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Nd3+浓度(0.1mol%~2mol%)掺杂的BaTiO3陶瓷的电性能.结果表明,当Nd3+浓度为0.1mol%~0.2mol%时,轻度Nd3+掺杂的BaTiO3陶瓷是半导性,而当Nd3+为0.6mol%~2mol%时呈绝缘性.BaTiO3陶瓷室温下的体电阻车ρV随Nd3+浓度的变化呈U型特性曲线,当Nd3+=0.15mol%时材料具有最低的ρV和最佳的正温系数(PTCR)效应,相应于最大的平均晶粒尺寸AGS和介电常数ε。随着Nd3+浓度的增加.材料的ε和居里常数C下降,同时ε与C值密切相关.SEM照片显示了Nd3+含量对材料晶粒尺寸的强烈影响.此外,还分析了ZrO2对(Ba1-xNdx)TiO3系陶瓷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aCI-KCL熔盐法制备了单一钙钛矿相结构的0.8PMN-0.2PT陶瓷样品,研究了烧温度和烧结时间对其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陶瓷的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影响非常显著,其最佳烧结温度、时间分为1200℃,30min。  相似文献   

3.
还原气氛热处理对BaTiO3热敏电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温阻值大于标称阻值PTCR热敏电阻在还原气氛中(氧分压lg{po2}pa=-4.1106 ̄-0.40547)于600℃,800℃和900℃分别处理2h,4h和6h,对处理后的热敏电阻电性能及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产品电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还原气氛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PTCR热敏电阻的常温阻值,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1H-^1HCOSY,^13C-^1HCOSY,^13C-^1H远程COSY以及选择性远程DEPT^13CNMR谱,对2,4-二硝基五环[4.3.0.0^2.5,0^3.8.0^4,7]壬烷的^1H和^13NMR谱进行了完全的归属。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关于高阻N型区熔NTD-Si-P^+N结二极管经电子辐照后的等温退火特性,获得5个缺陷能级:E1=0.16eV,E2=0。.27eV,E3=0.31eV,E4=0.37eV6和E5=0.42eV,结果表明E3和R4有比其它3个能极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加入各种增容剂(Compatibilizer)和采用粉末丁苯橡胶(PSBR)及经接枝、交联改性的粉末丁苯橡胶(PMSBR),研究了提高聚氯乙烯/丁苯橡胶(PVC/SBR)共混相容性的途径。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五种增容剂对软质PVC/SBR共混物的改性效果以粉末丁腈P83和丁腈-26(NBR-26)最佳;粉末橡胶对PVC的改性效果优于块状橡胶,PMSBR对软质PVC的改性效果优于以NBR-26作增容剂的块状SBR和PSBR;用不同改性方法制得的四种PMSBR中,以多层乳液接枝改性的PMSBR-4对PVC的改性效果最佳,用它改性硬质PVC的缺口抗冲击强度和软质PVC的耐寒性,效果皆超过粉末丁腈P83。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动态力学谱分析表明:PVC/PMSBR-4共混材料呈良好的韧性断裂,橡胶粒子分散较均匀,相界面模糊,低温Tg升高,说明PVC/SBR的相容性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常温阻值大于标称阻值PTCR热敏电阻在还原气氛中(氧分压lg{pO2}Pa=-4.1106~-4.0547)于600℃,800℃和900℃分别处理2h,4h和6h,对处理后的热敏电阻电性能及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产品电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还原气氛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PTCR热敏电阻的常温阻值,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报导了整合配体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乙二胺(EDTB)-钴(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红外(IR)、紫外-可见(UV-Vis)光谱、电子自旋共振(ESR)谱表征,据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上述光谱数据,与已报导的EDTB含铜(Ⅱ)、锰(0282)配合物X-射线单晶结构比较,推测双核钴(Ⅱ)配合物Co2(EDTB)Cl4.0.5C2H5OH.4.H2O的Co(Ⅱ)离子处于四方锥,而单核钴(  相似文献   

9.
THEOPTICALOBSERVATIONOFTHECOLLISTIONSOFCOMETSHOEMAKER-LEVY9WITHJUPITER¥ZhouHongnan(DepartmentofAstronomy,NanjingUniversity,21...  相似文献   

10.
Ca^2+掺杂对PTCR元件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a^2+取代Ba^2+后对PTCR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Ca^2+含量的增加,BaTiO3系PTCR样品的平均晶粒直径单调下降,耐电压性能单调上升。Ca^2取代量在一定范围内,常温电阻率变化不大,但超过一定值后,常温电阻率急剧上升,这种现象与晶界缓冲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改性剂Sb对BaTiO3基PTCR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溶胶-凝胶一步法合成了含有改性剂Sb的BaTiO3基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PTCR)陶瓷,着重讨论了改性剂Sb掺杂量的变化对PTCR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改性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室温电阻率(ρ室)、电阻-温度系数(α)、耐电压强度(VB.max)均呈现“W”形变化。  相似文献   

