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调查采集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河北省蚧虫种类、分布和寄主等做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蚧虫共计9科54属116种,包括盾蚧科20属56种、蜡蚧科10属22种、粉蚧科12属19种、毡蚧科5属7种、绵蚧科2属4种、绛蚧科2属4种、松干蚧科1属2种、链蚧科1属1种、仁蚧科1属1种.区系分析表明:河北省的116种蚧虫中,广布种占优势地位,共41种;28种为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21种分布于3或4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古北区分布20种;全北区3种.这些结果说明河北省蚧虫具有以广布种为主、东洋区和古北区的共有种占优势地位的区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强中兰 《甘肃科技》2005,21(11):246-248
蚧壳虫是一类危害严重而难以防治的害虫.本文系统介绍了兰州市园林花卉蚧壳虫的发生危害状况以及蚧壳虫的种类、在兰州市的分布、寄主、形态识别、生活史和防治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园林花卉从业人员在蚧壳虫的识别与防治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记述了采自皖南竹链蚧属蚧虫一新种Bambusaspis huichow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4.
<正> 松蚧属Matsucoccus是为害松树枝干、针叶一类的害虫,我国已见报道为害枝干的蚧虫有5种,即日本松干蚧M.matsumurae Kuwana、马尾松干蚧M.massonianae Young et Wu、海松干蚧M.koraiensis Young et Wu、云南松干蚧M.yunnanensis Ferris和樟子松干蚧M.dahuriensis Hu et Hu,其中以日本松干蚧分布最广,为害最甚,在我国沿海的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的50个县市已成片发生。该虫在江、浙一带主要为害马尾松;在辽宁、山东主要为害汕松及赤松,还能为害千头赤松、垂枝赤松、台湾松及黑松。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同的林业工作者已对该虫进行研究,并用多种手段进行了试验性防治,获到了一定效果。 日本松干蚧的传播途径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市行道树国槐上的蚧虫主要种类为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kuwanai),通过研究其天敌有两种,分别为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ae)和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对这两种天敌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及与蚧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蚧虫是昆虫纲、同翅目、蚧总科昆虫的通称,又称介壳虫。在昆虫世界里,蚧虫家族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具有的许多独到之处,可谓奇特!首先说蚧虫的生活习性奇特,许多蚧虫一生中只有1龄若虫有足可活动,这在蚧虫的生活史中,是唯一能主动扩散的时期。2龄后便终生固定在一处,靠刺吸植物汁液为生。即使是2龄后仍可活动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溪县蚧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植物的主要蚧类害虫有30种,隶属5科18属,其中绵蚧科2属3种;粉蚧科2属2种;毡蚧科1属1种;蜡蚧科3属5种;盾蚧科8亚科10属19种。主要为害苏铁、白兰花等36种植物。其中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的是苏铁上的咖啡盔蚧、酱褐圆蚧;天竺桂(浙江樟)上的龟蜡蚧;白兰花上的考氏白盾蚧和芒果上的云南白轮蚧等8种。蚧虫寄生性天敌以膜翅目小蜂总科为主,其中蚜小蜂和跳小蜂种群数量最多;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类、日本方头甲和捕食性蓟马。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内培养观察,研究核桃皑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暗褐网柄牛肝菌形成的菌腔虫瘿的形态结构.调查发现:在西双版纳地区,核桃皑粉蚧在凤凰木、含羞草、银合欢和粉叶金花等4种植物的根表面与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菌丝形成菌腔虫瘿;菌腔虫瘿在植物根部单生、簇生或串生,呈圆形或椭圆形,初期黄褐色,中后期变为黑褐色至黑色;核桃皑粉蚧的繁殖能力强,无孤雌生殖现象.产卵雌虫虫态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成虫;雄虫虫态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蛹和成虫.雌虫寿命约为雄虫的2倍,不产卵雌虫寿命通常长于产卵雌虫.菌腔虫瘿的腔壁完全由牛肝菌菌丝构成,核桃皑粉蚧以菌腔为栖息场所,以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9.
