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鸿 《科技信息》2010,(13):362-362,369
拙政园的园林艺术,存于其茂树曲池、水木明瑟旷远、富于自然之情趣,在中国的造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园冶》是我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造园专著.在国内外学界评价甚高。  相似文献   

2.
晚明士人群体的实践模式逾越"得君行道"的儒家传统,以"去政治化"特征的日常空间从伦理政治空间中分化生成.以计成的《园冶》为例,士人群体通过对园林设计的布置和园林生活的经营,建构了兼具摆脱名位争夺和寄寓精神情致功能的日常生活空间.通过《园冶》的方法论"借景"展现士人群体对日常空间的审美建构,这是一个以闲适和纵欲为特征的生活空间.由此隐含了治统的权威下降的历史转向,构成了间接性的文化抵抗思潮.  相似文献   

3.
《园冶》思想中具有极强的环境营造和审美意识,“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人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借体宜”“意境”等内容既是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关键技法,同时又成为古典文化中环境审美的最高评价标准.然而,《园冶》这种基于人居环境的视角长期以来并不被重视.以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化建设为研究着力点,分析了当下中小城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阐述了《园冶》中的经典理念对中小城市绿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诗经·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卫女、刘兰芝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完美女性。她们有着"立身"、"齐家"之才,自然天成之美和律己宽人之德,融"才"、"美"、"德"于一身。她们的存在既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滋养使然,又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美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5.
李杰  周科 《科技信息》2010,(32):I0140-I0140
文章结合中西方造园思想的对比,从源到流对中国造园进行剖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典造园到现代景观设计的深刻影响。通过实例解读了传统文化对营造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当代景观设计应该具备更加宽广的全球视野,大胆创新,在文化层次上对古典园林继承并拓展,希冀推动当代景观设计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人隐喻"着重指古典诗文中主体在文化层面对女性的一种精神寄寓。《诗经·桃夭》中"桃夭"的文化隐喻,不仅喻意了"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夫为妻纲的文化传统,还喻意了"美人"如"君子"需内外兼修,使形貌之美与德行修养一致。从《诗经·桃夭》到《红楼梦·五美吟》,历经屈原、陶渊明、李白、辛弃疾及曹雪芹等人的书写,"美人隐喻"逐渐成为古典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品题,并对儒家女性观在当下的重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从造园思想、布局、功能和造园要素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岭南古典园林造园特色.通过对广东现代住区景观的实例分析,探讨广东现代住区景观对岭南园林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出了岭南现代住区景观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1906—1907年出版的《理学杂志》刊发了《二百六十年前理学大家方以智传》和《中国物理学家墨子传》,这2篇文章以近代西方科学视角审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将方以智和墨子视为理学大家和物理学家,明确提出要建立理学之历史,是日俄战争之后部分中国传统文人反思"中体西用"框架,尝试融合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例证,也集中体现了《理学杂志》的办刊宗旨在学术之普及,期望在我国之富强。以往关于方以智与墨子的研究并未提及这两篇。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以对屈原人格精神的强烈认同感而作《屈原列传》,对屈原美好的政治理想,伟大的人格精神,坚贞的意志品格作了极高的评价,高度赞赏屈原的伟大文学成就,并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而"发愤著书"。司马迁"发愤著书"有一个价值前提,即追求生命价值之不朽。鲁迅说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道出在文化精神上司马迁与屈原的一脉相承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转型的民国时期,传统的儒学渐趋衰亡,"科学"、"民主"、"新道德"等社会思潮兴起,维系着传统纲常伦理的《孝经》与孝道首当其冲,为人们所批判、唾弃。基于文化发展的惯性,在新与旧的交替过程中,《孝经》学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体而言,有"汉宋调和"派后劲与部分近代教育家对传统《孝经》学的绍述与流衍,也有诸如尊孔组织、古史辨派、现代新儒家派的学者们对《孝经》的综合研究,还有神化《孝经》的"异端"出现。此外,北洋军阀对《孝经》的提倡,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而敦煌发现的《孝经》类文献又为传统的《孝经》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仙侠"小说《诛仙》是"玄幻文学"的一部重要的作品。文章以"侠"、"情"、"传统"作为阅读小说的关键词,探讨了作品对于中国传统"侠"之内涵的新阐释,以"情"结构小说的方式,对生命境界的探索,以及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想象与小说价值判断的关系,并指出其不足与形成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儒家乐理极力追求的一种哲学境界,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在对律学的研究中,承继中国传统文化,把对律学的研究与崇尚"自然之理"联系起来,这也是王邦直《律吕正声》重要的指导思想。王邦直《律吕正声》对"自然之理"的崇尚,主要表现在黄钟尺寸的来源,黄钟尺寸的还原,律吕尺寸的载体,律吕之数的计量,律吕侯气的方法,律吕之数的运用,以及制作八音的材料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和《"锻炼锻炼"》中,成功地塑造了"三仙姑"和"小腿疼"这两位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用戏谑的、喜剧化的人物表现手法,揭示了在新时代环境下传统女性陈腐落后的陈规陋习。与此同时,赵树理在戏谑的、喜剧化的表层之下,对农村宗法制的文化语境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亦对心灵遭到扭曲的妇女之悲剧命运表达了深深的同情。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显示了对当代美国黑人身份属性的担忧,从而展示了美国黑人在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中所经历的困境。本文努力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不同的黑人对自己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过程,使读者们能够重新认识黑人文化的前景。本文观点认为:黑人成员只有回归自己的黑人文化传统,立足过去,面对现实,抵制在当今社会使其文化沦落的"边缘文化"地位,才能弘扬黑人的民族文化,重塑民族自豪感,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摆脱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太极拳养生修行的影响。方法以《道德经》为例,应用文献材料分析解析方法,探究《道德经》与太极拳养生修行的相互影响以及对于人们的启示。结果《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太极拳自然会受到《道德经》思想的深刻影响。从舍己从人之悟,天人合一之悟,静笃观复之悟及有无与耗散之悟四个方面阐述了《道德经》对于太极拳养生修行的影响。结论道家思想是太极拳理论的基础,而太极拳的养生修行实践又正好印证了舍己从人、天人合一、静笃观复、有无与耗散等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科技资讯》2010,(12):109-110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秉承"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造就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试图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再现自然山水之美,从而使中国园林饱含人文精神的意境。以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为研究背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以利于后人更好的继承传统,汲取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出新一代的园林。  相似文献   

