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嘴端凤头燕鸥是为全球所关注的极危级鸟种,在我国沿海乃至在整个东亚地区销声匿迹了数十年之久。2000年在马祖岛的重新被发现,曾引起不小的轰动。通过我国鸟类学家和观鸟爱好者的多方努力,2004年在浙江和福建两地终于又将它们找回。本刊特邀两地身临其境的发现者,撰文再现他们在野外的发现经历、过程和感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报道了2个广西鸟类分布新记录种,分别为小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ngalensis和长嘴半蹼鹬Limnodromus scolopaceus,描述了这两种鸟类的记录时间、地点、数量及主要形态特征,并对它们的分类和分布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天河机场夏季鸣类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天河机场附近5种生境的11条样带考察,记录夏季鸟类59种,分属13日32科,东洋种31种、广布种12种,古北种16种、夏候鸟25种、留鸟24种、旅鸟10种,最重要鸟类为普通燕鸥和棕背伯劳;广性分布的有池鹭,普能燕鸥,黑卷尾等22种,种间遇见率为0.838。  相似文献   

4.
天河机场夏季鸟类生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天河机场附近5 种生境的11 条样带考察,记录到夏季鸟类59 种,分属13 目32科.东洋种31种(52.5% )、广布种12 种(20.3% )、古北种16 种(27.2% );夏候鸟25 种(42.4% )、留鸟24 种(40.7% )、旅鸟10 种(16.9% ).最重要鸟类为普通燕鸥(1.367 只/hm 2)、池鹭(0.484 只/hm 2)和棕背伯劳(0.338 只/hm 2);广性分布的有池鹭、普通燕鸥、黑卷尾等22 种;种间遇见率为0.838.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有7种鸟类在上海市内首次被发现:楔尾鹱(Puffinus pacificus)、大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gii)、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栗头鹟莺(Seicercus castaniceps)、淡尾鹟莺(Seicercus soror)、红胸姬鹟(Ficedula parva)和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其中楔尾鹱和淡尾鹟莺为迷鸟,其他均为罕见旅鸟.楔尾鹱的出现推测为强台风"海葵"所致,杂色山雀系北方种群南扩,其它记录得益于上海地区近年定期开展的鸟类监测活动和日益壮大的观鸟群体.  相似文献   

6.
厦门海滨湿地鸟类的研究(1999~2000)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1999年7月至2000年5月对厦门海滨湿地12个样区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厦门海滨湿地鸟类共有21科77种.其优势种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环颈Liao(Caradrius alexandrinus)、普通颅鹚(Phalacrocorax carbo)、凤头潜鸭(Aythya ferina)和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常见种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s) 、环颈Liao(Charadrius alexandrinus)和肌鹬(Tringa hypoleucos)。在厦门的滨海湿地鸟类组成中,有小杓鹬(Numenius minutus)、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和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4种国际濒危鸟类,有14种国家2级保护鸟类。本次调查第一次发现白脸鹭在中国的新记录。本文对厦门滨海湿地鸟类的地理区系、居留情况以及种群数量季节变动也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在鸭绿江河口的中国一侧——辽宁省东港市安康渔村赵氏沟滩涂进行观鸟,发现一群百余只黑尾鸥,种群中近一半是亚成体,其中有一只羽色特别,全身皆白,无一处染黑、灰,从体型、大小、嘴及腿颜色上看,同黑尾鸥没有两样。7月16日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又发现了该鸟,并进行了野外拍照。观察中发现该鸟嘴、腿部的黄绿色较淡,嘴前端的红、黑斑也淡,竖起双翅,翅下羽毛也全自。在众多黑尾鸥中夹杂的这只白色海鸥甚是显眼。因此,可断定这只白色海  相似文献   

8.
2006年3-5月,通过对南充高坪机场及附近5种生境6条样带的调查,共记录春季鸟类67种,分属11目35科.其中东洋种28种(41.8%);古北种27种(40.3%);广布种3种(4.5%);不易归类的种类9种(13.4%).繁殖鸟类中,东洋种28种(62.2%);古北种14种(31.1%).夏候鸟25种(37.3%);冬候鸟10种(14.9%);留鸟28种(41.8%);旅鸟4种(6.0%).通过重要性值分析表明,最重要的鸟11种,有家燕,金腰燕、白鹭、棕背伯劳、白颊噪鹛、家鸽等.按鸟类的生境分布系数划分,广性分布型鸟类是31种.优势种(D〉10)3种,分别是家燕,金腰燕,白鹭.  相似文献   

9.
封面故事     
《大自然》2011,(3):7-7
戴胜(Upupa epops)又名山和尚、咕咕翅、鸡冠鸟、骚姑姑等。它是中等体型(体长约30厘米)、色彩鲜明的鸟类,具长而尖黑的耸立型粉棕色丝状冠羽;头、上背、肩及下体粉棕色,两翼及尾具黑白色相间的条纹;嘴黑色,长且下弯;指名亚种冠羽黑色,羽尖下具次端白色斑;虹膜褐色;脚黑色;叫声为低柔的单音调“hoofr_hoop hoop”,同时有上下点头的动作;繁殖季节雄鸟偶有银铃般悦耳的叫声。  相似文献   

10.
燕子是家喻户晓的食虫益鸟,也是全国各地常见的夏候鸟。在苏南地区,每年3~4月间飞来繁殖,9~10月间又结群南迁越冬。平常所说的燕子实际包括两种最常见的种类:一种叫家燕(Hirundorustica),又称拙燕,背羽呈金属光的蓝黑色,前胸呈栗红色,筑较为简单的半碗形泥巢;另一种叫金腰燕(Hirundodaurica),又称巧燕,因有鲜明的栗黄色腰羽而得名,能筑较复杂的瓶状泥巢。燕子在房舍椽、梁、桁条(檩条)处筑巢,主要以昆虫为食。在野生鸟类中,像燕子这样与人类和谐相处的鸟类是极少的,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燕子的传说。“燕…  相似文献   

