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人口老化和高龄老人的增加,老年性痴呆症也随之上升,全世界约有1500~2000万人患老年性痴呆症。我国学者通过调查研究表明,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即年龄愈高患病率愈高。65岁以上痴呆患病率约5%;70岁以上为10%;85岁以上为25%。老年性痴呆症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但老年人只要注重健脑,便可远离痴呆,怡养天年。 消除隐患 老年性痴呆症分为  相似文献   

2.
“陈香梅——璞真老人安养中心”是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迅速增长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老人公寓。“璞真”机构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实际行动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承担社会养老的责任与义务,并实现旅美华侨领袖陈香梅女士关于“服务老人,造福社会”的一贯愿望。  相似文献   

3.
“陈香梅——璞真老人安养中心”是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迅速增长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老人公寓。“璞真”机构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实际行动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承担社会养老的责任与义务,并实现旅美华侨领袖陈香梅女士关于‘服务老人,造福社会”的…贯愿望。 机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二十年中,发明了许多有助于减轻老年人病痛和折磨的药物。但这些药物有时自身又带来一些问题,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受所服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们正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最常服的药物有镇静剂,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5,(1):i010-i010
我国法律上所称的老年人是指60岁以上的公民,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是65岁前为中年人,65—74岁是前期老年人.75年以上才是真正的老人。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骨质疏松基金会估计,每年美国有30万人因跌倒造成骨折.其中24%的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发生骨折一年内死亡。许多跌倒患者即使得以保留生命,也会致残后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每年有近1/3的70岁以上老年人有跌倒经历,这些跌倒的老年人中有1/4会受伤。因此,如何预防老人跌倒是一个重要的保健课题。最近,美国有两个课题研究小组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他们发明了一些可以预防老人跌倒的智能服装.一个研究小组发明的是智能鞋,一个研究小组发明的是智能裤。  相似文献   

7.
人口的老龄化使老年痴呆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病”和“社会病”。在西方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中约有5%~C0%的人患有痴呆症;在我国虽然没有正式的流行病资料公布,但估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至少有数万名老年痴呆患者。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吐鲁番寿星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仅有54万多人,但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达5.1万人,90岁左右的高寿老人近3000人,其中百岁以上的老人,最近统计为26人。 吐鲁番人何以如此高寿?其奥秘何在?据人口学等专家调查研究所得结论,以及记者亲自走访调查发现,不外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结构特殊。居住在吐鲁番的维吾尔族人以牛羊肉和新鲜水果为主食,并有吐鲁番地区上好的地下优质水供饮用。吐鲁番是世界著名的水果之乡,如“无核白”、“马奶子”鲜葡萄富含多种微生素和氨基酸,葡萄干含糖量高达22%~26%,  相似文献   

9.
带癌生存     
带癌生存并不是“神话”。我国著名肿瘤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指出:80岁以上老人因其他原因死亡而解剖尸体者,约1/4发现体内有癌肿,但他们生前并未觉察,也未对健康构成任何危害。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癌细胞的生物活性锐减,通常其发展缓慢,同时,老年人感觉相对迟钝,有些症状也就不很明显。现代医学之所以要承认和强调“带癌生存”,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效果,而且关系到现代医学的治癌观念和方法以及治癌立足点的根本转变。目前,对癌症的经典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和化疗。放疗是用放射线杀伤癌细胞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南国多榕树     
南国多榕树。一棵古榕,一个景点,这是反映当地某一片断或某一侧面的人文史。广东新会的“小鸟天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小鸟天堂”自巴金老人访游后,对其大加赞赏并撰文作荐,一时名声大振,游人似鲫。如今在其外围已建一公园,巴金老人题写的“小鸟天堂”四个大字,金光闪闪,悬于入口处上方。入园,可登临“观鸟亭”远眺,也可到当年巴老驻足之处的“巴金亭”小憩……要实地饱览一下“小鸟天堂”的鸟乐园,则可买票趁游艇登岛,在河的彼岸那一片覆阴20多亩的古榕的万绿丛中才是百鸟繁衍生息之所。广东多古榕,仅南雄一地,若排除其年岁暂未核实的20…  相似文献   