17.
作为电影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作品,《阿甘正传》描述了特定时期的美国历史和文化,在倡导传统道德及价值回归的同时探讨"人何以有不同命运""人如何对待命运"等哲学命题。电影中这种对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契合了中国儒家命运观中的一些经典元素,如"死生有命""为仁由己"及"知命乐天"等理念。正是这种对命运的共同理解及文化共通使《阿甘正传》把笃信不同文化的观众都能聚集在一起,并使之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18.
汤显祖《牡丹亭》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的烙印。汤显祖以非凡的文采,对传统民俗文化加以整合、改编,并巧妙地融合了当时的时代要求——妇女解放,创作出了戏曲中的精品——《牡丹亭》。《牡丹亭》中杜丽娘春日游园,游园惊梦,香消而殒,死而复生的情节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佳人伤春""梦示征兆""人鬼相恋""死而复生"的题材相暗合。  相似文献   

19.
《律吕正声》梳理了《尚书》《礼记》《乐记》《毛诗》等儒家经典关于乐舞的记载,采纳了韩邦奇的乐舞思想,系统地记述了先秦至明代的乐舞文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律吕正声》中乐舞的剖析,进一步阐释我国古代雅乐舞中蕴含的"人道"、"政道"和"阴阳变易之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反映了历代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蕴含了多样化的哲学思想,折射出了中国人独有的品格与观念.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