对一些在城市环境评价和监测中可作为指示生物的蚧虫的天敌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降低了天敌昆虫对蚧虫的控制力,是导致蚧虫在污染环境中种群密度猛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日本松干蚧捕食天敌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松干蚧显露若虫、雌成虫和卵囊发生期,树枝上捕食天敌是数量是树干上捕食天敌 1.18倍。在1龄若虫发生期,树干上天敌的数量是树上的1.10倍。树上同时有日本松干蚧和松大蚜发生时,蚧虫天敌增加了2.98倍,主要是捕食蚧虫的贤惠义增多了。异色标虫是两种昆虫的主要捕食者,但较多造反蚜虫刻瓢虫、蒙古光瓢虫、华鹿瓢虫主要捕食蚧虫,崦隐斑瓢虫主要捕食蚜主。  相似文献   

11.
2010—2012年对福建省番石榴园的介壳虫及其天敌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番石榴的介壳虫有8种,隶属4科7属。其中橘臀纹粉蚧发生较重,堆蜡粉蚧、银毛吹绵蚧、咖啡黑盔蚧次之;其余4种零星为害。番石榴园中蚧类天敌资源丰富,以瓢虫、草蛉为主;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对番石榴蚧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蚧虫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祊德 《武夷科学》2001,17(1):82-86
中国蚧虫研究史可以分为早、中、晚 3期 ,各期的时间间隔依次为 184 8- 1935 - 1973-现在。 184 8年为法国 Chavannes氏订定中国特产、也是第一个蚧虫 (白蜡虫 )为拉丁学名的年份 ;1935年出版了胡经甫教授的巨著《中国昆虫名录》的蚧科 (现称为蚧总科 ) ;至于 1973年 3月则为中国动植物志编委会在广东召开成立大会的时间 ,从此以后 ,一反早、中期由外人控制我国蚧虫研究的现象 ,开始新中国三志 (动物、植物、微生物 )由国人主持调查、研究、编写的新局面。蚧虫志和其它志的编写进度一样 ,在近期的 2 8年 ,已做出了显著成绩。据最近统计 ,剔除同种异名 ,我国近期已记录蚧虫有 14科 30 2属 115 5种 (其中大陆 85 2种 ,台湾 30 3种 )。考早期记录为 11个科 12 0属 32 0种 (其中大陆 15 2种 ,台湾 16 8种 ) ;中期记录为 12科 195属 6 0 9种 (其中大陆317种 ,台湾 2 92种 )。由此全国已记录蚧虫种数超过了早期的近 3倍 ,也超过了中期的近 1倍 ,而且在早、中期时台湾的种数均超过或接近大陆 ,而近期则大大改观 ,大陆已知种几超过台湾 2倍。但以大陆之大于台湾5 0倍 ,如细加考察 ,其种数尚可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3.
栗绛蚧 Kemes roboris(Fourcroy)谷称板栗球坚蚧 ,呈间歇性暴发成灾 ,它以若蚧和雌成蚧群集固定在 1~ 2年生板栗枝条上刺吸汁液为害 ,致使枝干枯死、树势衰退、板栗减产甚至绝收 ,是板栗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栗绛蚧防治药剂、主要天敌种类、发生期、控制作用等进行调查观察试验研究。1.防治栗绛蚧药剂试验 :用 10 %吡虫啉 WP、4 0 %速扑杀 EC、4 0 %氧化乐果 EC、2 0 %快杀灵 EC10 0 0、2 0 0 0、30 0 0倍喷雾防治初孵若蚧效果均达 10 0 % ,防治越冬若蚧效果分别为 92 .2 2~ 90 .5 % ,93.8~ 89.7%、86 .9~ 71.6 %、4 1~ 2 7% .2 .主要天敌种类及控制作用 :在捕食性天敌中 ,黑缘红瓢虫为优势种群 ,对栗绛蚧捕食率为 2 2 .2~ 30 %。寄生性天敌中以寄生蜂类占优势 ,其中以中国花角跳小蜂、胶虫红眼啮小蜂、白腊虫花翅跳小蜂、跳小蜂为优势种群。据采集雄绛蚧茧蛹 12 5 8头、雌绛蚧 10 34头培养观察结果 ,平均雄蚧寄生率为 2 1.6 2 % ,雌蚧寄生率为 9.97%。3.寄生蜂发生期与寄主雄成蚧羽化期及雌成蚧卵孵化期的观察 :雄绛蚧羽化期为 3月 2 5日至 4月 11日 ,高峰期为 3月 30日至 4月 7日。寄生雄蚧两种跳小蜂的羽化期为 3月 15日至 4月 11日 ,高峰期为 3月30日至 4月 7日 ,与寄主雄成蚧羽化高峰非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临沧市橡胶树蚧壳虫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蚧壳虫为害橡胶树的报道,我省最早于1993年黄雅志等人报道了1989年发生在大渡岗蚧壳虫为害橡胶树的情况,为害面积7.5亩;1996年和1998年我市耿马县及西双版纳黎明农场报道了蚧壳虫为害橡胶树,多集中于中、幼龄胶树;2002年橡胶蚧壳虫在西双版纳大面积发生,仍以为害中、幼龄胶树为主,面积约1万亩;2003年以为害开割胶树为主,面积约5万亩、2004达到61万亩,为害呈几何级数增长,其为害远远超过现在其它病虫害。  相似文献   

