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忠英 《科学通报》1979,24(2):82-82
伦坡拉盆地位于藏北高原的南部,介于唐古拉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这里新生代地层十分发育,第三系厚达3,000米以上,系一套内陆湖盆相沉积。最近,作者在研究伦坡拉盆地第三系真菌孢子的同时,在牛堡组上段发现一种很有意义的小盾座亚科(Microthyreae)具口孔的子囊果化石。这种类型的小盾座亚科化石在中国还是首次记录,值得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2.
宁夏六盘山盆地三叠系新知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胜徽 《科学通报》1998,43(4):425-431
在宁夏六盘山盆地数条露头剖面原划归侏罗系延安组的含煤地层中新发现了晚三叠世孢粉、植物和双壳类化石 ,证明这一含煤地层中下段的地质时代应归晚三叠世 ,暂定为延长组 ,上部仍归延安组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包头地区萨拉乌苏组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聂宗笙 《科学通报》1988,33(21):1645-1645
包头地区位于河套盆地,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由于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强烈活动,在东河区山前台地上,第四系出露地表,主要为河湖相和冲洪积相沉积。近两年来,在河湖相地层中采集到萨拉乌苏组重要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14)C年代测定、孢粉及微体的分析鉴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该地层可与萨拉乌苏组对比,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4.
藏北班戈县论波日地点丁青组上部所含的犀科肱骨远端是在伦坡拉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发现的第一件哺乳动物化石.论波日肱骨标本远端滑车内髁自内向外逐渐收缩,内髁内侧边缘不突起,内上髁发达,强烈向后伸展,与内髁关节面之间以沟相隔,符合犀科的特点.内髁下宽上窄,内侧副韧带窝相当浅,内侧韧带结节非常微弱,内髁上缘的内侧部分与其上的骨面平滑过渡,没有明显的界线,与近无角犀(Plesiac eratherium)一致.对比结果显示,论波日标本在大小和形态上最接近于山东临朐山旺动物群中的P.gracile,从而判断其时代为早中新世晚期(山旺期),年龄约18~16Ma.伦坡拉盆地犀科化石的发现,表明丁青组上部已进入新近纪,恢复的古生态环境经早中新世的古气温校正后指示当时其地的古海拔高度接近3000m.  相似文献   

5.
龙利群  方小敏  苗运法  白艳  王永莉 《科学通报》2011,56(15):1221-1231
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西宁盆地沉积了年代序列跨度非常长的连续的新生代地层. 这些地层序列记录了有关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其相关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 本研究获得了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较高分辨率的正构烷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孢粉记录. 整合正构烷烃和古孢粉记录揭示: 在50.2~28.2 Ma 之间, 西宁盆地经历了长期的降温过程, 明显的生态事件发生在 37.5~32.7 Ma 之间. 自此盆地中的植被呈现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变化: 较低海拔处生长旱生灌草类植物, 中海拔地带生长亚热带阔叶树, 高海拔带生长针叶林. 这些植被和气候的变化有可能是对始新世早期气候最适宜期之后长期的全球降温事件和早新生代北部青藏高原周围山地隆升事件的共同响应.  相似文献   

6.
朱怀诚 《科学通报》1997,42(3):301-303
塔里木盆地西南皮山、和田一带有一套巨厚的陆相地层,关于这套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确定,长期以来争论很大.早年被称为叶尔羌系,依据所产植物化石将其划归上二叠统到中、下侏罗统.1962年,斯行健等将叶尔羌系易名为叶尔羌群,并将涵义限制于这套地层上部的侏罗纪含煤地层.其下部原归上三叠统的部分因发现晚二叠世动、植物化石,遂改属上二叠统,后被另名为杜瓦组(新疆石油管理局编表组,1977).因此,本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缺失三叠系.1988年,刘淑文研究了李永安等在皮山县杜瓦地区采得的一批叶肢介化石,再次认为三叠系在这一地区存在,侯静鹏研究了该地区的晚二叠世孢粉.但这一地区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接触关系以及杜瓦组的确切时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依据对皮山杜瓦地区杜瓦组19块样品分析出的孢粉所进行的研究,首次发现了该区早三叠世最早期地层的存在,论证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在该区为连续过渡.  相似文献   

