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福建武夷山地区鸟类区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1943年,我们曾沿着武夷山脉附近的邵武、崇安等地进行鸟类的野外观察和采集。1963年6—7月,又往挂墩(崇安县)、大竹岚、黄坑(建阳县)及附近一带,做了鸟类考察,并采集156号标本(图一)。综计我们前后调查采集的鸟类标本,计有234种(3个亚种),分隶于47科18目,其中包括99种留鸟(1个亚种)、59种夏候鸟(1个亚种)、33种冬候鸟及46种旅鸟(1个亚种)。留鸟中占优势的,有山斑鸠、普通翠鸟、八哥、喜鹊、白颈鸦、画眉、白颊噪鹛、褐头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80—1983年,在武夷山的15个点(建阳县的黄坑、桂林、李家塘、坳头,崇安县的挂墩、三港、塘头、红渡、长滩、星村,光泽县的华侨、寨里、大连坑、下洋、司前),进行贝类采集调查,1981年报道过10利,现在增加17种,合计27种,分隶于2纲、4目、16科、21属,其中标有*记号的4种为福建新记录,表1和表2标有△记号者是1981年报道过的10种,表中的采集地点包含新增加的采集地点。  相似文献   

3.
闽北地区系指福建西北部,包括浦城、崇安、光泽、邵武、松溪、政和、建阳、建瓯、顺昌、南平、泰宁、建宁、将乐等县,为全省地势最高峻的地区。多年来,我们在这个地区采集到爬行动物,计有82种。其中龟鳖目3种,蜥蜴目16种,蛇目63种,占全省爬行动物种类总数(115种)的71.3 %。本文就该地区的爬行动物区系作初步分折如下。属于华南区种类有18种:即丽棘蜥、壁虎、纵斑蜥虎、光蜥、股鳞堰蜒、南草蜥、蟒  相似文献   

4.
<正>在研究福建南平朦瞳洋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第一手的资料,现将一些种系的分类学问题讨论和福建树种新分布整理发表如下。本文所引证的标本凡未注明采集人和标本藏所者,均为作者本人在野外调查中采集,标本藏于南京林学院树木标本室和福建莱州林业试验场标本室,采集地点均为小地名。  相似文献   

5.
甘肃河西走廊的蜥蜴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甘肃省的蜥蜴目动物,俄人普热瓦尔斯基曾于十九世纪进行中亚旅行时采集过一批标本,其资料由Strauch(1876)、Bedriaga(1907—1909)、Nikol'skii(1915)等先后著书作了总结。此外,尚有Guenther(1896)、Clark和Sowerby(1908—1909)、Pavloff(1933)及Pope(1935)等也撰文作过一些零星报告。但对河西走廊地区的蜥蜴却至今还未有过系统研究,笔者结合《中国动物志》编写工作,于1976年6—9月去民勤、张掖、酒泉、嘉裕关、疏勒河、安西、敦煌等地进行了采集。现将调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立20周年.在纪念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立20周年来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许多人都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赵老倡议的,我觉得这个倡议同样也包含着许多人的共同心愿.现在我把倡议的经过作一些回忆.1978年,我看到当时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委会对台工作办公室一封信,知道崇安县对台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的贝类,以前没有作过系统的调查研究。为了解这一地区的贝类资源,我们于1980年7—8月到武夷山8个地方(建阳县的黄坑、桂林、李家塘、坳头,崇安县的挂墩、三港、塘头、红渡),进行贝类调查,所获标本,经整理鉴定,共计10种,分隶2纲、4目、8科、9属,其中有1种为国内新纪录,记述于下。 (一)种类描述 1.中国圆田螺 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 壳高35.6——45.5毫米,宽27.6——33毫米;壳口高24——27毫米,宽16.3——20毫  相似文献   

8.
据福建中亚热带的南平等12个县市的常绿阔叶林和福建海岸带的厦门海沧等8个地区的灌草丛调查数据,分别作其壳斗科树种间和灌木属间的关联分析,所分划的地区组合都和相应采用地区间该树种重要值或灌木地理成分两相似性指数所作的地区聚类分析结果相类似,也和福建植被区划的地区划分基本吻合,表明关联分析法对植被区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本区室内蜚蠊种类分布情况,建立本底资料,提供科研和防制依据,笔者于1981至1983年,在浦城、崇安、建瓯、邵武、南平进行家栖蜚蠊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一、调查方法1、选点:五个县、市均选不同方位的城区街道和不同海拔高度的农村(大队)为调查点。  相似文献   

10.
江苏洪泽地区是动物颚口线虫病严重流行区。此地的鱼类、两棲类、爬行类和鸟类等动物,自然感染该线虫甚为普遍。病原虫种经动物感染实验,巳证实有二种。家猫是流行区棘颚口线虫病主要疫源动物。对感染途径作了简要讨论并提出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地区的兽类历来很少进行过了解。十九世纪末,才开始由俄国和欧美各国的学者、传教士来此作过一些局部性的采集,但从未进行过有关哺乳动物种类、分布及区系分析的系统调查。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祖国的动物资源和提供与啮齿动物作斗争的生物学资料,我们于1963年5—9月和1976年4—8月两次去鄂尔多斯调查兽类。考察路线曾南北贯穿毛乌素沙  相似文献   

