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学生语篇翻译的实际障碍入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概念整合理论,探讨障碍产生的原因;并从首序整合、二序整合和三序整合这三个过程入手,分别提出解决语篇翻译障碍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语篇翻译能力,进而揭示概念整合理论对语篇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商务合同英语作为一门专用英语,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在翻译商务合同时,除把握源语、目的语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特征外。还应把握商务合同语言的特殊性及其基本翻译准则,注重这种文体独特的词汇和句法特征。避免解释歧义和产生纠纷,保障各类商务合同顺利有效地执行。  相似文献   

3.
所谓翻译批评,是指根据有关理论和观点对翻译思想、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以提高翻译的整体素质、翻译的整体质量和读对译品的鉴赏能力,是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但如何使翻译批评具有其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因而达到翻译批评的目的,需要相应的理论作指导。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理论可以应用于翻译批评。本拟将语域学理论和翻译批评结合起来,从新的角度来诠释英国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语域学理论,把语域理论的三要素语旨、语场和语式置于语境中进行分析,旨在使翻译批评更理性化、更具客观性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探讨英语商务语篇态度的表达方式及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商务语篇尤其是商务信函语篇在态度上具有显著的礼貌、体谅等特点,其态度意义的显性表达可用于传递商务语篇中积极的或消极的信息与情感,译者应选用相应的表态词汇并结合语法手段,尽可能真实地再现源语语篇中委婉而礼貌的态度意义;而对于商务语篇的态度意义的隐性表达,则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通过挖掘词汇隐喻隐含的态度意义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为了再现原文语言的文体特征,以达到最大近似等效的翻译效果,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翻译方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语言变异和方言等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文学作品《飘》中的不同译文的实例分析,成功地实现了从源语语言与目的语语言语篇之间的相互转化,为语言变异翻译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商务合同英语作为一门专用英语,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在翻译商务合同时,除把握源语、目的语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特征外,还应把握商务合同语言的特殊性及其基本翻译准则,注重这种文体独特的词汇和句法特征,避免解释歧义和产生纠纷,保障各类商务合同顺利有效地执行。  相似文献   

7.
翻译所涉及的两个基本概念,即"源语"和"目的语",或"出发语"和"到达语",就是把翻译隐喻为"旅行"。现实中,人们的出行理想或原则无疑是"安全、快捷、舒适"。借助翻译,目的受众得以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抵达源语的意义或交际意义,也是一种旅行,同样希望安全、便捷、舒适地到达目的地。三个原则反映到公示语翻译及其接受期待中,可表述为"准确、明了、得体"。这一原则体系涵盖了学界所提出的众多原则,又克服了一些原则间互不贯通与相互抵触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语篇翻译是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以语篇为准进行的翻译操作。译者的语篇翻译意识,有助于正确理解原语,找寻更合适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科技英语翻译由于内容的专业性高、表达方式复杂、逻辑性强,给译者造成了很大障碍,很多研究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的文章都是从词汇、语法角度分析源语内容。本文借助语篇分层修辞的理论成果,分析如何从上到下的,从宏观角度入手,实现科技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10.
公示语是宣传城市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苏州,公示语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在公示语的翻译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误差。本研究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对收集的苏州市公示语英译实例进行了分析。苏州市公示语翻译失误主要表现为语用、文化、语言、特定文本等方面。公示语的翻译必须按照忠实、连贯和目的法则。规范的公示语能更好地推广苏州文化,突显苏州应有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商务信函会对商务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商务信函的写作过程中,语篇连接词形式多样,词类繁多,有着突出信函主题和提供商品信息的特殊功能,是构建语篇连贯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将对商务信函中的语篇连接词的功能和翻译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指导商务信函的用词写作和翻译使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英语翻译由于内容的专业性高、表达方式复杂、逻辑性强,给译者造成了很大障碍,很多研究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的文章都是从词汇、语法角度分析源语内容。本文借助语篇分层修辞的理论成果,分析如何从上到下的,从宏观角度入手,实现科技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13.
公示语文本一般分为两类:即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须采用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策略;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宜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交际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群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6):112-113
语言因说话人的不同社会特征、交际双方的关系以及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的不同而形成各种变体,各种变体纵横交错地互相联系着,在复杂的社会中有条不紊地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语言变体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与语言使用(1anguage use)有关,被称为语域(register)。第二类与语言使用者(1anguage user)相关,通常被称为方言(dialect)。本文对这两类语言变体进行了分析并阐明对它们的认识和把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5.
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文化特色体现在生活、思维、言语等各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频繁,语际转化的障碍也逐步缩小,翻译的任务就是学会让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于是翻译的时候要仔细处理这些文化障碍,尊重源文化,带入源文化的特色走近目标文化,促进文化的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6.
盛雪滢 《科技信息》2009,(10):119-120
公示语向来被称作"城市的脸面",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目前在许多城市,公示语逐渐采用双语来表示。然而我国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大大影响了公示语作用的发挥,削弱了城市形象。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根据功能理论,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公示语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投资商,但中国公示语的翻译却令人堪忧。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等值",采用"二元"评价标准,但这样并不能全面概括由于语言、文化上差异而造成的偏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于西方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采用多元翻译标准,为我们解决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陈艳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3,(4):102-103,107
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语篇特征标准适合应用于英语翻译学的教学。语篇特征分析是语篇跨语言建构的重要因素。基于语篇特征分析的翻译学的教学研究具有其理论基础、方法和内容。语言学与翻译学的教学相结合,为翻译过程包括对原文的理解,译者的作用,译文的表达以及对译作的效果评价等,提供解释和分析的依据。从语篇特征的角度把握翻译教学,优化文本分析及翻译的规律,可分析检验语言学在翻译学的教学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政经文体类文章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即异化翻译策略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归化翻译策略。以目的语读者群为中心的翻译方法和忠于源语翻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在汉译政经类文体报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语言环境所产生出来的语篇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视角折射出语类的概念。法律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术语,像其它术语一样只有一定人群才熟悉此类语言的运用。语类的介入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研究法律语言的语篇结构。本文基于这种观点先对语篇,视角,语类分别进行了阐述并表明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接着从法律语言的精确性的特点对语类在法律英语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就一个大语类如审判,分析了其所属的三个语类:判例汇编语类,律师与当事人咨询性语类和认知性审讯语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