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阜新垃圾填埋场为例,运用极限平衡理论条分法对填埋体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最佳边坡坡度,并运用专门模拟填埋体堆载过程的FLAC3D程序对所求的最佳边坡坡度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填埋体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其最佳边坡坡度为1:2. 相似文献
2.
阚术铖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181-185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仍将以填埋为主,而填埋气体的产气量对选址及其利用途径的可能性起着重要作用。以临猗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为例,应用预测模型对临猗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气量进行了计算,以期为下一步填埋气体回收与利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填埋气体既是一种大气污染源,可能引起填埋场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该气体中含有高浓度的甲烷气体,它又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本文就小型填埋场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利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MSW卫生填埋处理的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MSW的传统处理方法非但不能实现能源和资源的回收利用,而且本身也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水体以及土壤污染,分析了国内外MSW堆放、填埋等代表性工艺中存在的高浓度有机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填埋气的回收利用等问题,并就我国MSW填埋场的良性运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6.
简要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对几种处置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重点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卫生填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填埋气体和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比较了几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即物理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组合工艺处理系统,并总结和展望了相关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阳生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11(1):32-38
传统的生活垃圾填埋场阻止水分进入场内,封场后的填埋场变成了一个“垃圾的干墓穴”,越来越低的湿含量降低了场内微生物的降解活动,延长了填埋场的维护期,增加了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长期潜在的可能性,对填埋场的底部防渗系统提出了很高要求.传统的“干坟墓式”填埋场改进为生物反应器型填埋场,已经将被动的垃圾降解过程改进为由人类主动控制的加速降解过程.但是,生物填埋场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干墓式填埋场限制垃圾渗滤液产生的设计理念.结合垃圾填埋发展的趋势,作推荐了一种新的“湿式”填埋模式,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垃圾状况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我国相继建设了不少大型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主要的方式,但由于填埋气体产量的显著增加,填埋气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对周围大气质量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引发爆炸等环境影响。因此,对填埋气体的控制及利用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的开采为例,说明填埋场开采的整个流程.通过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确定开采方法、技术及程序,采用分层开采、反铲挖掘方式,通过挖掘-卸料-返回-筛分等步骤得到筛分细料,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需对环境安全影响进行评价.认为填埋场开采可有效缓解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而带来的垃圾处置所需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防渗屏障和上海老港填埋场的膨润土砂水泥(塑性混凝土)防渗屏障对Cu~(2+)的阻滞效果,并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Cu~(2+)在防渗屏障中的有效扩散系数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和屏障厚度的增加,水泥土屏障对金属离子的阻滞效果会逐步提升;Cu~(2+)在水泥土中的有效扩散系数(1×10~(-7)~2.5×10~(-7) cm~2·s~(-1))是在土中的有效扩散系数(9.53×10~(-6)~1.14×10~(-5) cm~2·s~(-1))的1/35~1/100;上海老港填埋场中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屏障对Cu~(2+)有较好的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和物化方法 ,不是难以达标就是运行费用高。作者引进日本新技术 :木屑 -微生物系统对渗滤液处理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处理系统由 3个好氧消化槽和 1个反应槽构成 ,将按一定粒度大小比例组合的经处理的木质碎粒投放于消化槽和反应槽中 ,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消化槽中经反复的好氧厌氧分解 ,达到去处的目的。试验通过改变进水速率和不同的曝气方式 ,观测生物系统的变化和处理效果的变化 ,以寻求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的工况参数。试验表明 ,该处理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好 ,特别对氨氮的去除较高 ,BOD的去除率达90 %以上 ,基本可达垃圾渗滤液二级到三级排放标准。但BOD的负荷最高一般不应超过 4kg m3·d ,否则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4.
好氧性垃圾填埋场的热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好氧性垃圾填埋场内的高温会产生温度应力,引起不均匀沉降,进而会引起衬垫以及排水、排气管道发生破坏。为了避免这些设施发生破坏,必须对高温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垃圾填埋场在温度作用下的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在温度作用下,中部发生的变形量是最大的,为24.02 mm;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深度与地表变形值之间的关系式为:y=5.32+0.95x;填埋场的应变具有对称性,应变最大值发生在顶端,为8.03×10-4. 相似文献
15.
酸可挥发性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环境相似,因此可以参考沉积物中n(AVS)/n(同步浸提金属,SEM)的测定方法测定填埋层垃圾n(AVS)/n(SEM),发现n(AVS)/n(SEM)<5%.SEM形态分析表明:SEM超出AVS的部分被其他的重金属结合相结合,AVS与Cu,Ni和Zn结合优先于铁氧化物结合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Cd和Pb与AVS结合优先于有机物结合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AVS的存在有利于重金属固定于填埋层中. 相似文献
16.
垃圾生物稳定化预处理中填埋污染潜力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测定生活垃圾填埋前生物稳定化预处理过程的相关指标,探讨生物稳定化处理对削减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的作用.结果表明:经44d两阶段(快速降解阶段+后腐熟阶段)生物稳定化处理后,生活垃圾重量减少约70%(湿重).生活垃圾中易降解有机组分明显减少,生物稳定性强的木质纤维素类约占有机物62%(干重);好氧呼吸速率(AT4)下降80%;填埋物的甲烷年排放估算值下降约80%.生活垃圾浸出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下降达90%以上;总氮(TN)和氨氮(NH4-N)最终质量浓度分别为峰值的60%和20%.说明经生物稳定化预处理后垃圾的填埋污染潜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填埋场压实粘 土衬垫防干裂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加不同砂量的粘土、砂土混合土料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击实试验、三轴渗透试验和体积收缩试验,研究加砂量对渗透第数、体积收缩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粘土中加砂量30%~40%时,混合土料击实后可同时获得透水性和低收缩势,从而可较好地解决填埋场施工过程中压实粘衬垫的干裂问题,当土料防渗、收缩特性在低压实能下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提高压实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垃圾分类回收为背景,基于设施布局现状及运作能力对垃圾收运物流网络进行优化。【方法】建立了以最大化系统总收益为优化目标的“垃圾收运—多级转运”模型,提出了两阶段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采用不同规模的算例对建立的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为验证模型的先进性,对采用“多级转运”及“就近转运”两种不同转运模式进行收益和成本方面的对比分析,并对部分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多级转运”模式在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理需求下,相较于“就近转运”而言,可以提高8.59%至57.44%的系统总收益,更具经济效益。【结论】所得的结果对垃圾收运企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效应研究——以广州市李坑垃圾填埋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区的水质调查与采样分析,基于地下水、地表水等水质标准,尝试确定了适宜于垃圾填埋场区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水质指数法进行了填埋场区水质评价;基于子流域划分、水质超标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结合地质环境研究,确定了填埋场水污染的3种途径;通过背景水点与渗滤液、污染水点的大量、微量与有机微量(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苯系物3类)组分对比分析,依据污染水点和渗滤液超过背景值的程度选择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填埋场地下水环境污染指标体系,为填埋场地下水环境污染来源识别与水污染评价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