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蔗糖酯(SE)是蔗糖与各种脂肪酸酯化而成的一大类酯类化合物的总称。它按构成蔗糖酯的酯肪酸种类分,一般可分为硬酯酸蔗糖酯、棕榈酸蔗糖酯、月桂酸蔗糖酯和软酯酸蔗糖酯等;按蔗糖羟基与酯肪酸的取代类分,可分为单酯、二酯、三酯及多酯。近年来,蔗糖酯以无毒,易生物降解及良好的表面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洗涤剂、纺织及农牧等领域,并得到  相似文献   

2.
蔗糖脂肪酸酯,简称蔗糖酯(SE),是由蔗糖与脂肪酸酯通过均系或非均系酯交换反应制得。市售产品一般多为单酯、二酯、三酯的混合物。单酯含量高,则亲水性强,因此调节三者的比例,可制得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1~19宽范围内的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在合成蔗糖硬脂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硬脂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在反应时间为3h,原料硬脂酸甲酯和蔗糖的摩尔配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硬脂酸甲酯摩尔数8—10%时,其蔗糖硬脂酸酯产率是89.4—91.3%,产物经纯化后测定,含蔗糖单硬酸酯83.5%。  相似文献   

4.
蔗糖多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概述了蔗糖多酯的研究状况,讨论了蔗糖多酯的分子组成和主要性质,并对蔗糖多酯的合成方法做了总结,介绍蔗糖多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合成蔗糖油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油酸酯重量产率的影响。得出在反应时间为5h.原料配比为1:1.5(摩尔数),催化剂用量为油酸甲酯摩尔数的2.5%时.其蔗糖油酸酯产率是64%.产物经纯化后测定。含蔗糖单油酸酯65.6%.  相似文献   

6.
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酯(Ⅳ)蔗糖月桂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蔗糖月桂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察反应时间,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月桂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时间为4.5h,原料配比为1∶1(摩尔数),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甲酯摩尔数的8%时,其蔗糖月桂酸酯产率86.5%~91.2%,产物经纯化后测定,蔗糖单月桂酸酯按每克产品含蔗糖月桂酸单酯的摩尔数与理论计算的摩尔数之比为0.9725∶1.0000.  相似文献   

7.
蔗糖多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旨在研究和开发以棉籽油和蔗糖为主要原料合成蔗糖多酯的工艺路线。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加热蔗糖、脂肪酸乙酯、脂肪酸皂和碱性催化剂的混合物,使之形成一种有蔗糖低酯和未反应的起始反应物组成的均相熔融物,继而加入过量的脂肪酸乙酯使之进一步反应形成蔗糖多酯。产物经水洗或醇洗以及漂白等纯化步骤精制蔗糖多酯。该工艺合成的蔗糖多酯平均酯化度为6.5 以上,产品得率达90% 以上。结果表明,采用棉籽油和蔗糖为原料,可合成符合食品级的蔗糖多酯。蔗糖多酯是一种新型功能性营养保健品,可用作低热值脂肪替代品.  相似文献   

8.
在乳化剂PS存在下,以可再生资源蔗糖与脂肪酸酯为原料,用无溶剂法合成了高单酯含量、高产率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蔗糖酯.考察了乳化剂PS、亲和促进剂SSE、糖酯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PS用量为15%,亲和促进剂SSE为5%,反应温度为130℃,反应2.5 h时,可得到单酯为61.2%的蔗糖酯.调节糖酯比可得到不同单酯含量的蔗糖酯,产率最高可达到84.3%.用薄层色谱(TLC)、HPLC-ELSD和电喷雾质谱(ESI-MS)对蔗糖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室合成的蔗糖酯残糖少、单酯含量高,产品质量优于目前被公认质量最好的日本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的蔗糖酯DKF-160和DKF-50.  相似文献   

9.
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酯:(Ⅲ)蔗糖棕榈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成蔗糖棕榈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棕榈酸酯重量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85~90℃,原料棕榈酸甲酯和蔗糖的摩尔配比为1.0:2.5,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甲酯摩尔数的0.08~0.10时,其蔗糖棕榈酸酯产率是88.30%.产物经纯化后测定,所含蔗糖棕榈酸单酯与棕榈酸甲酯分子比为0.7740:1.0000。  相似文献   

