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追风人物     
<正>中国赴黎维和部队首次同时获得联合国扫雷、排爆两项资质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69名官兵近日全部一次性通过联合国地雷行动中心考核。这是中国军队自2006年赴黎执行维和任务以来,首次同时获得人道主义扫雷和未爆物清排两项资质。据悉,自6月7日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同意组成维和部队,进驻塞拉利昂,接替西非维和部队。11月30日,肯尼亚维和人员先遣部队抵达塞拉利昂:12月7日,印度维和人员的第一支小分队抵达塞拉利昂……2000年5月1日,塞拉利昂革命联合阵线与联合国部队发生冲突;5月2日,肯尼亚维和人员被杀,92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被叛军扣押;5月4日,6名工作人员被释放,208名赞比亚维和士兵被叛军扣押;5月6日,又有200多名赞比亚维和士兵失踪:5月8日,约有5000人举行和平游行示威之后,桑科的官邸门外爆发枪击事件,同一天,战略要镇马斯亚卡被叛军攻占……  相似文献   

3.
在联合国安理会2月25日就是否再次延长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简称联预部队)一案进行表决时,中国力排众议投了否决票。这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第4次动用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投票之后对外界说,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始应当也有终”,“近年来马其顿局势已经明显缓和,与邻国关系得到了改善,该地区有关事态的发展也并未影响到马其顿的和平与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没有必要再次延长维和部队的任期。更何况目前在非洲  相似文献   

4.
一、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考验1992年12月,联合国向索马里派遣4万人的维和部队,但这次联合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维和行动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自1993年5月维和部队与艾迪德派发生正面冲突后,冲突不停升级,到去年年底已有1万余名索马里人在冲突中丧生,维和部队方面也有80余人伤亡(多为美国人和巴基斯坦人)。与此同时,联合国在波黑和海地的维和行动也接连受挫。二、柬埔寨组成新政府5月23日至28日,柬埔寨举行了20多年来的首次大选。红色高棉没有参加大选。7月2日,临时民族  相似文献   

5.
1.去年9月17日,黄旭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30年隐姓埋名,60载风雨兼程,在辽阔海疆筑起了"水下移动长城"。2.黄旭华于1926年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医生世家。幼年,受父母影响,他想当医生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6.
<正>1月12日这天早晨,太阳照常升起,迅速把炽热传播给在海地生活的每一个人,无论老百姓还是工作在这里的中国维和警察,没有任何不祥的预兆。然而,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向人们逼近。下午,四名中国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人员和四名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一起走进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  相似文献   

7.
进驻背景1991年夏,因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共和国强行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11月南联邦政府连续致函联合国安理会,请求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把交战部队隔开。12月15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第724号决议,决定向前南地区派一联合国军事观察小组,为部署维和部队预做准备。翌年2月21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第743号决议,批准向前南地区派遣14000名维和部队。从3月8日到7月23日,14000名维和人员基本部署完毕。  相似文献   

8.
双周要闻     
正言论中国"蓝盔"用生命守卫和平事件:在硝烟弥漫的战乱地区,在疾病肆虐的万里之外,有这样一支队伍,用实际行动守望和平。他们就是中国"蓝盔"。5月31日,马里北方地区发生针对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地的袭击事件,造成1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4人受伤,令国人无比悲痛。在西非大地上,他们又一次用生命和热血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的和平承诺。  相似文献   

9.
追风人物     
<正>回忆录爆料惹恼王室布莱尔或无缘荣誉勋章据英国王室内部人士说,由于布莱尔在自传《旅程》中揭短,女王十分不悦,并打算拒绝授予布莱尔荣誉勋章。这位前首相本来很有可能被授予苏格兰的最高勋章蓟花勋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14日,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先生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行授勋仪式,代表法国政府向我校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大潜先生授予法兰西国家荣誉勋位骑士勋章,以表彰其在中法之间应用数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马捷利先生、复旦大学副校长陈晓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代表60余人出席授勋仪式.李大潜教授长期担任我校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中方所长.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自1998年成立以来,为中法两国在应用数学领域进行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法兰西国家荣誉勋位骑士勋章属于拿破仑在1802年建立的法国最高勋章系列,是法国奖励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最高荣誉.(摘自复旦新闻网)李大潜教授获法兰西国家荣誉骑士勋章  相似文献   

