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有其演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始终的主线,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经济特质。人民至上、共享成果、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命运与共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要求层面来分析。对生产力三要素进行剖析,解构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从“新”和“质”两方面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其重要着力点,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相似文献   

3.
2022年5月,修订的新《职教法》施行。新《职教法》确定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类型教育的法律定位,是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重大突破,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推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习贯彻新《职教法》,需准确把握其创新亮点,同时谨防对其误读、偏读。  相似文献   

4.
指出科技辅导教师是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路人,应在辅导过程中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青少年的新需求、新期待,加快推进青少年科普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产业链数字化重构升级不仅为商业实现更多价值创造,更能加快生产方式变革,促进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增进人民福祉。凭借举国体制、巨大数据存量、超大市场需求规模与局部领先的数字技术及应用能力等优势,产业链数字化重构升级成为了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可行路径与重要抓手。然而,在新冠疫情、大国激烈竞争及局部冲突等因素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国内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面临的国际阻碍逐步显现。同时,数字化技术自身发展及应用特点也可能会导致多种潜在内部约束的出现。面对复杂的现实条件,我国应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原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破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革新传统产业思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新举国体制下的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懈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在吸收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规律的同时极具中国特色。面对俄乌冲突、中美科技竞争等事件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各国发展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性产业。为此,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数字基础设施内涵、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及当前数字基建国际合作发展态势作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了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四个着力点对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合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面对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自立自强、全面创新、系统治理、开放融合原则,增强科技创新系统供给、支撑、引领能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进而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8.
国外农业科技金融经验借鉴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国外农业科技金融体系的主要架构与特点,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实践经验,对中国发展农业科技金融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基于政府的有力引导完善农业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是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举措。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在应用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意义和时代要求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明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基础、战略逻辑与主要任务,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系统布局、加强基础研究体系整体布局等任务举措,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具有深刻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共同富裕迥异于资本主导下的空间剥削逻辑、建立了区域协调的空间均衡逻辑、顺应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本逻辑的价值旨归,突破了西方空间异化,超越了西方现代性模式,实现了空间正义。共同富裕在空间现代性之维上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为全球破解现代性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文明发展的空间类型,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世界意义和中华文明复兴独特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期盼,是新中国70多年探索奋进的价值选择。从照搬苏联经验到立足本国国情,从不成熟到成熟再到愈发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过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并在实践中走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阶段,迈进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步入新发展阶段,成为人类现代化的新飞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引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提振社会主义话语权,推动生命与共、命运与共,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等方面,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要旨和世界意义,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要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以打造现代新国企为目标,提升国企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牵引能力,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回顾了新国企与现代新国企的内涵及演变,分析了现代新国企的特征、功能与目标,进一步提出了通过打造现代新国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打造现代新国企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新国企建设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对国企改革提出的更高标准和要求,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更好承担其使命和任务的主动作为与必然追求。现代新国企是不同于传统国有企业的新型国有企业,是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现代化先进组织。其特点是不仅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融合,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主体,还能通过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划管理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探索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管理发展道路,对于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规划管理体系的形成、规划编审管理的完善、规划法律体系的构建、空间规划的协同发展、规划管理的信息化5个维度,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进程;立足当下中国式现代化需求,面向未来城镇化发展特征,阐述了中国城市规划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人本化、生态化、协同化、精细化、智慧化5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领先机构OpenAI为例,探究其创新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OpenAI通过打造以大模型为核心的创新引擎,依靠场景、人才、生态、科技金融与安全治理等5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建构了以AI大模型为基石、青年人才挑大梁、海量场景驱动的开放型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科技—金融—产业场景的良性循环,进而从后发企业快速追赶超越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OpenAI的实践为我国政产学研各方主体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创新模式,加快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和产业化,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引擎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形态是影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理论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从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出发,对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新质生产力首先必然是国家生产力”的观点得以提出并对其论述,并指出区域层面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服从于这一观点,才能在新质生产力时代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兼顾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统筹发展和重塑格局的综合功能,兼顾新质生产力的国家属性、人类属性和未来属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在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笔者非常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科技现代化”这一核心关键支撑,铭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主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回答“国有疑难可问谁”,我们更需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肩负起科技创新的重任,率先实现科技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应从六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阐释,即:党的二十大的主题、主要成果、新观点;“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目标和重大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保持清醒头脑,应对风险挑战等。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选出了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总舵手,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部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重大任务,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航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赋予乡村产业振兴新的科学内涵,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以乡村生活富裕为根本目的,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聚焦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利益联结,激发富民长效动能;践行绿色生态,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科技创新赋能,推动农业高水平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丽。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这既拓展了科技工作的空间.也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引领经济发展为重中之重,以科技惠民为根本出发点.树立新观念,找准结合点,创新管理方式,更有效地组织、动员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和贡献率,走出一条安徽实际的创新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其中包括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在本质上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育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推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人才主要经由教育培育而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