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复杂路网下多客户间最短路径的扇面Dijkstra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路网模型下多客户之间最短路径的计算,直接影响市区集送货问题的求解效率。该文提出多客户间最短路径扇面Dijkstra算法。该算法首先由客户在路网的分布确定出最小扇形区域及扇面搜索区域,并将路网节点分为拓展点集、邻节点集。然后在搜索过程中通过优化到达邻节点的通行代价来确定新的拓展点集、邻节点集。算法通过限制搜索区域、减少遍历节点的数量来缩短搜索时间。100个分布于北京市的客户间最短路径的计算表明,相对于Dijkstra算法,扇面Dijkstra算法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降低15%的最短路径求解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甄别等待时间和延误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信号交叉口处等待时间函数,并分析了信号交叉口处等待时间特性;其次,在假设路段行程时间固定的基础上重新定义路网的邻接矩阵,提出信号交叉口属性表,并结合重新定义的路网参数,将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引入算法之中,提出了新的标号算法,即考虑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的最短路径算法(CWTSI SP algorithm),用以求解本文网络最短路径问题.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CWTSI SP算法考虑了信号交叉口的等待时间,并分析了最短路径和最短行程时间随开始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的特性.算法具有较好的效率,并贴近交通现象本质,对于动态交通流分析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最短路径算法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loyd算法求任意2点间距离时间复杂度等同于Dijkstra算法,现行高速公路路网由环路和射线路段组成,当路网节点多时,两种算法单独操作计算速度慢。基于Floyd计算环路效率高,Dijkstra计算稀疏图的射线路段效率高的特性,本文结合Floyd和Dijkstra算法来计算高速公路路网任意2节点间最短路径。用VC++设计模拟出路网中2点间(一对点)的最短路径,并对算法复杂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基于缓存进行路网上最短路径查询常用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支持路网最短路径查询的缓存管理方法.该方法在缓存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选择那些不同但能满足更多查询请求的最短路径,将其放入缓存.提出了缓存代价模型,并设计了缓存构造算法.最后采用真实数据集进行性能分析.实验测试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比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缓存命中率,平均执行效率优于现有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基于缓存进行路网上最短路径查询常用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支持路网最短路径查询的缓存管理方法.该方法在缓存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选择那些不同但能满足更多查询请求的最短路径,将其放入缓存.提出了缓存代价模型,并设计了缓存构造算法.最后采用真实数据集进行性能分析.实验测试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比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缓存命中率,平均执行效率优于现有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路网车流径路优化调整中的最短径路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铁路车流径路基本上都是按照路网的最短路径来安排的,首先一般都采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然后参考相应区段的能力限制,对车流进行分配,对车流量超过能力的区段重新进行车流调整,这时需要重新计算新条件下两点间最短路径,一般仍采用Dijkstra算法重新计算两点最短路径,这大大地浪费了前期的计算最短路径的信息,增加了计算工作量,本文采用A*算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算法,可以克服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7.