11.
黑嘴松鸡又名细嘴松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内的旗舰物种,对大众具有特别号召力和吸引力,可促进人们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可说是地区保育的主题物种.每年的四五月份,在汗马自然保护区里都会上演几十甚至上百只雄性黑嘴松鸡聚集一处,向雌性黑嘴松鸡献舞示爱的好戏. 拍摄黑嘴松鸡求偶的精彩照片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2014年4月18日凌晨两点,我们蹲守在保护区野外,陪伴我们的只有原始的落叶松林和满天繁星,偶尔能听见狍子、驼鹿、乌林鹗和棕熊的叫声,北噪鸦、黑啄木鸟和紫貂也会在头上或身边倏地掠过.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维吾尔医学理论,采用干寒饲养环境、干寒属性的饲料、慢性间断足底电刺激等多因素复合作用3周,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后,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至模型大鼠发生肝硬化。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等免疫、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1β,P<0.01;IL-6、TNF-α,P<0.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血清ACTH和CORT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ACTH水平显著升高(P<0.05)。由此表明,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发生肝硬化时其免疫-内分泌网络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在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症模型肝脏病变的发生过程中,DEN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异常黑胆质体液起了促进作用,并且异常黑胆质体液、免疫-内分泌网络的紊乱和DEN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汪阗 《大自然》2014,(3):70-73
<正>红树林——一个美丽而引人无限遐想的名字,若身临其境,那些热闹非凡又能瞬间隐匿无踪的螃蟹,上岸觅食的弹涂鱼,难得一见的黑枕燕鸥,贵为"活化石"的中华鲎……都会让你流连忘返。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一般来讲,红树林分布在介于海水与陆地之间的海滩上。因此,红树林不仅养育了大量的海洋与临海生物,而且孕育了一大批红树林特有的生物种  相似文献   

14.
周昭敏  余蕊 《大自然》2009,(2):22-24
在刚刚过去的冬天,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又名笑鸥、钓鱼郎)如约来到春城昆明越冬。自从1985年第一次有大批红嘴鸥(约6000余只)到昆明越冬并进入城区以来,这已是第23个年头了。2007年,到达昆明过冬的红嘴鸥数量约有3.1万只。而在2001年冬,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数量曾达到3.3万只,其中城区2.2万只,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如今,  相似文献   

15.
对黑豚体表毛虱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黑豚体表有寄生有大量的毛虱,在显微镜下对黑豚毛虱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用显微测量法测量其头、胸、腹等有关结构的长度,经鉴定为黑豚毛虱(Damalinia black),属食毛目(Mallophasa)、毛虱科(Trichodectidae)、毛虱属(Damalinia).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几年来公路网不断扩大,公路的通达深度不断提高,高等级公路在我市已经突破零的历史。国道黑大公路(北安—二井子段)39公里,省道黑嘉公路(黑河东出口段)5公里,以相继竣工,交付使用。省道北五公路(北安—五大连池)62公里,投资2.46亿元,九八年五月开工,九九年十月竣工通车。国道黑大公路(黑河—二井子段)243.7公里,投资21.2亿元,九九年十月开工,二○○一年十月竣工通车。面临如此重大的工程,巨额的投资,建设成高质量的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极其重要。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有趣而贴切的名字黑嘴天鹅姿态优雅从容,天生拥有大而黑的喙,因此得名。有趣的是,黑嘴天鹅的英文名是trumpeter swan,而trumpeter在英文中指小号手,按字面意思翻译是"小号手天鹅"。黑嘴天鹅与小号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聆听过它们的叫声,就会知道这名字取得多么贴切,它的叫声实在太像小号声了。  相似文献   

18.
黑芥(Brassica nigra)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芥的核型和染色体的Giemsa C带带型,黑芥有8对染色体,4对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4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在4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有2对具随体,黑芥的核型公式为2n=2x=16=8m+4sm+4sm(SAT)用HSG法得到GiemsaC带带型,黑芥的C带带型为CIT型,黑芥的染色体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带和全带,黑芥的GiemsaC带带型公式为2n=2x=16=CIT型=2C+  相似文献   

19.
根部低温对嫁接黄瓜叶片与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黄瓜(cucumis sativus L.)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及黄瓜嫁接苗(黑籽南瓜作砧木)对根系低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当根系温度为15℃左右时,黑籽南瓜植株干重、叶面积、叶绿素荧光、叶片温度、光合作用及气孔限制值等生理指标优于黄瓜自根苗和黄瓜嫁接苗。而黄瓜自根苗在根系温度低于20℃时,植株到严重的伤害,通过远红外线温度计测定可知,叶片温度是所有调查生理指标中对根系低温反应最敏感的一项指标。本文主要讨论了黄瓜嫁接苗叶片和根系对根部低温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20.
运用HRP逆行标记技术,对蛤蚧(Gekko gecko)离顶盖通路中丘脑圆核(Rt)到端脑前背侧室嵴(ADVR)投射的具体模式和局部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蛤蚧丘脑Rt前、中部的腹外侧区传出纤维,沿外侧前脑束(lfb)前行至前联合(ca),少数纤维交叉至对侧,多数仍同侧前行,末梢到达ADVF嘴外侧区核心部,投射模式为双侧投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