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染料包覆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的吸收红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Gel法制备出染料包覆纳米银粒子的复合膜,用电镜(TEM)测量了该复合膜中纳米银粒子的尺寸大小及形态,实验测出了复合膜的吸收光谱。结果发现,与纯染料溶液相比,在用荧光素钠包覆纳米银粒子的复合膜中,FS分子吸收峰红移约10nm;在用罗丹明6G包覆纳米银粒子的复合膜中,Rh6G分子吸收峰红移较小,从理论上对这种结果给予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将染料包覆的纳米银粒子掺入明胶基质中 ,进而制备成染料包覆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的工艺过程 ;对包覆银粒子所需的染料用量进行了理论估算 ,采用电镜(TEM)测量了该复合膜中银粒子尺寸大小及形态 .测出了复合膜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3.
基于Cu(Ⅱ)与3,5-二溴水杨醛缩邻氨基酚(简称BSAP)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形成络合物导致体系荧光猝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铜的新荧光方法。  相似文献   

4.
将荧光活性物质2-(4-二苯基)-6-苯基苯并恶唑固定在增塑的PVC膜中,研究水溶液中黄连素对PBBO的猝灭机理。结果表明,该体系存在静态猝灭和内滤效应两种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分析了温度对氧致荧光猝灭效应的影响,推导出温度对荧光光强影响的指数关系,利用静压系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荧光猝灭法测定草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用高灵敏荧光粹来法测定草酸的新方法,在锆(IV)-槲皮素的体系中1.5ml2mol/LHCl存在下,草酸的加入使此体系荧光猝灭,用此法可以测定草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DNA与RNA对中药葛根素的荧光有猝灭作用而建立了DNA、RNA的测定新方法.在生理pH值附近,当激发波长为266 nm,葛根素在460 nm处出现荧光,随着核酸的加入,葛根素的荧光强度线性下降,本文对4种不同核酸的线性方程、线性范围、检测限进行了测定,对外来离子的干扰进行了研究,与经典的核酸测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核酸使葛根素荧光猝灭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荧光猝灭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 .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导致其荧光猝灭 .茜素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在 4 6 5nm和 52 0 n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牛血清白蛋白在 4 .5~ 10 0 μg· m L-1范围内成直线关系 .其检测限为 4 .5μg· m 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4 .5% (30μg· m L-1牛血清白蛋白 )和 2 .6 % (6 0 μg· m L-1牛血清白蛋白 ) .  相似文献   

9.
根据系统对压敏漆的要求,基于压敏漆的测压原理实验测定了4种压敏漆的荧光特性曲线,通过分析找到了适合的压敏漆以及相应的激励光源波长.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银明胶复合膜的制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道一种制备高浓度纳米银粒子的方法.通过化学溶胶法制备出纳米银溶胶粒子,再以热的明胶作基质,以明胶包覆纳米银粒子,加热浓缩,制备出高浓度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电镜照片表明,纳米粒子并没有长大而聚沉,粒子尺度平均约为20nm.  相似文献   

11.
染料包覆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的吸收红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Sol Gel法制备出染料包覆纳米银粒子的复合膜 ,用电镜 (TEM )测量了该复合膜中纳米银粒子的尺寸大小及形态 ,实验测出了复合膜的吸收光谱 .结果发现 ,与纯染料溶液相比 ,在用荧光素钠 (FS)包覆纳米银粒子的复合膜中 ,FS分子吸收峰红移约 1 0nm ;而在用罗丹明 6G(Rh6G)包覆纳米银粒子的复合膜中 ,Rh6G分子吸收峰红移较小 .从理论上对这种结果给予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13.
为避免传统的湿化学法制备有机一金属纳米掺杂复合材料中热处理给材料性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室温下制备出有机-金属包覆掺杂型三元系复合材料体系.实现了染料分子对金属纳米粒子完全意义上包覆的设想.用电镜(TEM)观测了复合材料样品的显微结构,并对其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测量,给出了该包覆掺杂型材料的结构模型,并用所给模型成功地分析了实验结果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膜吸收红移和展宽现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technique),从银胶中获得纳米银粒子,将金属纳米银粒子掺入明胶基质中,从而制备出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电镜(TEM)测量结果表明,所掺入的银粒子确属纳米量级.与纳米银粒子溶胶相比,复合膜中银颗粒尺寸分布变宽,颗粒平均尺寸增大.实验测试了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光范围的光吸收性质,发现其存在吸收谱展宽和吸收峰红移现象,并用量子阱理论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银过程硅表面催化性质对镀膜成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晶硅表面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级的银催化晶籽层,利用开路电位时间曲线(OCP-T)的变化情况监测了硅表面银晶籽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在有Ag 离子存在的溶液中加入HF后的瞬间,银晶籽即在硅表面形成,且在5 s内完全达到覆盖.用OCP-T对刻蚀硅片与银晶籽活化后的硅片在化学镀溶液中的成核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原子力显微镜与傅立叶红外反射对活化前后的表面经化学镀覆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银晶籽层活化的硅片表面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其上经化学镀银后所得到的薄膜表面平滑度高、致密性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不同镀复时间下,α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硬度和几何分维度的测量结果,应用两步吸附机理,导出了镀层硬度和表面分维度随镀复时间的关系,理论结果与实际测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440 nm空间分辨、亚皮秒时间分辨的泵浦探测成像技术,本文研究了800 nm飞秒激光脉冲照射银膜表面后亚波长周期条纹的形成动力学.分析了1~6个飞秒脉冲照射下银膜表面条纹结构的演化过程.第一个激光脉冲在薄膜表面诱导凹槽等缺陷结构;第二个激光脉冲以后表面开始出现亚波长周期条纹,并且在更多脉冲照射时进行纵向和横向生长.条纹在50~70 ps以后开始出现,随延迟时间增加不断加深变长,在演化过程中条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过程在1 000 ps内基本结束.研究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在薄膜表面诱导凹槽等缺陷结构在后面的激光脉冲照射表面过程中激发了表面等离激元,进而导致的周期性能量沉积在亚波长周期条纹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材料表面的熔化导致了之前形成的条纹变浅以及部分消失.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具有荧光/表面增强拉曼光散射(SERS)双成像能力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简便制备方法.在银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上4-巯基吡啶,再在其表面包裹聚多巴胺膜并吸附罗丹明6G.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获得了良好的细胞的荧光和SERS图像,研究了肿瘤细胞的荧光/SERS双成像与药物释放.这种具有荧光/SERS双成像能力的复合纳米粒子有望在生物体成像和药物控释等领域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laser irradiation effect on the SERS intensity for Ag film is discussed using crystal violet (CV) as a probe. The thickness of silver film, the etching time of the glass slide by gaseous hydrogen fluoride, and the laser irradiation time for different amounts of CV on silver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The laser burn-out model wa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dependence of the SERS intensity of CV on the laser irradiation time.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Sheng Rongsheng: born in Dec. 1935, Profess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