最短路径算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鹏  殷亚君 《甘肃科技》2010,26(2):42-43,33
高速公路网结构的数学模型是高速公路收费和清分的计算基础。介绍了用邻接矩阵来描述高速公路网的物理结构,讨论用Floyed算法计算路网中最短路径和路径长度,并给出了实现该算法的C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最短路博弈分配的交通配流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OD 交通量,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地分配到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的交通流量.而枚举OD对中所有的路径是进行交通分配的基础,对于大型复杂的路网,这项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该文提出了一种生成最短路径的方法,并结合博弈分配,将交通流分配在这些最短路径集上,避免进行大量枚举.文中将新算法与传统的logit分配算法做比较,最后用一个数值算例,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OD 交通量,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地分配到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的交通流量.而枚举OD对中所有的路径是进行交通分配的基础,对于大型复杂的路网这项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该文提出了一种生成最短路径的方法,并结合博弈分配,将交通流分配在这些最短路径集上,避免进行大量枚举.文中将新算法与传统的logit分配算法做比较,最后用一个数值算例,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路网最短路径求解过程中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在分析遗传算法特征和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pReduce的并行遗传算法,并以长春市路网特征数据为基础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apReduce的并行遗传算法较传统遗传算法收敛速度快,运行时间短;随着并行节点数的增加,节点间的通信负荷加重,因此恰当地选择节点数尤为重要,合适的节点数可以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启发式策略的最短路径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讨论经典Dijkstra算法和启发式策略算法(A^*,矩形算法等)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动态方向限制搜索算法用于求解道路网络中两节点之间最短路径.该算法结合人类的搜索思路和动态灵活的处理方式,对最短路径算法的搜索策略进行改进,动态改变搜索限制区域,减少计算时间.该算法不仅可以单独提高计算最短路径的效率,而且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还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实际结果证明动态方向限制搜索算法比经典Dijkstra算法减少近50%的搜索节点数和搜索时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 算法效率低的问题,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提出距离均衡的社区分析网络分割方法。将GIS 中道路网络分割降解为距离均衡的社区网络, 再利用限制分层算法, 通过淘汰不太可能出现在最短路径上的节点, 限制GIS 中最短路径的搜索区域, 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算法可有效减少搜索节点数, 与经典算法相比, 其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中的最优路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快速实现技术,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快速最优路径规划算法.在分析经典迪杰斯特拉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和A*启发式搜索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双向A*算法和地图分层搜索技术减小搜索空间,采用二叉堆结构来实现路径计算过程中优先级队列的一系列操作,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仿真试验的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实际应用中,对城市道路最短路径的搜索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怎么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网中查找到一条最短的路径,并将其显示,是驾车出行者最关心的问题。本文研究经典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Dijkstra算法并对其进行优化,开发出一套小型的WEBGIS系统,通过实验表明,该系统很好的满足了驾车导航路径搜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限制搜索区域的距离最短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一种时间复杂度为O(n)的限制搜索区域距离最短路径规划算法(n为路网节点数).算法设计的基础是,经典Dijkstra算法搜索时的无方向性及实际城市道路网络特有的空间分布特性.算法实现采用邻接表数据结构和限制搜索区域的搜索机制,即利用实际城市道路网络的空间分布特性,合理限制算法的搜索区域.结合路径规划算法在实时车辆导航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给出了该算法的应用实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将路网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解算时间控制在3 s以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Floyd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求取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Floyd动态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插入数组、可达数组以及可发数组,使得算法在求解最短路径前自动修改能够最小化路径的节点,剔除一些无用的节点,最小化语句执行的次数.算法分析表明,新算法在稀疏网络中比Floyd算法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种最短路径分析优化算法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地理信息系统中最短路径分析的实现方案和现有各种最短路径分析算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Dijkstra算法”。该方法使Dijkstra算法的搜索方向明显趋向于目标结点,减少了算法中遍历的结点数,从而提高了搜索速度。总结出两个Dijkstra算法的优化途径:对搜索到的临时标记结点按照最短路径值排序;减小结点的搜索范围即减少永久标记结点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大规模网络全源最短路径的求解效率,基于重优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精确全源最短路径求解方法——RASP(reoptimization-based all-pairs shortest path)算法.分析了异源最短路径树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在已知单源最短路径树的基础上,基于重优化理论实现了异源最短路径树间的高效转换,进而得出高效求解全源最短路径的RASP算法;理论证明RAS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3n~2+2nm).实验测试表明:无论是在稀疏还是稠密网络上,RASP算法都能有效地超越Floyd算法、n次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平面图的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平面图特殊应用条件下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从应用的角度,设计一种新的数据存储结构,改进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并建立一个简捷的估价函数,使基于平面图的动态路径规划算法在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上均达到了线性,为进一步解决这一领域内的网络综合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并成功应用于车辆最短路径规划算法中. 所采用的编码方式、交叉及变异算子等均针对最短路径规划问题而专门设计;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交叉概率、变异概率在线自适应调整策略,以便提高遗传算法的搜索速度和搜索质量. 将该算法同Dijkstra算法、A*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 对五种不同情况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同Dijkstra算法相比,该自适应遗传算法可以减少搜索到最短路径的时间;同A*算法相比,该自适应遗传算法则可以搜索到更多的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