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燕秋 《科技资讯》2006,(30):137-138
高职院校的思政类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学生必修课程,目前思政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本文提出,结合高职院校比较发达的实训条件,可以进行思政课程实训室的建设探索。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并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分析了工科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师生认知偏差、课程德育目标缺位、思政元素挖掘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以网络工程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为例,从纠正师生认知偏差、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德育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并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了在工科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思政改革在高职院校不断深入推进,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改革的必然途径。课程思政以课程为单位实施隐性思政教育,而专业思政则是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顺各类课程及各类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印刷类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行业内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为顺应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我国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印刷类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解决印刷专业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等问题,探索一种具有印刷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4.
学科思政是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深化,并与之相辅相成,是学校思政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天然具有育人属性.以学科的知识形态、活动形态、组织形态为框架,系统阐释学科思政的内容体系和实现途径,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对具体实现途径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格局和大视野,强化科技报国担当,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出发,分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缺少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模式、思政元素植入简单、缺乏相匹配的考核评价体系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构建“双课堂”课程思政模式、优化课程思政元素供给、建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体系等优化策略,可提升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价值,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7.
程海丽 《甘肃科技》2022,(5):68-70+74
高校中土木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是土木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教育教学中将思想政治资源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家建设者的重要保障,也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本研究分析了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总结分析土木工程行业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从“三全育人”的视角,探讨了“三个课堂”协同联动,将思政元素通过更加多元、合理、有效的方法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9.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近年来,高校强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师资技能、完善激励措施、做好示范引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少数高校也存在着站位不高、建设不力、改革不深、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着力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路径,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新体系,大力促进课程思政教师能力新提升,努力打造课程思政典型引领风向标,全力搭建课程思政发展成长大平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现实意义,建构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理论框架.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从专业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核心素养与各类课程的深度融合、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融入教学各环节的生态型课程、课程思政实施成效评价等方面,对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进行一体化设计.从第二课堂建设、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优质课程与教材建设、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整体性推进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专业特点、专业核心价值及专业思政的载体,建立专业思政体系.在培养方案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大纲中明确思政目标要求,将课程思政作为专业思政的基础,以学生实践活动促进专业思政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思政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思政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有三全育人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工学类专业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开展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系列探索.通过种子工程、苗圃工程和燎原工程体现理论内涵,通过机制建设形成组织路径,并提出123方法体系,实现教师队伍思政建设能力与专业建设能力双提升,是对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理念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给商科教育带来一系列新挑战.首先,从应对人才培养挑战、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和共享思政教育资源3个方面探讨新商科背景下一体化推进"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其次,提出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推进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和提升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作为新商科背景下一体化推进"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最后,探讨新商科背景下"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的路径,主要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打造"课程思政"的"金课",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的育人平台;实施网络"课程思政",形成线上与线下协同的立体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专业思政"的持续建设至关重要.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之间的关系.在时间维度上,从初始阶段、整合阶段到成熟阶段3个时间段探讨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在空间维度上,基于"专业思政"价值链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3):123-12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重在实践,包括实践课程构建和课程实施两大重要环节。实践课课程构建应从实践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实践具体内容)设定等几个方面着手,而综合实践课的实施则应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与领导、以教务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的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实践活动前的宣传动员指导、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实践成果的形成及呈现、考核评价和总结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目前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如主体、内容、场域、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协同困境,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效果。因此,高校要找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聚合点,不断优化教师培养、资源整合、场域合作和育人效果等路径,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新财经”教育改革创新既注重传授财经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又注重立德树人、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协同建设的立足点,把同向而行作为协同建设基本要求,把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作为协同建设的中心环节,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构建新财经教育改革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