15.
国槐蚧虫种类鉴定、危害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行道树国槐(Sophora japonica)上的蚧虫进行调查和观察,确定其主要种类为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kuwanai).并对其生活史、生活习性、天敌、危害程度和防治进行了研究.枣球蜡蚧和槐花球蚧在国槐上混合发生,且枣球蜡蚧多于槐花球蚧,比例为9/1.其天敌有两种: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ae)和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用喷雾、注干和浇根三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筛选出防治国槐蚧虫的最佳施药方法和最佳打药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求有效防治小陇山林区中华松针蚧的方法,降低林间虫口存留密度,通过3a的调查研究,在掌握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受害油松所处的地理条件,采用两种不同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试验,即苦参碱烟剂熏杀和噻虫啉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经两次用药量8.5kg/hm2苦参碱烟剂防治,1个月后对中华松针蚧的防治效果达到80.74%;经两次2%的噻虫啉悬浮剂1:2500倍液喷雾防治,15d后对中华松针蚧的防治效果达到89.15%。由此可见,在对该虫防治适期准确把握的前提下,应用苦参碱烟剂和噻虫啉悬浮剂均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花卉蚧壳虫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嵚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3):262-262,270
简述了蚧虫的种类与特性,简要介绍了花卉上一些常见蚧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严格检疫措施,加强管理措施,化学防治措施,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摸清厚朴藤壶蚧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并寻找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采用标准株观察法和室内饲养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主要天敌的控害效果.采用标准地法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藤壶蚧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藤壶蚧在恩施1 a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主要天敌昆虫为寄生蜂类,该类寄生性天敌对藤壶蚧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藤壶蚧的发生量与林分构成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厚朴与其它林木混交栽培的有虫株率远低于纯林、林作套种和林药套种等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红点唇瓢虫的世伐生活史,在贵阳该瓢虫生年发生三代,世代高度重叠,以成虫越冬。笔者观察了各代雌虫产卵情况,其中以一代产卵量最大,平均每头雌虫可产卵232.8粒,产卵期最长,平均可达78.5天,该虫食性较广,可捕食17种盾蚧和少量蜡蚧的幼蚧。  相似文献   

20.
黑缘红瓢虫是油茶煤病诱病媒介——绵介壳虫的强大天敌,对果木上的桃球蚧、朝鲜球蚧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能捕食板粟球蚧和沙里院蚧等害虫。由于寄主的长期适应结果,发展成幼虫食性甚为专化,依赖刺绵蚧卵块生存,导致天敌发生高峰总是落在害虫娼獗后期,当对象昆虫被扑灭以后,天敌昆虫亦随之自灭,靠自发天敌来消除害虫,局限性很大。因此,探讨人工饲育瓢虫,研究人工组合饲料,或筛选容易培养的天然代饲料,才能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根据生产上需要繁殖瓢虫,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近来来,我们在毛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