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建立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计算模型来引导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根据角膜非球面的生理特征,将手术前角膜表面假设成在2个主径线上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复曲面,在理论上建立屈光不正和角膜切削量的关系,按照规则散光的5种不同分类(研究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混合散光的准分子激光切削数学模型)来计算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时角膜的切削量,达到矫正人眼规则散光的目的,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推导出新的角膜屈光力公式,并以此探讨由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收集710只近视眼(362例)LASIK术前、术后数据,获得本组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增量(ΔSIMK)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的回归方程:ΔD=1.209ΔSIMK-0.265(r=0.979,P=0.000).由角膜屈光率得出:正常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F1=K/[1-(n2-n3)/(n3-n1)];后表面屈光分力F2=K/[1-(n3-n1)/(n2-n3)].结合上述回归方程和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的关系式可以得出近视眼LASIK术后ΔD=1.065ΔF-0.265.结论: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FL=1.135 14KL-0.135 14K;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增量(ΔF)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基本一致;LASIK术后,常规角膜曲率测量仪测出的仅为角膜前表面曲率,不能代表整体的角膜曲率;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小于角膜曲率测量值;该角膜屈光力公式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1例(34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分别于术前、术后首日、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检测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曲率,观察Toric人工晶体轴向位置和转动度数.结果术前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1~0.5,术后3个月时31例患眼裸眼视力0.5;26例患眼裸眼视力≥0.8;32例患眼最佳矫正视力≥0.8.术前角膜散光度值、预期残余散光度值、术后3个月时残余散光均值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51,P0.05).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均值明显低于术前角膜散光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7.264,P0.01);术后残余散光值与预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7,P0.05).术后首日9眼偏离了预定轴位,平均偏差为4.02°±0.65°,其中4眼偏差大于10°.术后3个月时与术后首日相比,人工晶体旋转均值为2.48°±1.96°,其中仅1眼旋转幅度10°,余下的33眼旋转幅度均5°.结论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可有效提升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矫正术前角膜散光,且稳定性较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我院临床应用195例311眼配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情况。矫正近视271眼中,198眼(73.06%)视力达1.0以上,明显高于普通框架眼镜。此外还应用于矫正单眼无晶体眼、屈光参差及美容等,经二年多临床观察,虽然出现过5例角膜点状浸润,经治疗都恢复正常,并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由我局组织市内有关专家对榆林市第二医院完成的"有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议,这也是我市今年首项科技成果。长久以来,眼镜和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已经被认为是矫正大多数屈光不正范围的一个可接受方法。然而,这些只是视觉辅助,无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2012年10~12月期间对281例行内眼手术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和护理的实践过程,旨在探讨临床角膜内皮细胞计检查中的一些方法,以及其在内眼手术前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对患者检查过程中进行护理及心理干预,使用TOPCON SP-3000P型非接触角膜内皮细胞计,通过对281例患者进行检查护理,使其掌握配合的方法,并顺利通过检查。该检查结果为临床合理安排手术方式、治疗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有效的护理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内眼手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发生。结论:为了避免内眼手术后出现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引起的并发症,在术前对所有需要做内眼手术的患者进行了角膜内皮细胞检查,通过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形态、密度(细胞数量)及计算分析,判断手术和治疗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增加了眼科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为医生术式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LASIK手术是目前普遍、最被认可的、安全、有效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总结我院5年来,近2000例手术患者,及国内外报道,对于LASIK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850例1692眼行LASIK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月.结果:并发症有角膜层间异物残留、眩光、屈光度欠矫或过矫、屈光回退、角膜瓣形成不全、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感染、眼底病变、角膜皱褶等.结论:LASI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但有一定的并发症,需提高手术技巧和完善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9.