11.
赵培江  辛越 《科技信息》2012,(19):177-178
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负有特殊的责任,研究中国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战略相关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战略利益和战略姿态,对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战略行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1.去年9月17日,黄旭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30年隐姓埋名,60载风雨兼程,在辽阔海疆筑起了"水下移动长城"。2.黄旭华于1926年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医生世家。幼年,受父母影响,他想当医生治病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家乡学校停办,他去异乡求学,走了4天山路,脚都起了血泡……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6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59(2017)号决议,授权"萨赫勒五国集团"在马里及马里边境地区部署联合部队,以打击日益猖獗的暴恐组织和贩毒团伙。8月15日,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助理秘书长韦恩在安理会通报萨赫勒五国集团联合部队工作进展时表示,组建部队的关键步骤已经完成。组建联合部队是该地区国家联合自强,为实现萨赫勒安全与稳定而做  相似文献   

14.
外交斡旋艰难,军事威胁更难奏效——近四百维和人员成了人质,北约空袭效果堪忧; 5月25—26日,北约飞机接连三次对波黑塞族武装实施空中打击。波黑冲突急剧升温。受到打击的塞族采取强烈报复措施,扣压联合国驻波黑维和部队人员作为人质,要挟北约停止空袭。塞族武装的这一举动使近24000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突然宣布日本在南苏丹的维和行动将告一段落,并计划5月底前撤回派驻南苏丹的陆上自卫队,仅在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司令部内保留数名自卫队员。撤回的"必然"与"突然"日本政府于1992年6月出台的《协助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案》("PKO法案")使其首次从立法程序上突破了战后向海外派兵的政治禁忌,在参与联合国维和的名义下实现了军事人员的海外存在。日本维和  相似文献   

16.
正随后的事实证明联合国维和行动只要遵循了这"三原则",基本可以平稳地确保维和任务达到目的,如果背离了这"三原则"基本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2018年1月27日联合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的一名巴基斯坦维和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遇袭身亡,另有一人负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发表声明,对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并对袭击事件中牺牲的维和人员的家人表示慰问。按照联  相似文献   

17.
大事记     
15日波黑政府宣布全境宵禁。16日安理会紧急会议通过998号决议,批准向波黑派遣1万多人的快速反应部队。18日塞族宣布释放最后26名维和部队人质。20日法国外长要求波黑政府停止军事进攻。21日联合国拒绝北约空袭塞族的请求;穆军扣押600多名维和人员。23日北约宣布不赞成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波黑。26日德国政府决定向前南派兵以保护维和部队并获议会30日批准,这将是德国战后首次派兵到国外行动。29日穆克联邦  相似文献   

18.
国内两种敌对势力交恶,酿成惨烈流血冲突;外来维和部队心思不一,稳定不容易,独立更艰难。经过十余天苦不堪言的骚乱动荡之后,东帝坟人终于盼来了好消息,9月12日印尼总统哈比比宣布,印尼接受由联合国发起的国际维和部队同印尼军队百作参与恢复东帝仪安全和秩序的工作。哈比比在讲话中强调了使东帝汉实现和平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印尼外长阿拉塔斯前往纽约联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1948年,联合国为监督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战争停火,建立第一个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从那时到1987年的40年间,联合国实施了13次维和行动,而从1988年到1995年短短的7年中就实施了24次维和行动。联合国派出的维和人员1988年约1万人,1994年增至8万人,维和费用亦水涨船高。1986年维和费用2.34亿美元,到1993年高达36亿美元,7年增加16倍,远远超过联合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7日早上,大批联合国官员和海地警察突然涌进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高档住宅区的蒙大拿酒店。救护车同时呼啸而至,记者们被拦在酒店门外,行人驻足观望,气氛紧张。一位酒店服务生在早晨例行客房服务时,发现一名房客死在了所住的房间里,就急忙报了警。差不多半小时后,警方从酒店抬出一具尸体,联合国救护车迅速把尸体送往驻海地的一个野战医院里。很快,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新闻发言人对聚集在酒店外等候消息的记者们证实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巴塞拉尔中将死亡一事。自杀还是走火巴塞拉尔,巴西人,快满58岁,一头白发,戎马生涯39载,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