10.
生物法制蔗糖酯——生物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好用发酵法制蔗糖酯的研究工作,菌种采用解烃棒杆菌,将其在以蔗糖为唯一碳源的增减基中增减时能产生蔗糖酯。通过比较生长细胞和休止细胞的产酯情况来寻找最佳发酵条件,本实验使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提纯了蔗糖酯。通过UV-3000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对产品蔗糖酯进行了定量定量检测,并用水数法测定了HLB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平衡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聚氧乙烯(10)油基醚(Brij97)/硬脂酸蔗糖酯、聚氧乙烯(20)油基醚(AEO20)/硬脂酸蔗糖酯及Brij97/卵磷脂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及胶束形成的热力学性质(ΔGom、ΔHom、ΔSom),并探讨了温度对各混合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三个混合体系均为非理想混合.对比分析得如下结果:(1)与AEO20相比,Brij97能显著提高硬脂酸蔗糖酯的表面活性.Brij97/硬脂酸蔗糖酯体系胶束形成及表面吸附能力均随Brij97的摩尔分数α1的增大而减小.(2)硬脂酸蔗糖酯、卵磷脂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Brij97的表面活性及形成胶束的能力.其中卵磷脂的影响更加明显,随卵磷脂摩尔分数α1的增大,CMC及ΔGom均大幅度增大.(3)在25℃-45℃范围内,温度升高,促进了各混合体系胶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对松香酸蔗糖酯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研究.考察了加热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药革叶兔耳草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首次分析了滇产革叶兔耳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了59个成分,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占总峰面积的82.38%.革叶兔耳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9-氧代壬酸乙酯﹑二苯胺﹑肉豆蔻酸乙酯﹑正己烷﹑藜芦醛﹑4,4,6-三甲基-2-环己烯-1-醇﹑油酸﹑油酸乙酯﹑植酮﹑香草乙酮﹑硬脂酸乙酯﹑壬酸乙酯﹑十九碳烷以及乙酸香茅酯等.  相似文献   

14.
顽拗型种子通常不能干燥到较低含水量或贮藏较长时间而不受伤害。导致这一问题的生化机制因属不同甚至同一属中的种不同而异。笔者测定了栎属、槭属和七叶树属顽拗型种子在室温下贮藏或干燥过程中的生化变化。虽然贮藏脂肪组成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但膜脂肪和蛋白质的结构以及蔗糖含量发生了变化。用两份白橡树种子在室温下贮藏12d的实验表明,脱水样品的蔗糖含量发生很大变化,而保持水分的样品中蔗糖含量变化很小。因此,保持水分种子的蔗糖用于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而干燥种子的蔗糖则用作糖保护剂。尽管如此,蔗糖的存在也许能保护干燥橡实的细胞膜不致破裂,但蔗糖不能保持橡实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鱼油脂肪酸酯与超临界CO2相平衡测定和关联的常用方法.同时给出了超临界CO2—硬脂酸乙酯、超临界CO2—油酸乙酯、超临界CO2—亚油酸乙酯三个二元系的相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研究蔗糖和西洋参及二者配伍对小鼠糖原的影响。方法用三批动物,每批40只昆明种小鼠,按体重分成4组,分别给予去离子水、0.7g/kg蔗糖水、0.33g/kg西洋参及西洋参蔗糖配伍。30d后分别测定小鼠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休息36h的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结果(1)与阴性组比较,西洋参和蔗糖可增加运动前的肝糖原储备(P<0.01,P<0.05),而蔗糖与配伍组可增加运动后即刻的肝糖原含量(P<0.05,P<0.01);(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蔗糖与配伍组可明显增加运动前(P<0.01,P<0.05)、运动后的肌糖原含量(P<0.05)。(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试验各组的运动前、后及运动后休息36h血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为蔗糖、蔗糖与西洋参配伍用于保健食品或运动饮料中可延缓疲劳的产生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以短裙竹荪Dictyphora duplicata的三个菌株Z_1,DO_2,Z_4为材料,试验了以葡萄糖、蔗糖为碳源,蛋白质为氮源的母种培养基,对竹荪菌丝生长势、菌落直径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各10g混合使用优于葡萄糖、蔗糖各20g单独使用;蛋白胨用量超过2g/L时,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固体酒精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硬脂酸钠和硅胶作为固化制备固体酒精,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