11.
常食叶绿蔬菜可预防老年性失明据一项研究显示,常食菠菜及其它绿叶蔬菜将有助于预防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发生。黄斑变性是一种可导致65岁以上老人失明的主要原因。这种被称之为“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症”是因眼后部分视网膜出现斑点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视觉...  相似文献   

12.
中风,或者叫“卒中”,是威胁美国人生命的第三种主要疾病(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也是导致成年人残废的主要原因。虽然大部分中风的受害者是老年人,但是有近1/3的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其中包括青年人甚至儿童。尽管此病会造成严重危害─—每年有50万以上的美国人受到这一疾病的折磨,有近15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公众对中风的防范意识并不强。如果有更多的人了解以下这些中风的警报信号,就会有更多的生命获救:·讲话困难,甚至连简单的话都听不懂。·身体突然虚弱、麻木或脸部、胳膊或腿出现麻痹征状。·突然看不清东西或完全丧失视力…  相似文献   

13.
老年學     
鄭国章 《科学通报》1959,4(10):320-320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議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議。决議指出,人民公社是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組織者,要办好敬老院,还要对老人在伙食上給以必要的和可能的照顾。赫魯晓夫同志在苏共第21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也談到:“随着我国向共产主义的前进,社会对每个人从生到老的关心也将日益加深。”这些指示充分說明了党对老人的关怀,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才能真正过着幸福的晚年。这些指示也向生物学家、医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提出了一項新的任务——开展老年学的研究,把对劳动人民老年时期的福利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毫无疑问,痴呆是老年人中最严重的精神失调。人口分析提出到2000年老年性痴呆将成为西方国家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医疗问题,在日本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占5%,在80岁以上者约占15%。这个问题还会加剧,因为到本世纪末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人口的20%多——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将有约一千万老年人(据预浏,到本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从目前的八千七百万增加到一亿三千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71形,译者附注)。  相似文献   

15.
1977年8月16日,美国现代著名音乐家普霄斯利突然死亡,尸检时发现,死者的脑髓和脏器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药物成份,死因是为他治病的医生,过多"联合"用药造成的。病症纷杂时难免要联用几种药物。而用药之道,绝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联用不当,常会使许多脏器发生"联合"性损害。据统计,合用5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2%,合用7种以上药物便增加到40%以  相似文献   

16.
诸葛亮手中常摇一把鹅毛扇,其实,那不是真正的鹅毛扇,而是一把鹰翎宝扇. 传说诸葛亮家里是做卖酒生意的.有个白胡子老人经常来他家里喝酒,一日三餐,餐餐不落,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总要谈一段兵书战策.那时诸葛亮14岁,听了白胡子老人的讲解,就像着了迷,半天也醒不过神来.老人还有个习惯,临走时总要打一壶酒拎回家去. 时间长了,诸葛亮就觉得白胡子老人来历不凡,对老人很是尊敬.有一天,白胡子老人又来到店里喝酒,诸葛亮就拿着酒走到他面前说:“老爷爷,您天天给我们讲故事,小辈敬您几杯!”白胡子老人哈哈大笑也不推辞:“好!”就开怀畅饮起来.  相似文献   

17.
美洲印第安人有—种古老的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许多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他们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18.
长生不老药     
李宇 《大自然探索》2002,(11):12-13
16世纪,西班牙著名探险家里昂想在北美洲寻找传说中的“不老之泉”——结果他发现了佛罗里达。400多年后的今天,一家刚成立不久、由分布在剑桥各处的几所办公室组成的小公司正在继续着里昂的梦想。这家制药公司的名字很有趣,叫作“长生不老药公司”。公司的创始人是几位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很认真地宣称,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制造出一种能延长人类寿命的药物,使普通人的寿命超过100岁,甚至更高;到那时,现在所谓的“老人”只能算进入中年。  相似文献   

19.
周闻 《科学之友》2004,(11):56-57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20.
庄林 《科学之友》2002,(9):20-21
在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纳米罗尔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米切尔。他修炼瑜珈功有40多年了,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曾在印度工作多年,他决定去拜访这位“超人”。和他同行的有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辛格·米巴尔教授、人体形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等。纳米罗尔村地处边远山区,道路艰险,人们要先骑马、后步行十多天才能到达。卡莱曼思教授一行人到达后,拜会了巴亚·米切尔。这位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