介绍汉语语篇以人际功能为主导功能;在进行旅游宾馆介绍汉语语篇的英译时,应该突出人际功能的对等。译者可使用一些翻译策略,简化或将篇章重新整合改写改译,提高翻译质量,达到汉语旅游宾馆介绍语篇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旅游语篇汉英翻译的综合功能途径指从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成篇功能三个角度对旅游语篇汉译英进行研究。由于译者对于汉英语言文化知识的欠缺,旅游语篇英译文本在实现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成篇功能时存在着诸多错误,为了更好地实现译文的呼唤功能,译者可以在综合功能途径的框架内采取一些策略进行汉英翻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双语平行文本,对《兄弟》英译本中人称和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替代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别和语篇衔接特色:汉语多重复,而英语则尽量避免重复。英语往往采用替代的语篇衔接手段来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同类事物,并连接上下文。其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使用手段远远比汉语丰富。针对这种差异,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平衡替换与重复手法的使用,使得译文简洁、有力,从而使得译文符合译入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  相似文献   

5.
英语旅游标识语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强制和召唤等语用功能。英语旅游标识语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形态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本特点。在英译汉语旅游标识语时,可以采用交际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反译法和词类转换法翻译策略,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以及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6.
纽马克按照语言功能将文本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三类,而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种功能。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公示语应归于呼唤型文本。在公示语翻译时,应突出其属于呼唤型文本的特点,以确保公示语能够准确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7.
张娜 《科技信息》2010,(18):169-170
旅游文本属信息类加宣传鼓动类语篇,语篇功能是传达信息和诱导行动,其翻译的目的在于激发外国游客参观景点的兴趣或选择入住某酒店宾馆。在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译者应从汉英旅游文体风格差异、文化差异和语用差异出发,灵活运用改写、增删、类比、语用调整等各种翻译方法,从而达到旅游文本英译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8.
汉英旅游宣传资料都具有呼唤功能。对比汉英旅游宣传资料语言文本差异,揭示汉英旅游宣传资料文本差异源于中西文化差异,即思维模式和审美价值差异。了解汉英旅游宣传资料文本和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旅游宣传资料的呼唤功能,对旅游英语教学和实践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衔接是语篇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语言的语法衔接手段主要有指称、替代、省略、连接、时体形式及同构关系等。英汉属于两种相异的语言系统其具体的表述和衔接的使用存在差异,涉及两种语码间的转换时就需要译者确切把握文本的内在逻辑灵活变通以适应目的语的语言规则,从而使译语语句的组织和重构更为目标语化,进而真正达到译文的信而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把翻译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制约着翻译策略的选择。旅游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呼唤功能,同时兼有信息功能。本文在目的论框架内,探索旅游文本的常用英译策略,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属于典型的"呼唤型文本"的旅游资料应该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通过对昆明的"云南民族村"景点介绍的汉译英文本的翻译效果调查,分析了旅游资料翻译中一些常见的翻译策略和语言错误,指出"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的翻译可以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受众自己的文化知识背景和对译文的期待及交际需求。旅游资料文本为呼唤型功能文本,这就决定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原则和策略可以指导旅游资料的翻译。安徽特色文化旅游翻译存在诸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旅游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蒋大山 《科技信息》2011,(13):226-227
韩礼德与哈桑在1976年所著的《英语的衔接》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语篇衔接的各种手段,并围绕衔接的作用谈到语篇的连贯标准,认为语篇衔接是连贯的必备条件。通过分析韩礼德的连贯理论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问题,发现语篇衔接不一定连贯,而连贯的语篇不一定衔接,即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以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与哈桑(R.Hasan)提出的“衔接”(cohesion)理论为依据,分析语法衔接,即照应、替代、省略与连接词等几种衔接手段在医学英语中的使用,并探讨其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2003—2009年我国15种体育学术期刊的406篇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了统计,并对相关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体育学术期刊英文摘要写作要素基本齐备,但写作中存在大量语言应用不当的问题,如词汇使用不当、句子结构不合理、语篇衔接不到位等,其中词汇层面的问题最多;在写作过程中存在错译、死译、漏译、多译、乱译等问题;从总体上看,英文摘要的写作质量不高,句子、语篇、时态的问题应特别注意,亟需相应的写作指导和培训。  相似文献   

16.
底红玉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44-45,48
逻辑联系语在语篇的连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显示,逻辑联系语的用法对于学习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来说较难掌握。本文运用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逻辑联系语and/And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主要依赖两个语料库,分别为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以及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借助于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以及其它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是乾嘉汉学的殿军。乾嘉学者以“字”训“名”,将正名问题视为语言文字的训诂考据。章太炎承继乾嘉汉学的“正名”思想,并对其作系统地综合。他的正名思想一方面肯定了语言与实在的关联性,承认语言建构实在的积极作用,但反对以名为实,表现出唯名论的理论立场;另一方面他敏感地觉察出了语言所带来的思想魅惑,肯定辨析名相对于澄清思想的作用。章氏正名论内含的哲学洞见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根据Halliday和Hoey的衔接理论,结合西方报刊商务英语语篇实例,探讨了复现与搭配这两种词汇手段衔接语篇的功能及其形式特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连贯的关系,更准确地把握商务英语语篇的信息与交际意图,从而更好地发挥词汇衔接在商务英语语篇阅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姜璇 《科技信息》2009,(31):J0170-J0171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世界旅游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旅游景点介绍被翻译成英文。但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要实现旅游文本的预期功能,译者可用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将功能理论应用于旅游文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