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苯乙烯溶解分散在丙烯酸正丁酯单体中,在不同链长和不同用量的交联剂存在下,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复合材料,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摆锤式简支梁试验机以及示差扫描量热仪等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交联剂的含量和链长密切相关.当加入的交联剂用量x(为交联剂占聚苯乙烯与丙烯酸正丁酯总质量的比)为1%~2%时,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和抗拉强度同时均有较大的提高,其抗冲击强度达到126.44J*m-1,抗拉强度达到20.83MPa. 相似文献
2.
用扭辫分析仪研究了聚丙烯酸正丁酯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行为,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相比,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凝胶化峰提前,表明聚丙烯酸正丁酯改性酚醛树脂更容易固化,对其进行动力学计算求得其固化活化能较未改性酚醛树脂活化能只略有降低,表明改性后酚醛树脂固化机理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3.
用同步预聚法合成了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丁酯双链式IPN。研究了组分比、丙烯酸丁酯交联剂量及网间交联剂量对IPN力学性能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组分比和一定交联剂量下,IPN的力学性能协同增加,网间化学交联不能提高IPN的综合性能,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丁酯双链式IPN为两相体系,全IPN组分间相容性优于半IPN。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丙烯酸丁酯(PnBA)的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乳胶IPN具有半相容性;组成和填料量影响该乳胶IPN的阻尼性能。论文还讨论了组成对其它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碳酸钙填充聚丙烯树脂得到碳酸钙与聚丙烯共混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材料的耐热性与刚性随碳酸钙的填充而增加,拉伸与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盛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1989,(1):122-126
本文讨论了等规聚丙烯(IPP)和聚高顺式1,4—丁二烯橡胶(PcBR)共混物中PcBR对IPP结晶速度和结晶生长的影响。用x光衍射法研究了共混物中IPP的结晶结构。红外光谱结果说明共混物两相是不相溶的。由DSC测得共混物中IPP的结晶熔化热Hc,Hc与PcBR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7.
LIPN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粒子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二步法的技术制备了涂料用基料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LIPN PU/PA) ,即首先合成种子聚氨酯水分散体 (网络 PU) ,然后合成 LIPN PU/PA。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LIPN PU/PA的粒子形态结构以及引发剂种类和网络 PU与网络 PA的相对用量对粒子形态结构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LIPN PU/PA具有两相的“翻转”型核壳结构 ;采用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 AIBN)可以得到具有“翻转”型核壳结构的粒子 ,但使用水溶性引发剂所得粒子几乎无“翻转”型核壳结构 ,而前两种引发剂的复合体系所得粒子形态则介于两者之间 ;随着网络 PU用量的减少 ,乳胶粒子越来越大 ,但其形态基本上具有“翻转”型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8.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共混物。采用分子设计的方法在IPN主链上引入相反电荷,利用体系中的氢键、两网络接枝以及基团效应等,改善IPN的相容性,可得到具有高度互穿和较低相分离的IPN材料。 本文讨论聚醚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IPN的组成比、NCO/OH比及相反电荷的浓度对IPN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酸(AA)为原料,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醋酸丁酯作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酯预聚体。讨论了反应体系、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聚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然后用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固化剂固化,得到了附着力好,耐水性优异的聚合物涂膜,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对聚丙烯酸酯预聚体及其涂膜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等进行了研究;GPC测得聚丙烯酸酯预聚体的 =6094, =12101,分子量分布为系数1.9,DSC测得聚合物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7.8℃,TG测得当聚合物涂膜质量损失20%时温度为378.59℃。 相似文献
10.
用动态机械法(DMA)研究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互穿事物网络(PU/PEAIPN)的动态机械特性,并分别与单纯的聚氨酯(PU)和聚丙烯酸乙酯(PEA)的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玻璃化温度以下,PU/PEAIPN的DMA曲线振幅小于单纯的PU和PEA;当完全进入高弹态后,IPN的DMA曲线振幅大于单纯的PU和PEA。PU/PEAIPN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别比PU和PEA提高16.2和30.1度 相似文献
11.
12.
首次合成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苯乙烯(PS)乳胶IPN.摸索了PDMS/PS乳胶IPN聚合的乳化剂条件,确定了既能使二甲基硅氧烷聚合,又能使苯乙烯聚合的乳化剂和乳化剂的最佳用量.探讨了PDMS/PS乳胶IPN中,交联剂用量改变,组份的变化对乳液成膜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乳液聚合合成的聚丙烯酸丁酯 (PB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物 (LIPN) ,其乳胶粒子分布均匀属于核 /壳结构 ,其乳胶膜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柔韧性 .运用IR、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 相似文献
14.
采用PP-g-MAH为相容剂,研究了各组成份对PA6/PP共混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增韧作用及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含ZnCl2的PEG400与环氧树脂,聚酰胺的IPN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研究了其电导率与组成,温度、固化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PP/EPDM/阻燃剂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作增韧剂、十溴联苯醚(FR-10)和三氧化二锑的复合体系及磷作阻燃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与聚丙烯(PP)进行熔融挤出,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原材料和配比,可以获得高韧性的阻燃PP合金。 相似文献
17.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但是自身存在加工性差和冲击强度低等缺陷,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VC的以上缺陷,针对这个问题,通过设计6种PVC/ABS合金材料试样,对PVC/ABS共混体系的不同共混组分进行研究,初步探索加工条件和混合物配比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高性能化PVC/ABS共混材料的开发提供一定依据,由结果来看,按照合适的配比和合理的加工方法制备的PVC/ABS共混体系的抗冲击能力显著提高,同时使体系保持较高的弯曲和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18.
磺化聚苯乙烯/聚氨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拉力机、MDSC,FTIR、SEM、SAXS研究了磺化聚苯乙烯(SPS)/聚醚型聚氨酯(PU)共体系撂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溶液法制备的含磺酸基12.8%(摩尔)的SPS/PU共混体系中,SPS含量小于80%(质量)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小于加和性计算值,吾抵消效应;SPS含量大于80%时,则呈协同效应,拉伸强度协同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共混组分间离子交 形成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共 相似文献
19.
用对甲苯磺酸/SiO2催化乙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合成了乙酸正丁酯,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SiO2催化剂对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乙酸与正丁醇的摩尔比为1.0:2.0,催化剂的用量的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5%,带水剂环乙烷为10ml,反应时间为2.0h,此时的酯化率可达98.1%,而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加催化剂时的酯化率仅为23.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