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球经济总体上仍行进在缓慢复苏的道路上。但随着一些新的影响因素的不断涌现,全球经济在总体保持"常态"运行的情况下,分化与动荡亦成为描绘全球经济的关键词。发达经济体增长表现不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总体持续巩固,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水平表现各不相同。2015年1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为1.8%,较2013年提  相似文献   

2.
宏观     
《科技智囊》2004,(10):14-14
国际全球未来工业增长新兴市场是亮点亚洲经济面临高油价挑战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节节攀升,使依赖进口原油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严峻挑战。如果油价长期居高不下,亚洲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能源机构估计,若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保持下去,一年内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2001年到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年均将增长1.9%,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量年均将增长3.2%。亚洲国家和地区必须通过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来源多样化等手段来应对高油价的挑战。美国财政赤字再创新高美国国会预算局…  相似文献   

3.
<正>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汉堡峰会,全球主要经济体再次就全球治理改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共商对策。在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苗头的关键时期,加强协同与合作,有利于提供关键动力。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要坚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相信世界主要经济体能够发挥领导作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挑战找到共赢方案。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与会各方努力打造治理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中都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三国经济总量占东亚的90%以上,占全球的份额约为23%;人口总数达15.4亿,占东亚人口的3/4,占全球的份额约为21%。可见,三国经济合作拥有巨大的潜力。但与世界上很多地区相比,中日韩经济合作进展相对较慢。在当前三国经济面临各种挑战以及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09,(4):16-16
联合国1月16日在北京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地区分析指出,中国仍然是东亚以及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与欧洲和美国的贸易衰减将会使以中国为首的大部分亚洲经济体发展减缓,因此中国需要新的经济战略来维持增长。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18日-19日,全球政治、商业、学术界人士相聚海南博鳌,研讨“经济危机与亚洲”的主题。这一届博鳌论坛首次把目光指向了新兴经济体,凸现了这些年来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新动力。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新兴经济体可以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以及国际投资贸易体制上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智囊》2014,(3):20-32
<正>2013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2014年增长势头有所增强回望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处于缓慢的复苏过程中,增长依旧乏力。一年来,全球主要机构多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分析认为,由于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作用,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低于去年的3.2%。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但政党政治激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明显;欧元区触底反弹,出现微弱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增速集体放缓,但并未改变崛起的势头;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结构调整进展显著,改革开放力度加大。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全球通胀快速上涨,世界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紧缩压力上升。但与此同时,受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反复、全球能源价格大幅抬升、供应链瓶颈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国货币政策制定面临更多挑战,不得不在防通胀和稳经济上做出权衡。把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11,(13):33-35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亚洲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海啸与核事故具有很强的外溢性。有证据表明,3.1l特大地震灾害使日本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上,也成为亚太国际关系格局进一步转型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2,(22):10-13
1时政双面亚洲,矛盾的故事"经济的亚洲"没问题,"安全的亚洲"遇到了大麻烦。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存在两个亚洲:一个是"经济的亚洲",朝气蓬勃、协调一致,该区域内成员间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53%,高达19万亿美元的区域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安全的亚洲"则面临麻烦,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回顾全球金融危机历史,新兴经济体总与发达经济体"患难与共",但却不一定能分享危机过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和繁荣,反而要承受资本跨国回流引发的新危机。近期,美国就业数据好转,美联储拉开数量宽松政策退出帷幕,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不断升温,资本大规模撤出显现,部分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大幅下滑。顿时,新兴经济体上空再次密集"被"金融危机的阴云。历史会否再次重演?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不同经济体形势严重"分化",大宗商品市场巨幅"暴跌",新兴经济体风险全面"暴露"。一定程度上,对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而言,2015年比2008年更加艰难。展望2016年,全球经济"后危机时代"仍将延续,整体呈现一个弱复苏格局,分化的态势仍未实质性改变,美国经济相对稳健,欧日复苏仍将疲软,新兴经济体的风险层  相似文献   

13.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8):10-11
<正>1世界银行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1%3月30日,世界银行发布2023年4月期《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1%。报告称,得益于中国的不断开放和经济活动的大幅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超过此前预期,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10月预测的4.5%上调到5.1%,较世行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所预测的4.3%,上调了0.8个百分点。此外,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的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5%回升至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6%。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体今年面临多个下行风险,包括全球增长放缓、大宗商品涨价等。  相似文献   

14.
<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的应用来解决传统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而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一步对任何一个现代经济体来说,制造业都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产量在全球都位居前列,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一直保持高位。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也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向着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12,(8):30
<正>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日联合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报告显示在"创新效率"指标中,中国排名第一。据介绍,报告根据创新能力和成果对141个国家/经济体进行了排名。在全球创新整体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有7个欧洲国家,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即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美国排名第10。报告指出,加拿大在创新投入和产出领域呈现弱化现象;美国在教育、人力资源和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世界,在众多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环伺,私有制经济仍占据世界经济话语主导权的当下,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简称"国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近代以来,得益于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等领域存在先发优势,而新中国真正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大致是在20世纪中后期。但短短数十年间,中国先后研发出了"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了  相似文献   

17.
田静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2):111-116
进入后危机时代,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复苏将是后危机时代引领经济复苏的重要模式。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法律框架、政策措施和机构设置方面为"低碳"复苏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也面临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瓶颈"的严峻挑战。在这方面,作为发达经济体代表的美国和德国的做法可以给我国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言论     
《科技智囊》2016,(4):86-87
正【亚洲经济体竞争力最新排名出炉:中国仍排第九】《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竞争力2016年度报告》近日在海南博鳌发布,"亚洲四小龙"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在37个亚洲经济体中位居前四。中国仍排在第九位,与去年相比,排名没有变化。——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9.
国内     
正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会召开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博鳌亚洲论坛三大学术报告:《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新兴经济体报告》《亚洲竞争力报告》。该报告是论坛最重要的三大学术报告,重点发布亚洲一体化进展、以E11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状况、亚洲国家竞争力排名等。本次年会设置了"全球化与一带一  相似文献   

20.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绝对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可口可乐饮料已经成为战时"全球的暗号"。对可口可乐人来说,它已经是非常神圣的了;但对美国士兵来说,这种泡沫沸腾的饮料几乎有了几分宗教色彩。到美国加入二战的时候,可口可乐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成功地在民族文化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1942年,美国橡胶公司在一则广告中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