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文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对无壳弹枪新型自动机结构的动力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手数值计算,分析和比较数值仿直结果,揭示了自动机,发射运动体和转膛之间的运动相互影响和参数匹配关系及某些参数对3发点射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讨论了由于参数不匹配而引起的武器工作异常情况及解决途径,为正确设计高频点射武器中此类新型结构提供了动力学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数值仿真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佟凯  李强 《太原科技》2015,(3):41-43
设计了一种新型埋头弹火炮自动机结构,能够实现输弹、击发和排弹筒整个火炮发射过程,与传统火炮自动机相比省去了推弹和抽壳两个动作,可大大提高射频。介绍了该新型自动机的工作原理,利用UG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通过ADAMS软件对该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分析表明,该结构能够实现自动机的整个工作过程,为今后埋头弹火炮的探索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能气体压裂用无壳弹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高能气体压裂的增产效果.解决有壳弹存在的问题.文中给出了所设计的无壳弹的整体结构,设计了点火系统,并对无壳弹中心管进行了抗内压强度校核、抗挤压强度设计、螺纹抗剪切强度校核,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无壳弹进行的高能气体压裂的实井应用效果情况.应用表明,无壳弹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已较为成熟,其应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同时解决埋头弹枪的退壳与首发装填可靠性问题,在埋头弹机枪设计时,提出了在弹壳滞留槽上加工阻挡斜面的办法.要求该斜面可以阻挡首发装填的埋头弹,却不能阻挡后续射击中被推出弹膛的弹壳.针对弹链与埋头弹之间、埋头弹与弹膛之间的接触情况,建立了接触碰撞模型,并将其代入多体动力学方程,通过多组取值对比分析,求解出符合首发装填及后续退壳要求的滞留槽内底面高度为0.3 mm.依据仿真求解得到的参数调整埋头弹枪物理样机,测得了滞留槽高度分别为0、0.3 mm时,枪机框复进的速度曲线.试验证明,计算得到的滞留槽内底高度在实际应用中可靠.  相似文献   

5.
移动刚体激励下梁振动的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箭导弹发射时引起发射装置振动的简化模型出发,分析了弹发射引起梁的振动,应用最优控制原理,制定了最优控制方案,并对该控制输入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减小了的振动及弹的初始扰动。  相似文献   

6.
针对普通步枪无法同时在陆上和水下发射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两栖步枪。在普通步枪基础上改进进弹口结构,通过轴向位置可变弹匣卡笋以及轴向可变位式抛壳挺的具体结构来实现不同弹种的进弹动作,从而实现兼顾发射陆上枪弹和箭形水下特种弹的功能。利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所设计枪械可实现既定动作,这对于提高武器实用性和作战威力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枪械不同弹种切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采用双级装药进行膛内二次发射以提高弹丸初速而不增大最大膛压的新技术,设计了双级装药弹的结构,为提高大口径身管武器的初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提出了二次发射过程的物理模型,并以12.7 mm弹道枪为对象建立了膛内二次发射内弹道数学模型,分析了参数变化对膛压和初速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身管长度增量相等的条件下,双级装药弹初速增加量是12.7 mm普通弹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于枪支管理一直非常严格,多年来犯罪嫌疑人持制式枪支作案的情况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而使用自制、改制枪支作案渐渐成为涉枪案件的主流。由于六四式子弹存在的广泛性,所以社会上以六四式子弹、仿六四式子弹或六四式弹壳重装弹为发射弹的枪支自制和改制的比例较高,台湾“华山”仿PPK道具改制枪便是其中一类,检验此新型改制枪是否具备枪支结构和致伤能力,是基层痕检鉴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将导弹战斗部简化成圆柱形带壳装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弹目交汇情况下,对装药口径65 mm的EFP侵彻圆柱形带壳装药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EFP弹轴和圆柱形带壳装药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情况下,当EFP着角为0°和30°时EFP能引爆圆柱壳内的B炸药;EFP弹轴垂直圆柱形带壳装药的轴线的情况下,接触点在装药半径1/2处时,EFP能引爆圆柱壳内的B炸药。