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讨提升内隐自尊是否可以减少社会排斥诱发的攻击性,为攻击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拒绝范式进行社会排斥操作并设置社会排斥组与控制组,使用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作为内隐自尊干预方式并设置干预组与控制组,测量被试的搭档评价作为攻击性指标.结果表明: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可有效提升内隐自尊;在内隐自尊提升条件下,社会排斥组与控制组攻击性无显著差异;在内隐自尊控制条件下,社会排斥组攻击性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内隐自尊的提升显著的降低社会排斥诱发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2.
对210名高中生实施了内隐自尊测验,以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攻击问卷调查,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与攻击呈显著的负相关;内隐自尊与攻击的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对外显自尊与攻击的敌意维度之间关系起调节作用;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标准分数差值与攻击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及其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方法:运用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筛选出来的网络成瘾和对照组的非成瘾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网络成瘾和非成瘾大学生都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二者在外显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不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存在低相关;外显自尊与现实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内隐自尊与网络社会支持中友伴支持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主观支持对外显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友伴支持对内隐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分离的前因后果驱动机制,本文对社会支持,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分离,心理健康三者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采用实验法对12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评价性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差值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互为部分中介效应。2.社会支持是情感性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差值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结论: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社会支持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以306名高校贫困生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问卷,考察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的特点,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了高校贫困生自尊和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方式偏好性在性别及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外显自尊与资助方式偏好性呈显著正相关,外显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资助方式偏好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6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表露得分、自尊得分及SCL-90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辅导后,两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P<0.001)。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取6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表露得分、自尊得分及SCL-90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辅导后,两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P〈0.001)。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考察大学生群体中是否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进而探讨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隐自尊效应显著,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互独立;追求成功动机及成就动机总分与外显自尊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外显自尊显著负相关;追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及成就动机总分与内隐自尊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学生自尊水平与学习态度和成绩的相关。方法采用《儿童自尊量表》和《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自陈量表》,对山西省某小学校的2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1.229,P<0.01),在自尊上差异不显著(F=2.514,P>0.05);(2)小学生的自尊水平(T=0.665,P>0.05)、学习态度水平(T=1.041,P>0.05)在性别上的差异均不显著;(3)小学生的自尊与学习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201,P<0.01);(4)小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相关显著(r=0.320,P<0.01);(5)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成绩之间正相关显著(r=0.376,P<0.01);(6)小学生自尊可以解释学习态度的3.3%、学习成绩的9.6%。结论 (1)小学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自尊水平都很高,但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学习态度更端正;(2)男孩、女孩在小学时期自尊水平和学习态度上都没有区别;(3)小学生的自尊与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关系;(4)小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5)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到学习成绩;(6)小学生自尊心是影响学习态度和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87名师范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实验法考察了内隐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师范大学生内隐自尊的性别、年级及经济条件差异均不显著,城乡来源差异显著;师范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指数的性别、经济条件差异显著,年级、城乡差异不显著;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麦西来甫健身操对新疆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心的影响作用及其健身效果。对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38名汉族和40名维族女大学生进行12W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干预,实验前、后身体自尊量表和自信心自陈量表得分的数据进行对比。78名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总)、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自信心很强和自信心正常的百分比比较分析,由实验前的48.72%上升为实验后的74.3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麦西来甫健身操练习,符合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可促进新疆女大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以"仁"为核心范畴的儒学表现了鲜明的与道学相悖的父性人格崇拜的特质.这种人格是自我中心、自主自立、刚健正直、有为进取、言否责成、大气大度的体现仁爱要求的人格.而正是儒家这种以"仁"为核心的父爱人格.构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13.
徐丹侠 《科技信息》2012,(9):184-185
使用体育运动等级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及身体自尊量表对336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比较不同体育运动等级下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尊的特点,并探讨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等级、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体育运动等级水平的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间存在显著差异。(2)较高的体育运动量与女大学生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较低的体育运动量与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  相似文献   

14.
周济首先提出“尊体”一词,并且依此阐发其词学主张,着重于“论词莫先于品”、“意能尊体”和“以词存史”三个角度予以展开,开辟词学研究的新境界。同时也使得词学尊体研究渐入人心,对词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济提出"寄托出入"说,并提出著名的"词亦有史"的观点,同时,周济追求"归诸中正"的雅正美学风格,周济词学思想向儒家文艺思想的回归是很明显的。周济词学思想的儒家色彩既是在清代的时代背景下,推尊词体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对词体的消解。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础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他们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对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需要满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高校"基础课"教师的爱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在高校"基础课"教师所有需要中更为重要,因而促进自我实现需要是激励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内隐社会认知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当前内隐社会认知主要从内隐自尊、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我等方面展开。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得益于间接测量法的发展和完善,当前主要采用启动效应、内隐联想测验、情绪性西蒙任务等方法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空间环境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分别介绍空间微重力、强电离辐射、亚磁场及空间综合因素对生物性状和遗传变异的影响,并对今后空间诱变育种的前景和存在问题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9.
信息作为我们生活交流媒介的一部分,那么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更值得我们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主要从短信网关的引入、短信网关的系统组成、短信网关的系统功能以及应用短信网关服务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计算的发展趋势,结合校园网基础设施特点,研究和分析了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模式,提出一种基于Hyper-V的私有云计算环境模式,并在校园网内实现了该模式的私有云构建,为云计算环境在高校的实现提供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