12.
我国脊椎动物寄生吸虫的种类,过去研究报道很多,有杨复曦(1959,1962,1965)在广东进行鸟类寄生吸虫的调查;李敏敏等(1978)、汪溥钦(1980)、林金兰(1981)发表两栖爬行类寄生吸虫的研究报告;唐仲璋等(1941,1962,1964,1979)则较全面研究福建各种脊椎动物寄生吸虫。近年来,我们在福建各县及其他一些地区作动物资源调查时,亦检得一些种类,经初步鉴定有14种,分隶于10科、10亚科、14属,其中有1新属、8新种,3种为我国新纪录,兹报告如后。标本保藏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3.
1959年5月,吉林师范大学生物系师生十余人,在吉林省通化地区辑安县老岭十六道沟作动物资源调查时,曾采得爪鲵 Onychodactylus fischeri(Boulenger)标本,同时对其生态作了初步观察。爪鲵在我国的分布,森为三于1927年“A Hand-list of the Manchurian andEastern Mongolian Vertebrata”一书中,曾记载在吉林省延吉采得 Geomolge fis-cheri Boulenger(1886),但缺具体特征记述。1940年,宫地传三郎及木埸一夫在“关东州及满洲国陆水生物调查书”中,引用了森为三的记录,他们以不肯定的态度认为,由于苏联伯力地区曾有 Geomolge fischeri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高原鸟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过去对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鸟类没人进行过系统调查,仅做过一些零星的标本采集外。为了给国家提供有关保护和利用动物资源方面的资料,我们把几年来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鸟类调查工作做一初步整理,供有关方面参考。本文中的(14)扇尾沙锥,(16)灰斑鸠、(25)细嘴沙百灵、(27)短趾沙百灵、(32)太平鸟、(42)白顶(?)和(48)金翅雀标本为郭玲同志所赠,保存在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标本室;除此之外,是笔者于1976(4—6月)、1977(8—9月)和1982(8月)年参加采集的。在标本采集过程中,还得到伊克昭盟地病站李仲元等同志的大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所调查的云南东部地区在动物区划中虽属于西南区,但东接华中区、南临华南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是个比较重要的地区,可是过去却缺乏必要的调查,是个空白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于79年6—8月,9—12月,80年1—4月在该地区进行了调查采集,获得标本525号。经鉴定为187种和亚种,分隶于15目41科,其中有6种和亚种为云南省新纪录。 本文拟就该地区鸟类的区系组成,不同景观中鸟类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清初曾任福建按察使和布政使,寓闽期间,所作诗文及笔记甚多,本文仅就其笔记《闽小纪》试加分析。 《闽小纪》是周亮工杂记闽人闽事闽物闽俗的笔记,随时记录,一非时写成,至离闽后始编辑成册。周本人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的《赖古堂诗集序》中,曾提到作于福建邵武的《同书》和《字触》,未提及《闽小纪》。现行《闽小纪》(《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本)卷首载汪楫(1626——1689)《〈闽小纪〉序》称:“《闽小纪》一书乃栎园先生莅闽时所集,于其去闽之后十年楫始得受而读之。”汪序作于康熙丙午(1666)季冬。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在参加《福建植物志》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福建及武夷山的竹类植物进行调查,发现若干新种,现记载如下。模式标本存于福建林学院树木标本室。1.南平矮竹 Shibataea nanpinensis Q.F.Zheng et K.F.Huang,sp.nov.新种(图一)  相似文献   

18.
青毛鼠(Rattus bowersii latouchei)是一种亚热带大型山鼠,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一些省份,盗食各种粮食、果实、树皮、嫩叶、香菇、竹笋等,食量大,给山区农、林业带来较大的危害。它也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宿主动物。作者在1977和1978年的10—11月在闽北武夷山区的邵武县和建瓯县进行了青毛鼠的生物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9.
1978年3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动物志线虫分册第一次编写会议,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各有关单位对家畜家禽寄生蠕虫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基本上了解了全国家畜寄生虫相;但野生动物的寄生虫还调查得不够,资料甚为缺乏,很多地区是空白点。而且,野生动物的寄生虫与家畜寄生虫的传布关系,亦未明了。因此在会议结束后,我们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湖南湘湖养殖场和福建一些地区采集鱼类、两栖类以及其他一些脊椎动物,进行检查,检得寄生线虫50种,分隶于25科38属,其中14种是新种,7种是我国新纪录,兹报告如后,为编写我国动物志线虫部分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福建沿海水母类的调查研究(一)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所用材料是1957年至1959年在福建沿海各地采集的,经鑑定结果共有26种,除嘉庚水母、海蜇两种以外,其他均为福建沿海新记录,其中有9种为我国新记录,并发现一个新种订名为多手无光水母(Blackfordia polytentaculata n. sp.).此外,本文将福建过去和现在记载的水母类作个附录,共计55种,为今后海洋调查究研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