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十八个不同抗寒性水稻品种幼苗在零度以上低温下对组织持水力、叶绿素含量、细胞液外渗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使组织内自由水含量降低,束缚水含量相应提高。自由水的丧失量、束缚水的上升量与品种的抗寒性呈反比。低温处理后,叶绿素含量随品种抗寒性减弱而降低;细胞液外渗量都比对照高,并且抗寒性弱的外渗量大于抗寒性强的品种,籼稻大于粳稻;过氧化物酶活性处理比对照有明显的提高,而抗寒性强的品种上升幅度比抗寒性弱的品种低。这些品种间表现出的生理特性,可作为比较不同抗寒性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依据,并可供引种和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2.
抗坏血酸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它能促进呼吸、光合磷酸化,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受精,提高产量,有些人甚至把它列为植物激素之一。本试验目的是要了解抗坏血酸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寻找最适抗坏血酸浓度,为培育壮秧提供理论根据。一、秧苗不同时期的抗坏血酸含量以粳稻(台中39)和籼稻(广场13)为材料,测定幼苗不同时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抗坏血酸测定是用2.6—二氧靛酚法。从表1可知,在种子中测不出抗坏血酸。发芽后,随着发芽进程,抗坏血酸含量越高,因为发芽以后,代谢加强,幼苗合成的抗坏血酸就多,小麦等作物也有相同结果。由于系统发育的缘故,粳稻的耐寒性大于釉稻,可是本试验的籼稻抗坏血酸含量高于粳稻。由此可见,耐寒性强的水稻品种的抗坏血酸含量,不一定高于耐寒性弱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育前期游离脯氨酸的低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水稻生育前期,不同品种、不同器官在低温处理下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变化。所得结果表明:在芽期和一叶期,不同品种、不同器官低温处理后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趋于增加,且增加的幅度在抗冷性不同的品种间有所不同,抗冷性强的品种其增加幅度大于抗冷性弱的品种,地上部分脯氨酸积累效应大于地下部分、即地上部分的脯氨酸代谢对低温更为敏感,在三叶期和分蘖期,低温处理后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趋于减少,减少的幅度同样具有品种间差异,即抗冷性强的品种减少的幅度大于抗冷性弱的品种,根与叶同时存在减少的趋势.因而可以认为水稻生育前期的不同阶段是以不同的代谢机制适应和抵抗低温胁迫的。其转折点在一叶期到二叶期的过渡时候。  相似文献   

4.
一、早稻秧苗发生白苗的原因白秧苗有两种,一是病株散生,零星分布,一般比健株稍高,全株白化,大多在三叶期以后就枯死消失,这是由遗传生理引起;另一种是成丛或整丘发生,秧苗进入二、三叶期时,第一片叶仍保持绿色,第二片、第三片叶都褪绿发白。当环境条件改善以后,心叶仍能抽出并保持青绿,恢复生长,但严重的要枯死。这种白秧苗产生的原因,据我们三年来的调查,主导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及利用上的差异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测定了95个水稻材料由抽穗期及成熟期植株的含氮率及干物质积累量,并分常规粳稻、常规籼稻、广亲和品种、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及两系杂交稻6种类型,研究了供试水稻材料在氮素吸收及利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籼稻梗株的含氮率明显主粳稻及广亲和品种,杂交灿稻的含氮率高于常规籼稻,而杂交粳稻的含氮率与常规粳稻无显著差异;②籼稻植株总吸氮量平均比粳稻高154.1%,与常规籼稻及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籼稻及杂交粳稻的总吸氮量分别高22.8%和16.4%。③植株总吸氮量在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以根、叶片的变异幅度较大,而穗及茎鞘的变异幅度则较小;根中氮的分配比例以广亲和品种最高,常规灿稻显著高于杂交灿稻,而常规稻而杂交精稻间无显著差异。④从氮的利用效率看,粳稻及广亲和品种氮干物质生产效率高于籼稻,而氮的粒粒生产效率低于灿稻;氮收获指数以广亲和品种最低,其他类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5个常绿阔叶树种的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地区引种的5个常绿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在越冬期间出现罕见冰雪灾害(2008年1月上旬至2月上旬)天气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树种抗寒性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抗寒性指标对低温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大叶冬青抗寒性指标随低温变化响应迟缓;深山含笑抗寒性指标随低温变化响应敏感;阔瓣含笑、亮叶含笑和乳源木莲对低温响应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抗寒性综合评价为:乳源木莲、阔瓣含笑较强,深山含笑、亮叶含笑次之,大叶冬青较弱。  相似文献   

7.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本实验分别以143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与滇屯502,241份云南粳稻核心种质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6,BC2F4,BC3F3,BC4F2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糙米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后代黄酮含量高于粳稻后代;有色米高于无色米;不同世代的黄酮含量(mg/100g)情况籼稻后代是轮回亲本(236.26)BC2F4(224.69)BC4F2(222.36)BC3F3(210.19),但差异不显著;粳稻后代是BC4F2(244.42)BC2F4(239.58)轮回亲本(227.21)F6(220.03)BC3F3(190.91),其中BC3F3代极显著低于BC2F4,BC4F2代.筛选出的粳稻后代(白镰刀谷/合系353)是供试材料中含量最高的,达到1267.62±54.79mg/100g.  相似文献   

