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幽默文本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化,更涉及到文化的交流。汉英文字结构、语义系统及文化背景的多重差异构成幽默翻译的障碍。而归化、功能翻译等策略在幽默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能大大提高幽默的可译度,是对幽默文本的有效补偿。  相似文献   

2.
在数千年的人类翻译史中,与直译和意译之争一样,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始终是翻译家争论的一个焦点.尽管可译派和不可译派都有自己的理据,但纵观整个翻译史,持可译论的翻译家无论在人数还是建树上都是胜利的一方.在文学翻译领域.自但丁以来就有这样一种观点,由于文学作品的内涵既在形式又在内容,还涉及文化内涵.因此文学翻译是不可行的.笔者认为,由于全人类共同的生理和心理语言基础、语言功能基础、沟通人类思想的同构机制以及语言的代偿性.形成了足以抗衡语言相对性和特殊性的不可译性.在翻译中,如果能适当地运用翻译补偿.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文本,不论是文学作品或是科技作品的可译性.(夏廷德,2007:32)本文试图通过在文学翻译中翻译补偿的运用及其效果,论证文学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3.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言和文化方面来探讨可译性限度存在的理论依据并试图探讨如何解决可译性限度的一些可行的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问的语义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间的交融.民族文化差异反映在民族语言差异中,从而增加了语际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即可译性限度.本文把同构及其相对性原理作为探讨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的理论基础,揭示该原理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体现,试图证明采用适宜的交通补偿手段可以降低甚至超越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6.
幽默语言是借助于语言工具来建构和表达幽默的一种方式,它是幽默的一种具体的形式。合作原则是人们进行口头交际所遵循的一项基本的原则,如果违背了这项原则则会产生会话含义。这一原则对于幽默语言的理解大有帮助,本文试图以两个具体的例子来阐释通过合作原则理解幽默语言的具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一直都是翻译界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说,译者的任务是尽可能充分传达各种类型的语义.但翻译时,语义不可避免地会有所流失,也就是说,原文中表达的意义在译文中保留得不完全。只能传达一部分。该文从政治、文化交流的需要以及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可译性存在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而翻译理论研究则需要实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人们也许尚可举出大量有关不可译的实例,但我们深信不可译性并非绝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从字型层次、语言层次、词汇层次、句法层次、文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着手,通过补偿手段向可译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更是译者和作者跨越时空的对话.文本本身具有可译性,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准确理解翻译的可行性是做好翻译实践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对美国乡土文学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 Jewett)的著作《尖尖的枞树之乡》(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的第20章”AlongShore”的翻译实践,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可行性及翻译中的文本处理技巧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从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翻译的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意义的判定问题。意义的不确定性必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翻译是不可为的,不能成为不可译性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为我们从哲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乖讹-消解理论,探讨了英语疑问句在校园幽默言语的生成和理解中所起的作用,也进一步比较了无疑问句文本的幽默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英语疑问句的使用可以充分解释校园幽默现象的乖讹识解过程,且起到铺垫、预设、增强幽默度等众多语用功能和良好交际效果,是幽默呈现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英语幽默双关语主要由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和语法双关来呈现幽默效果,是一种有难度的翻译对象。使用对等直译法、对等替换法和代换翻译法,能较好地解决英语幽默双关语难以翻译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译文的回译性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评论界对语际翻译、尤其是英汉翻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归纳出不少翻译原则,本文中,作者从多语转换现象出发,提出了“译文回译性”这个新概念,并对其分类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在从原文到译文的翻译过程中考虑译文的回译性有利于促使译文“忠实”原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神似”、“化境”,也有利于多语转换和文化交流。据此认为,“译文回译性”应成为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回译性研究应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意义的判定问题。意义的不确定性必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翻译是不可为的,不能成为不可译性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为我们从哲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英语幽默反映英语语言文化,不理解英语幽默就不能算是真正掌握英语。翻译幽默语言应首先具备欣赏幽默的能力。幽默语言的翻译虽非易事,但毕竟有其可译性。而功能翻译、直译和归化则是幽默语言翻译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言语幽默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反映。不协调论(Incongruity Theory,亦称乖讹论)是幽默研究中的一个有影响的理论,它认为不协调是幽默生成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说来,语用预设具有一个共同基础,但该共同基础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近似的概念。语用预设的这些基本特点使其成为不协调的一个来源,同时也是幽默生成的机制之一。文章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英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以为幽默的鉴赏和创作提供一个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中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换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对翻译标准的看法不同,人们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的界限认识不清,造成了对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换的不同理解。原型范畴理论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为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富有弹性的解释机制,加深了我们对这一研究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8.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指的乃是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一对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虽对立却统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文本,它们都体现着语言的基本功能,并且一直在变化发展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