7.
广西西南上始新统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铭 《科学通报》1993,38(19):1783-1783
据王崇友记述,上始新统在广西大部地区以洞均组和那读组为代表,标准剖面位于百色盆地那读一带。位于广西西南宁明、昌墩和上思一带的第三系沉积,所含孢粉指示上始新统特征,其岩性与百色盆地那读组也可相对比,因此,二者层位大致相当。本文报道由上述三个地区剖面得出的孢粉结果及其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东生  郑洪汉 《科学通报》1965,10(2):175-175
第二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和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于1964年10月30日到11月4日在西安联合举行。大会收到论文108篇,论文摘要57篇,会上宣读了78篇,并分别在第四纪地层、黄土、冰川及冰绿、地貌及新构造、一般第四纪地质等5个组内进行了讨论。第四纪地层组的论文反映了孢粉学和微古生物学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进行孢粉研究的地区和对象都有了扩大,对我国第四纪开始以来气候波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如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希夏邦马峰附近高山地区出现有代表温暖气候的阔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重磁场与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9年在南黄海东部(122°~125°E)进行的地球物理调查研究结果, 南黄海显示为三隆 (起)两盆(地)的构造格局, 重磁异常与构造吻合得较好. 在盆地区, 重力、磁力均以低而平缓的异常为主, 在隆起区, 重力异常显示为高正异常, 而磁力异常则显示为正负变化异常. 地震地层资料表明南黄海中部隆起为新生代隆起区, 小于1 km厚的Q+N地层之下即为古生代地层, 缺失下第三系. 勿南沙隆起与苏南隆起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表明它们实为一个地质单元. 南黄海北部盆地是一个在晚白垩世发育形成, 并以新生代沉积为主的新生代盆地. 而南部盆地则是苏北盆地向海区的延伸, 是一个以新生代为主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由于郯庐断裂带的巨大左行平移运动, 使得断裂带东盘产生大规模的北移运动, 形成一个巨大的南北向拉张应力场, 使得地壳拉张、旋转倾斜, 并在地壳上部形成拉张盆地.  相似文献   

