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利用的系统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区用水指标为基础,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通过SD模型分析了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地区用水的供需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应用实例,对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利用进行模拟仿真,并分析了未来某些时期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状况,其结果对于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分析法,对皖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皖北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差异明显,阜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可持续利用状况较差;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较乐观,水资源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淮北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有相当规模,当前的水资源供需达到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与碳排放的多重限制问题,认为工业园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污水资源化利用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途径。基于工业园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相关研究、实践和政策,结合综合统筹与系统优化原则,提出了以五级处理-五级回用体系为核心的工业园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基于“双碳”战略,提出了耦合污水回用、资源回收、节能增效与多能互补的工业园区水资源高效低碳利用思路,可推动园区节水减污降碳协同优化。提出未来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水资源利用应向“低碳化、区域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方资源型及水质型缺水、南方洪涝灾害和季节性缺水、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空间不匹配等是我国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十年来,尽管我国在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掌握很多关键技术并研发出一些成功的模式,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外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出雨水及表(浅)层岩溶水资源收集-储存-利用、岩溶含水层水资源调蓄与循环利用、中小流域岩溶水资源综合开发与管理、跨流域(区域)尺度岩溶水资源协调开发,以及岩溶大流域水资源梯级调蓄与综合开发等国外岩溶水开发的成功模式。基于上述模式对我国岩溶地区水资源规划、保护、管理和开发所带来的启示,提出借鉴国外跨流域(区域)尺度岩溶水资源协调开发经验,实施水资源跨流域协调开发,有效解决岩溶地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空间不匹配的问题;按照大流域岩溶水资源梯级调蓄与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在西南岩溶区利用梯级分布且具有密切水文联系的岩溶大洼地,实施集防洪与调蓄水资源等多目标的大岩溶流域梯级水资源开发工程,解决南方岩溶区季节性缺水的难题;重视我国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普遍超采造成岩溶含水层被疏干的水环境问题,启动向岩溶含水层回灌补水计划,增强北方岩溶含水层调蓄水资源的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地下水环境;推进极端干旱岩溶区收集-储存-综合利用雨水、表(浅)层岩溶水或坡面流的技术创新,为我国岩溶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熵权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并通过综合得分结果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的主要影响因子有人类活动影响因子、水量因子和水资源脆弱性因子;从年际变化来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整体状态在波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2001、2003和2006年水资源系统状态较低,2014和2015年得分较高,水资源系统状态明显好转;可见,人类活动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生态的保护、基础水利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前提,而且能够有利于积极应对异常气候变化下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上饶地区水资源利用、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压力的关系,以水足迹法和"脱钩、复钩"理论对上饶地区水资源利用、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压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饶地区从2003-2011年,平均水足迹为134.35亿m3,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为主要耗水部门;在水资源消耗量增加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9年间增加了3.36倍;水资源压力远远小于1,水资源自给率值为1.124,说明上饶水资源丰富,属富水区。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的评价结果中多数年份为强"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压力的评价结果中多数呈弱"脱钩"状态,说明上饶市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水资源的消耗,但经济增长是在恰当利用水资源情况下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致使南疆周边冰川大幅退缩,冰川融水增加,南疆水资源因此增加.人类社会的发展带动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幅增加.这打破了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风险愈加突出.根据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特点,考虑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冰川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以及南疆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结合度日模型、定额需水法、彭曼公式、潜水蒸发法和水压力指数法对南疆三地区水资源压力现状及未来潜在变化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南疆三地区的可利用水量呈增加趋势;总需水量变化存在地区差异,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显著增加,和田地区则有所减少;南疆三地区水压力均处于较高水平状态,水压力变化趋势与总需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21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南疆三地区的可利用水量将持续增加;需水量和水压力的变化趋势与历史时期一致.人类取水活动在未来水压力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区域内水资源失衡的时空分异性,以期为南疆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中国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其生态现状却令人担忧,大力保护西部地区水资源和治理水污染已经刻不容缓.在西部地区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于该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首先利用归纳总结法和数据论证法论证了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的积极作用,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总体框架和一般制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概况,分析了该地区现状用水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通过农业节水来完成,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积极实现用水结构的调整,将宝贵的水资源分配到更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构建节水型社会,是地区产业结构重点调整的方向;并就此提出了今后中游地区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环渤海的核心地带。