EFP撞击圆柱形带壳装药的角度和位置,影响EFP对圆柱形带壳装药的引爆情况;研究结果对于设计新型防空反导武器战斗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采用浮动发射技术的高初速榴弹发射器射击时与人体相互作用,参照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家标准,建立19刚体、52自由度的人体模型,结合单发卧姿抵肩射击的特点,建立人枪系统发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自动机在人枪系统发射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及人体重要关节的受力特性,总结人体重要关节在不同参数下的受力响应规律,给出降低人体关节受冲击载荷的若干途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估榴弹发射器对人体关节的冲击效应,为新枪的研制提供必要的仿真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发射子弹过程中,枪管膛线和弹头构成了枪械中最重要的摩擦副之一·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枪支发射子弹量的增加,枪管膛线表面粗糙度增大,它对弹头表面磨损加剧,故弹头上膛线磨痕表面的分形维数D也将随着枪支发射子弹量而发生变化·根据实测数据得出分形维数D的动态方程,基于摩擦学原理和分形理论,提出了弹头上膛线磨痕表面的动态预测分形模型,其动态预测趋势与实验数据吻合·本文探索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弹头上膛线磨痕表面的变化特征来推断枪支的磨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该文应用R/W法分阶段建立了无壳弹自动机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利用R/W法中的碰撞处理普遍公式来建立自动机各阶段之间的碰撞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和结果和结果分析,得出了自动机动力参数变化对武器三发点射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实物模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复杂射击规范下枪管温度场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射击规范下射击过程中的瞬态热冲击引发的枪管寿命问题,建立了枪管1维瞬态传热的数学模型.基于能量平衡法和交替隐式差分格式(ADI),推导了内节点及边界点的有限差分方程,并以某5.8 mm步枪枪管为对象,在经典内弹道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编程求解了连续射击150发弹过程中枪管的温度场分布.最后,采用红外热像仪对枪管外壁温度进行了测试,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所建模型及采用的算法在复杂射击规范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火炮身管膛线靠模滚子曲线方程和轨迹的分析,求出了膛线靠模实体轮廓曲线,为精确加工和检测膛线靠模实体轮廓曲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自动机运动学/动力学计算,全枪动力不数值分析评估,图形模拟等模块有机地集成,完成分析轻武器主要动力学特性的任务。实现对轻武器系统的“设计-分析评价-再设计”的基本控制策略。该文讨论了轻武器动力学特性数值实验系统集成原理及过程,利用高级语言设计了中文支撑下的菜单显示模式,解决了混合语言事的数据流问题,以“外松内紧”为软件的组织原则,使数值实验系统的综合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星红  陶钢  李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2):4723-4730
针对线膛复合身管无座力炮,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弹带挤进、内压载荷下的身管变形进行数值仿真,对比身管的动态测试数据,其误差范围可以满足性能设计要求。同时,发现线膛复合身管无坐力炮在射击过程中,弹带挤进造成的身管变形占主要部分;内压载荷下金属内衬阴线处局部应变大于阳线处,但弹带挤入膛线时与此有所不同,挤入引起的膛线根部阳线应变大于阴线应变。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系统动力学键合图理论的基本思想,并结合火炮自动机的具体特点,以某浮动自动机为实例介绍了用键合图理论把浮动自动机系统表示成统一格式的图形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文中还给出了用所建立的浮动自动机键合图模型编程上机的运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和实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基本相符,这说明用键合图理论建立火炮浮动自动机的动力学模型是可行的。键合图理论是系统动力学的新的分支,把它引入火炮自动机的设计中,可以丰富和发展自动机的设计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型燃烧器中小油枪的特点,论证了小油枪可独立连续燃烧,在低负荷下能够取代大油枪,以实现节油降耗,充分挖掘设备潜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