12.
使用铝电极的BaPbO3陶瓷的PTCR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开发具有低电阻率和正电阻温度系数(PTCR)的高居里点陶瓷材料,以BaCO3和PbO为原料制备了一组La掺杂的陶瓷材料.实验发现,烧结的陶瓷样品在室温下具有极低的电阻率,且呈现出和金属导体一样的电导体特征;使用铝电极的BaPbO,基陶瓷体表现出PTCR特性,并且这种特性可以通过调整掺杂物的量进行改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微观结构分析表明,一薄层的烧结陶瓷表层为具有金属性质的正交结构BaPbO,纳米相,并由此使其表现出极低的电阻率;具有PTCR特性的陶瓷体内部是由具有畴结构的铁电相组成,所以除去烧结陶瓷表层后,喷镀铝电极的陶瓷体表现出正电阻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不同的施主掺杂方式,通过过剩施主的一次和二次掺杂材料的室温电阻率和PTCR效应的研究,从缺陷化学的角度,讨论了引入方式与施、受主相互补偿机制的关系和对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蔡莉  王应民 《江西科学》2001,19(4):211-213
研究了PTCR陶瓷半导化过程。使用sol-gel法合成(Ba0.8Sr0.2)TiO3超细微粉,掺入钇元素及烧结助剂,在合理的温度制度下浇成PTCR陶瓷。为跟踪陶瓷半导化过程,在不同温度阶段冷却陶瓷样品和在升温阶段不同温度点冷却陶瓷样品,利用SEM、XRD进行分析陶瓷的结构,利用交流阻抗仪分析陶瓷施主浓度,结果表明PTCR陶瓷半导化仅与升温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陶瓷热敏电阻氢处理降阻的研究樊玉薇,贾连娣,吴冲若(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南京210018)为使钛酸钡系陶瓷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R)的电阻率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方法是通过控制原材料纯度、微量元素分布均匀性与工艺过程一致性来减小阻值分散[1],而对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SEM、EDS、EAS、XRD和电阻率测量技术,研究了工艺参数和加入(Co,Fe2O3)对PTC(V1-x,Crx)2O3陶瓷的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为了制造优良性能、高可靠的热敏电阻器,必须精确控制陶瓷组份和工艺。引人象C。这样的添加物是重要的,它主要以金属形式分布在基体中,同时发现添加物对试样致密度和电性能的影响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PTCR半导体陶瓷在湿热条件下的老化试验结果,对PTCR半导体陶瓷老化前后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对阻抗-频率关系曲线的测量,求出了PTCR半导瓷的特性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老化后室温阻值增加,这主要是电极氧化引起的.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物理本质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不同Li2CO3和MnO2掺杂的PMN-PMN-PZT四元系压电陶瓷.用XRD技术分析了陶瓷的相结构,研究了不同Li2CO3和MnO2添加量对陶瓷的机械品质因数Qm、机电耦合系数Kp、压电常数d33以及介电损耗tan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40℃预烧、1 000℃烧结下,当Li2CO3质量分数为0.1%、MnO2质量分数为0.2%时,陶瓷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其主要性能参数为:Kp=0.58,Qm=1 702,d33=268pC/N,r=1.91Ω,tanδ=0.005 2,该材料可作为大功率压电变压器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9.
电致发热SiC多孔陶瓷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l,B和Zr元素对电致发热多孔碳化硅陶瓷导电性的影响。室温电阻率测定表明,加入Al,B和Zr都可显著降低电致发热多孔碳化硅陶瓷的电阻率,随着Al,B和Zr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室温电阻率下降。讨论了Al,B和Zr在碳化硅中的存在形式,并分析了试样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改性杂质与钛酸钡粉体的均匀混合,达到对材料微结构、相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准确控制,对水热纳米晶钛酸钡粉体进行了改性杂质的非均匀形核表面淀积包覆.文中利用包覆Y(OH),后的钛酸钡粉体在水中的毛细管浸润性得到改善、以及两种工艺方法制备的粉体在液一固分离离心过程中离心转速对液一固分离率的影响,判断Y(OH),对钛酸钡粉体的包覆效果;探讨了掺杂工艺对Y掺杂钛酸钡陶瓷半导化和室温电阻率的影响,以及用非均匀形核表面淀积包覆工艺制备的陶瓷PTCR和细晶介质陶瓷的性质.润湿性实验显示,利用表面淀积包覆工艺确实能获得良好的包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