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自然》1994,(1)
1.虎(Panthera tigris)食肉目、猫科,是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体长1.8—2.8米,体重200公斤。虎单独生活,只在发情时雌雄虎才凑在一起。我国的虎有四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后两者仅见于云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饲养方法对槐绿虎天牛的人工饲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料可以实现对槐绿虎天牛的继代饲养,还可将幼虫期由2~3a大大缩短至5个月.比较5种饲养方法,用配方1(以柳树锯末为基料,外加蔗糖、酵母粉、大豆粉等物质的混合物)饲养的结果显著优于其他4种饲养方法;配方1和配方2饲养的幼虫存活率、体重、体长等均大于寄主枝条;配方3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拯救华南虎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动物园协会从1994年制定出华南虎移地保护计划后,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物种保存委员会保护繁殖专家组的帮助下,连续三年对圈养华南虎的个体体况、现有繁殖能力及其潜在繁殖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整个种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某些个体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也基本掌握。检查、化验、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使我们认识到,要拯救华南虎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今后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而且困难重重。拯救华南虎的工作,已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在《圈养华南虎现状一览表》中所列的50只华南虎,都饲养在我国的动物园内。由于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园饲养展出华南  相似文献   

4.
我在苏州动物园工作,专门进行华南虎的饲养、繁殖、研究。农历戊寅年(虎年)即将来临,借此机会,我来谈谈华南虎的繁殖和保护问题。华南虎是我国特产动物,自然界已难见到野生的华南虎。50年代我国曾赠送苏联和东欧国家几只,但如今已相继死亡。国内动物园目前仅存50只,具有生殖能力的母虎更为稀少。为了对华南虎进行移地保护,1983年苏州动物园从南昌动物园引进一对幼虎。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同年11月14日雄虎腹泻死亡,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从1984年起,仅存的一只雌虎在科技人员监护管理下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健壮,为生殖下一代创造了基本条件。1987年2月,为了使发育已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已经启动了拯救华南虎的行动,努力增加人工种群数量,积极尝试重建野外种群,并且已经在恢复圈养个体野外生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探讨拯救华南虎的有效途径,由中国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主办、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协办、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承  相似文献   

6.
野生华南虎伤生事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上中旬,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两次报导江西省宜黄县山林中,野生华南虎伤人生命事件。虎伤人命,给遇难者及其家属带来不幸,令人痛惜和同情。但是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却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世界上现存的华南虎数量已极其稀少,90年代初期进行的大规模野外调查,只见虎迹,未见虎身。有关专家估计,野生华南虎最多只有20几只,而且分散于闽、浙、赣、湘4省崇山峻岭之中,难于繁殖。而圈养在我国各地动物园中的约50只华南虎,都是20年前从野外捕获的6只虎的后代(第四、五、六代), 近亲繁殖严重,拯救这一珍贵物种,形势已十分严峻。这次在江西发现了野生华南虎,若能将它们捕获,移地保护,与动物园中的虎交配繁殖,则对保护华南虎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促使圈养种群的复壮,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虎是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动物,号称“百兽之王”,因处于自然界食物链的最顶端,在自然界中起着调控生物种群消长的作用。自从人类主宰地球以来,人口激增排斥了一切野生动植物、包括华南虎在内的生存环境。据资料称,全世界的虎分8个亚种,即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印度支那虎(东南亚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其中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已分别在上世纪4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从地球上消失了。现存的5个虎亚种共有7000多只,它们大部分被饲养在动物园或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中。我国把虎列为国家一级保…  相似文献   

8.
华南虎的生死存亡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虎是现代虎的八个亚种之一,仅分布在中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从其原始的头颅特征可以推测,其它虎亚种都是由其演变而来,可见其科学价值有何等重要。华南虎曾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二十几  相似文献   

9.
圆圆 《少儿科技》2022,(10):18-19
<正>家族:哺乳纲猫科豹属亚种: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马来亚虎、苏门答腊虎、华南虎(野生种被认为已灭绝)、巴厘虎(1937年灭绝)、里海虎(20世纪80年代灭绝)和爪哇虎(20世纪80年代灭绝)习性: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雌虎、雄虎在繁殖时才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在山林中游荡觅食寿命:20~25年  相似文献   