10.
拉萨地块下二叠统拉嘎组是一套与冈瓦纳地区晚古生代大规模冰川作用有直接联系的沉积地层,作者在西藏申扎地区的拉嘎组中分析出孢粉化石,说明早二叠世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的出现与冈瓦纳大陆冰川消退事件有密切联系.该套孢粉组合中蕨类植物孢子含量远低于裸子植物花粉含量,双囊具肋花粉和单囊花粉含量最高,Hamiapollenites与Striatoabieites两属地位尤为突出;组合中蕨类植物孢子含量虽低但分异度较高,单气囊花粉Cordaitina所占比例较大,双囊具肋花粉Hamiapollenites,Striatoabieites,Protohaploxypinus的种数很多,可建立Hamiapollenites-Striatoabieites组合.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少数"冈瓦纳型"分子Parasaccites obscurus,P.cf.radiplicatus,Plicatipollenites indicus的存在外,其余含量极高的分子则可与新疆北部早二叠世孢粉组合相对比,说明早二叠世冈瓦纳和亚安加拉共有某些植物类群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这类孢粉组合在早二叠世冰海相沉积物中的出现表明,拉萨、南羌塘等地块由冈瓦纳北缘向华夏区转换的过程中,微植群发生的混生可能比古动物群响应的更早,至少在早二叠世的冰期末或冰期结束后就已经发生了.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与古气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淑贞 《科学通报》1980,25(5):220-220
上海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在地质构造上处于苏北凹陷边缘。自第四纪以来为一沉降区,沉积了150—400米厚的疏松沉积层。本文以九个典型深孔所提供的孢粉微体古生物及岩性岩相等资料为基础,分析整理了二百多个深孔和三百个浅孔的岩性岩相资料,对本区的第四纪沉积过程和地层划分、古气候和海浸海退等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红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海洋地质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开发  张玉兰  王永元 《科学通报》1975,20(11):518-518
孢粉分析已在地质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石油勘探中,为研究地层学而进行的孢粉分析,发展更为迅速。海洋孢粉学是孢粉学中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不仅可为海洋地质勘探提供地层时代、地层对比、恢复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而且也为海洋沉积的物质来源、海面变化、陆缘侵蚀强弱提供一定的依据。近年来,石油勘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神农架大九湖地区的地表和地层孢粉样本为例,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对转换函数中孢粉因子对温度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孢粉因子的选取方法,并与其他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孢粉样本中乔本高等植物的孢粉含量较大,但对气候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对气候环境的演变、特别是气候突变的响应较迟缓.而低等植物草本(蕨类)孢粉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对气候环境的突变响应迅速,能够较显著地同步记录气候变化过程中的极端事件.不同区域的孢粉样本所反映出的气候敏感性,在转换函数中的最优组合是不同的.逐步回归方法可以获得最大复相关系数和选出对气候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孢粉因子及其组合,仍是建立孢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建红 《科学之友》2010,(7):136-137
关家堡地区滩海油田主要含油层位是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由于本区处于沉积盆地边缘,地层厚度变化大,不整合发育,地层划分对比难度大。根据滩海油田钻遇岩层的颜色、测井曲线、沉积旋回和所含的生物特征综合研究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统一了地层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秦勇 《科学通报》1995,40(3):247-247
腾冲盆地为一火山堰塞型含泥炭褐煤山间盆地,面积约35km~2.盆地充填史可上逆至1000ka B.P,最大沉积厚度250余米,其中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地层连续沉积.本文从煤岩学、煤化学及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角度,论证了该盆地晚更新世软褐煤的存在,进而探讨了其形成的地质机理.晚更新世褐煤的发现,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关家堡地区滩海油田主要含油层位是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由于本区处于沉积盆地边缘,地层厚度变化大,不整合发育,地层划分对比难度大.根据滩海油田钻遇岩层的颜色、测井曲线、沉积旋回和所含的生物特征综合研究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统一了地层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繁昌和宁芜火山盆地是长江中下游中段的两个重要的中生代火山盆地, 其中最晚期喷发的分别是蝌蚪山组双峰式火山岩和娘娘山组超钾质火山岩. 选择这两组火山岩为研究对 象, 应用LA-ICPMS锆石微区分析技术进行了精确定年. 结果表明, 火山岩含有大量的岩浆成因锆石, 以高的Th/U比为特征, 蝌蚪山组火山岩21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0.7±1.1) Ma, 娘娘山组火山岩20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0.6±1.1) Ma, 代表了火山岩的结晶年龄. 与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岩的高质量年龄数据对比表明, 金牛盆地、庐枞盆地、繁昌盆地和宁芜盆地的最晚期火山活动几乎都是在128~130 Ma结束, 庐枞和宁芜盆地早期火山岩的喷发年龄和晚期火山活动没有明显的时间间隔, 表明这两个盆地火山活动的持续时间较短, 暗示了130 Ma前后本地区处于拉张的峰期. 综合分析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山晚期岩浆岩的年代学格架与本地区由挤压转为拉张, 加厚的岩石圈下部发生重力拆沉、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壳幔相互作用等动力学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桑干河中下游流域更新世介形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宝仁 《科学通报》1980,25(6):277-277
1977年6月,笔者在河北省桑干河中游泥河湾盆地,下游怀来盆地,从泥河湾组及以上的地层中,采到许多介形类化石,经鉴定,计有13属,26种,其中10个新种,分属于Cyprididae,Candonidae,Ilyocyprididae,Limnocytheridae和Cytherideidae等科。产介形类化石的地层剖面,在泥河湾盆地9个,怀来盆地3个。  相似文献   

19.
泥河湾组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金陵 《科学通报》1980,25(4):177-177
我国地质学界根据1948年国际地质会议建议把泥河湾组归入早更新世,作为我国华北地区这一时期的标准地层。近年来,随着第四纪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泥河湾的时代又提出了一些异议。而大部分地质工作者仍把它作为早更新世的标准地层来对比。本文仅就泥河湾组的孢粉分析结果,对该组的地质时代及其古气候的变化提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杨伟平 《科学通报》1998,43(18):1997-2000
中国云南西部(滇西)三江地区是地史时期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相交接的古缝合线地区之一。在滇西腾冲地区及保山地区所谓的冰碛物地层内,相继处理出冈瓦纳型孢粉,并将它们对比为澳大利亚早二叠世的孢粉Stage2或Pseudoreticulatispora confluens带的一部分。滇西腾冲,保山所发现的孢粉新资料进一步证实和补充了Kemp关于Stage2广泛地理分布的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