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华北经济规模最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而水资源的短缺却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综合研究评价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唐山市、沧州市、石家庄市和邯郸市属于严重过载级别;廊坊市、衡水市、邢台市属于过载级别;保定市、张家口市属于临界级别;只有承德市和秦皇岛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好,所以综合分析认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压力过大,整个地区水资源过载比例接近70%,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阻碍和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势堪忧。化学需氧量排放、工业用水总量、生活用水总量、农业用水总量、常住人口、城市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城镇化率被确认为造成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压力过大的重要指标。只有发展节水战略,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才能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水资源危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德州市作为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失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德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适合区域发展现状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发掘现阶段德州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水资源在我国生态布局中占有源头性要素的重要位置,从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环境的先天脆弱性,西南边疆森林水资源的减少趋势,以及西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盐渍化加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目前水资源所面临的生态困境,最后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理论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民族地区水资源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管理水资源,通过对邯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一个以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资源信息库为基础,以"决策变量扣除法"所建立的优化模型为核心的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以为邯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动态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时我国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水资源的利用,长久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问题,因其覆盖面甚广、需求量巨大、供应人口众多,黄河下游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黄河下游大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水利部门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但黄河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将简述造成黄河水资源利用窘境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黄河下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岩溶地貌发育,水资源可获取性差,利用难度大造成的。为合理评价喀斯特地区城市水资源安全水平,结合岩溶地区城市水资源利用特点,构建基于需水压力-工程性缺水-承载状态-生态基础-人为响应(PESBR)概念模型的岩溶地区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SPA模型对贵阳市2002~2014年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2~2014年贵阳市水资源安全等级基本为临界安全(2008、2012、2014年除外),等级关联度(H2)波动式上升明显,整体趋于较安全等级。城市生活用水比重、降水季节性差异、水库蓄水率是影响贵阳市水资源安全的重要驱动因子。因此,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优化用水结构,提高产业用水效率,降低人均生活用水量,缩小城市供需水缺口是保障贵阳市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SPA评价模型和PESBR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客观,有助于丰富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是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而气候变化又强烈地影响着水资源系统的变化趋势。利用甘肃省近65年(1951-2015年)降水和气温的年时间序列,通过对甘肃省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及时空特征分析,探讨了甘肃省降水和气温变化对地区水资源的影响,从而为甘肃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短期内气候变化预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甘肃省降水量逐年呈减少趋势,各主要地区降水量分布不均匀,降水波动较大,年均降水量在200~300mm之间,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少;(2)甘肃省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98年发生突变,气温开始明显升高,年均气温在9~10℃之间,气温的升高使得水资源的蒸发量增加,降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分析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以安徽省16个市为例,首先构建CCR-DEA模型分析各市区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情况,利用BCC-DEA模型从规模和纯技术的角度分析区域水资源利用无效的根源,然后采用SE-DEA模型测算出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评价各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利用SE-DEA模型测算水资源利用超效率能够使效率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安徽省在2016年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较高,但各区域间存在较大效率差异.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的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较高,范围为1. 225~1. 866;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六安市的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偏低,范围为0. 741~0. 895.水资源利用无效的区域主要是由于其规模效率低下引起.在空间分布上,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中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贵州特殊的岩溶发育,说明其水资源丰富而又缺水的矛盾,分析贵州地区因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而引起的水污染,并探讨了贵州岩溶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寇宝峰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2):21-22,26
秦安县属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化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以秦安县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为基础,以广泛调查研究为依据,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效益,为今后继续推广雨水集蓄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