10.
华南虎今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而言,全世界的虎只有一个种,只是由于它们长期被隔离在不同的分布区内生活和进化,而分化成了8个亚种。作为“百兽之王”的虎,在世界上生活了一百多万年,可是到本世纪的60年代,竟有3个亚种在地球上绝灭了,如今只剩下5个亚种。中国境内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4个亚种,其中的华南虎是仅产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陕  相似文献   

11.
"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07年10月,华南虎照片一经公布,即引起各方关注。"挺虎派"和"打虎派"都极力从各个角度证明照片中华南虎的真伪,但采用的大都是定性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摄像测量方法,对照片中的华南虎进行了三维测量和重建,并进行了华南虎照与年画虎的相似度分析、虎照的细节变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由于虎照之间的拍摄位置和角度变化不大,老虎部分的分辨率较低并存在模糊,用常规摄像测量方法难以重建三维结果。本文针对虎照实际情况,采用整体解算相机系统参数、局部重建老虎的方法,得到了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果。结果表明,重建老虎不同部位的测量点均基本位于一个与像面基本平行的平面上。模拟场景实验证实了该重建方法正确可信。同时,根据平面物体的成像模型对虎照与年画虎进行了仿射校正和对比分析,表明照片虎与年画虎主纹理的骨架、轮廓基本重合,相似率为0.9986,满足平面变换条件。对眼部存在的差异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动物中的珍品全世界老虎由于产地的不同共分八个亚种,我国有东北虎、华南虎和南亚虎这三个亚种.东北虎是虎中之魁,是体形最大的.它体魄雄健,色泽美丽,由于生活在比较寒冷的地区,有着一身长而厚密的橙黄色带黑色条纹的毛,因此是国内外著名  相似文献   

13.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mureusis)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像华南虎一样,也濒于灭绝,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由于取材和技术的困难,有关其染色体研究,迟迟未见报道。本文作者1991年利用肾细胞培养技术,首次报道了华南虎的染色体。在进行了多次的探索后,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在东北虎上获得了成功,从而观察了我国东北虎的染色体特征。现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07,(2)
中国是虎的发源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着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甚至里海虎等众多虎的家族。虎是这么富有力量、激情而又优雅可爱的动物,中华文化中至今都流传着许多有关虎的美  相似文献   

15.
虎与兔寅虎、卵兔是十二生肖的第二对,列在子鼠、丑牛之后。虎是一种猛兽,素有“虎从风”之誉被尊为百兽之王。亚洲是虎的发源地,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生息着世界闻名高加索虎、东北虎、华南虎、印度虎;马来亚虎等许多兄  相似文献   

16.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 oyen sis)是惟一仅分布于我国的虎亚种。在历史上,华南虎的分布范围包括湖南、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山西和甘肃等省。20世纪50年代,华南虎的数量估计还有数千只,但由于过度捕杀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80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介绍了华南虎在习水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活动情况,并就习水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了华南虎在该地保存和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在习水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保护和发展华南虎种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时期以来,“华南虎”照片风波被炒得沸沸扬扬,“华南虎”一词已成为网络上点击率相当高的“热词”。且不说“华南虎”照片的真与伪,“老虎门”事件又卷入了哪些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角度,虎的濒危、消失和灭绝,也已是摆在人类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珍稀动物虎     
虎,猫科、哺乳动物。主要分部在亚洲,按地域划分又称为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是动物中最凶猛的,故被称为百兽之王。由于生存地遭到破坏,野生虎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2017,(2)
正华南虎是全球现存的8个虎亚种中濒危情况最严重的一种,也是中国唯一特有的虎亚种。曾在20世纪中叶让人闻风丧胆的丛林之王,如今却踪影难寻。华南虎缘何至此穷途末路?贵州习水人迹罕至的山林里是否仍存虎迹?纵使"归期未有期",作者仍几十年如一日踏遍万水千山,守望王者归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