观察两种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状态及并发症情况。前瞻性随机选取硅油并发性白内障患者28例28眼作为研究组,同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8例28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内皮细胞损失率(ECL)、术前IOL-Master测得人工晶体植入后的预估屈光度数(EDR)与术后3个月电脑验光所测实际等效球镜度数(SE)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内皮细胞损失率为9.37±1.80%,与对照组(10.91±1.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5,P=0.075)。研究组术前EDR为-0.61±0.73D,术后3个月ESD为-0.60±0.84D;对照组分别为-0.50±0.90D、-0.60±1.02D,两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319, P=0.75;Z=-0.558,P=0.58)。研究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11.8%)高于对照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9, P=0.049)。所有患者均无持续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与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无明显差别。使用IOL-Master测量人工晶体度数对于硅油填充眼是准确并适用的。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治疗由眼表疾病所致的角膜缘干细胞缺陷,观察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12例31眼眼表疾病引起的角膜浅层血管翳性混浊和结膜源性组织侵入,术后随访1-15个月。结果 12例中,10例(1眼)上皮愈合稳定,角膜恢复透明或半透明,无结膜源性组织及浅层血管侵入;8例(9眼)视力明显提高(2行以上)。结论 自体角膜上皮移植可为病变的角缘膜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是治疗眼表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影响视力因素。方法:对405例45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一月 ,<0.5者130眼(28.8%),0.5~0.9者184眼(40.7 %),≥1.0者138眼(30.5%)。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为 :术后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及失代偿、后囊混浊、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偏位、术后屈光不正及术前、术后合并眼病。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 ,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减少术后屈光不正可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眼压和眼压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71例行LASIK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眼别、年龄、裸眼视力、术前眼压、近视度、散光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对LASIK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LASIK术后眼压与性别、术前眼压、角膜切削厚度、裸眼视力和近视度呈显著性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发现前4项与其显著相关,其中术前眼压是最重要的相关因子。而单因素分析发现LASIK手术前后眼压差与性别、角膜切削厚度、术前视力、近视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呈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则仅前2项和中央角膜厚度与其显著相关,其中角膜切削厚度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术前眼压,而不是中央角膜厚度是预测LASIK术后眼压最重要的因素。而性别和角膜切削厚度是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减少复发率。方法: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在局麻及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按常规方法行翼状胬肉切除后将患者术眼角膜上缘干细胞移植至病变之角巩缘,即翼状胬肉附着处,为病变区角膜、结膜及巩膜组织提供正常的上皮干细胞,使角膜恢复透明性。结果:我们对50例(61只眼)初发性及复发性翼状胬肉,均为住院病人,采用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通过术后10日内连续观察,一月内每周随诊一次,之后定期复查,发现该手术不但能为病变区角膜提供健康的上皮干细胞来源,而且还可为病变区的结膜和巩膜组织提供正常的上皮干细胞,从而有效地阻止异常结膜源性组织增生,防止翼状胬肉复发,达到治疗的目的。术后随诊6个月,48例(59只眼)患者术后干细胞移植片愈合稳定,翼状胬肉无复发,治愈率达96.72%。仅2例(2只眼)术后复发,复发率为3.28%,大大低于传统的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的复发率(30%~5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asik手术对角膜知觉敏感度的影响.方法:应用法国luneau公司的角膜知觉敏感度测量计对40例(80眼)lasik手术患者检查,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角膜中央知觉敏感度的变化情况.结论:lasik手术可引起角膜知觉敏感度的下降,至术后6个月可恢复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使用波长2.1μm的Ho:YAG激光对兔眼周边部角膜行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TK)。采用不同激光能量和脉冲数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光镜以及扫描、透射电镜,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兔角膜的生物学反应特征,证实LTK为安全、有效的术式,以能量密度78J/cm^2、2个脉冲、10Hz频率,则光凝角膜深度可达角膜厚度77%。  相似文献   

16.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疾病,轻者影响美容,引起眼部刺激症状;而累及瞳孔区角膜的翼状胬肉可造成严重视力障碍[1]。传统术式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可高达20%~30%。本文根据角膜缘干细胞理论,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头部进入角膜内大于3mm的翼状胬肉患者9例11眼,男6例8眼,女3例3眼,年龄32~75岁。原发者8例10眼,复发者1例1眼。静止期胬肉9眼,活动期胬肉2眼。翼状胬肉均起自鼻侧球结膜。 (2)手术方法:用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眼表疾病新方法。方法: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42例(48眼)眼表疾病患者,随访0.6~2a,回顾性评价疗效。结果:术眼移植片成活好,无新生血管长入,48眼均无复发,视力增进,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可靠,无排斥反应,是目前治疗和预防眼表疾病复发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青少年干眼对屈光不正矫正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干眼症合并屈光不正青少年患者,患者年龄7~18岁。对青少年患者进行散瞳检查,将屈光不正合并干眼患者以及单纯屈光不正患者分为干眼组和正常组。分别对该两组患者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泪膜破裂时间(TBUT)检查,对屈光不正的患儿进行屈光矫正后随访半年,观察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变化。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户外活动时间、视频终端使用时间,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挑食情况2组比较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经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复查主观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干眼组经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复查的TBUT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和干眼组经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复查的角膜荧光染色(FL)无显著差异(P>0.05);干眼组及正常组在治疗6个月后视力波动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少年屈光不正与干眼症密切相关,屈光不正不影响泪液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角膜屈光手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引起了眼科界的重视。该文主要介绍此手术的手术过程、手术效果、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并对此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20.
蒋洪帆 《甘肃科技》2005,21(6):152-152,151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冶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十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16例患者18眼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月~1年。结果:16例患者18眼未发现翼状胬肉复发及结膜组织异常增生。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冶疗翼状胬肉疗效确切。可做为门诊冶疗翼状胬肉理想的手术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