8.
对粳稻"嘉花1号"经60Coγ诱变处理获得的稳定遗传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tcd32进行了表型鉴定与遗传分析.在20℃条件下,该突变体表现为白色,光合色素含量明显下降,叶绿体发育不完整,植株最终枯萎死亡;在25℃条件下,三叶期之前幼苗表现为黄色,从第四叶开始逐渐转为黄绿色,光合色素含量也明显下降;而在30℃条件下,其表型与野生型(WT)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通过对培矮64S与tcd32杂交的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性状是受一对隐性核基因(tcd32)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tcd32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上顶端537 kb区域内,发现TCD32是一个新的水稻早期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9.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实验分别以143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与滇屯502,241份云南粳稻核心种质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6,BC2F4,BC3F3,BC4F2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糙米GAB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回交后代GABA含量高于籼稻回交后代;有色米高于无色米;不同回交世代GABA含量差异较大,籼稻的规律是(mg/(100g)),BC2F4(9.50)>BC3F3(7.73)>轮回亲本(3.72)>BC4F2(3.3);粳稻的规律是,轮回亲本(12.28)>BC2F4(8.77)>BC3F3(6.11)>BC4F2(5.37).可见,在水稻GABA高含量育种方面,对早世代材料选择更易获得高GABA材料.  相似文献   

10.
柑桔SOD对冷冻条件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种经低温锻炼的柑桔愈伤组织在系列冰冻温度下,抗寒性较强的山金柑愈伤组织SOD活性上升后回落到对照水平以下,其余3种(抗寒力较弱)则无峰值出现,CAT活性亦以山金柑变化最为显著。细胞MDA含量的累积与品种抗冻力发展同步。经SOD抑制剂(D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外源自由基清除剂的初步试验表明:SOD与柑桔的抗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低温及薄膜包装对油豆角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油豆角在低温及薄膜包装条件下的贮藏效果,测定其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MDA含量、膜透性及SOD、POD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及薄膜包装能够大大延缓油豆角的衰老过程。其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呼吸强度得到抑制,随贮期延长,MDA含量增加,膜透性增大,POD活性呈上井趋势,SOD活性变化不明显,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零上低温下,巴西橡胶树、小粒种咖啡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伤,其程度与抗冷性呈负相关;呼吸强度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在不同作物、不同抗性品系中存在差异;ATP含量随着低温持续时间而下降,抗性弱的品系下降得较快。  相似文献   

13.
粳稻品种“嘉花1号”经甲基磺酸乙酯(EMS)化学诱变处理,获得一个稳定遗传水稻幼苗高温白化复绿突变体tcd52.该突变体在高温(>24℃)条件下,二叶期叶色呈白色失绿,三叶期开始复绿,四叶期后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异;而在低温(20℃)条件下,tcd52突变体苗期叶色与野生型一致呈绿色,无白化现象.利用该突变体tcd52与“培矮64S”杂交构建F2遗传群体,发现苗期的高温白化复绿叶色性状受到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并将该突变基因(tcd52)定位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ID05M16025和ID05M16113分子标记之间的127 kb区间内,经测序推定突变基因是编码PPR蛋白的基因LOC_Os05g49920.结果表明:tcd52是一个受高温响应且影响水稻早期叶绿体发育的关键基因.今后将进一步对tcd52基因进行研究,以加深了解温度对水稻叶绿体分子发育机理.  相似文献   

14.
结实期温度对不同粒位稻米镁、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两个水稻品种,设置三个不同播期以探讨结实期温度对不同粒位稻米镁、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位水稻籽粒的镁、钾元素含量以及Mg/K均以强势粒最低,中间型籽粒居中,弱势粒最高;随播种期推后,水稻结实期温度降低,不同粒位稻米Mg、K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但Mg/K值则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早稻旱育秧的生理特性和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育秧苗可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高秧苗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低温条件下,可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因而具有较强抗寒能力,早育秧秧苗在本田期表现出促蘖增穗和提高开花期后光合速率的效果,它比半旱湿润秧苗每公顷增产1336.5kg。  相似文献   

16.
黄德社  梁亚平 《江西科学》1993,11(4):226-231
笔者于1982—1992年对58个水稻品种(包括杂交组合和制种亲本)进行的观察结果表明:水稻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水稻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间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来判断秧苗的叶龄;在水稻移栽后返青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第一类葫芦叶、植伤叶来判断叶龄的变化;在幼穗分化期,可根据第二双零叶、第二类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来判断最后3片叶.  相似文献   

17.
SOD模型化合物对水稻幼苗抗寒性影响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用一定浓度范围(2.5-5.0mg/L)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幼苗,以幼苗二叶一心期为低温胁迫期,结果表明处理能够维持低温胁迫后水稻幼苗体内较高的SOD活性,较低的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显示SOMC处理对低温胁迫苗的保护作用,然而稍高浓度的SOMC处理则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粳稻"嘉花1号"经~(60)Coγ诱变处理获得的稳定遗传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tcm11(thermo-sensitive chloroplast mutant 11)进行了表型鉴定与遗传分析.在20℃条件下,该突变体三叶期之前幼苗均表现为黄色,光合色素含量明显下降,叶绿体发育不完整,从第4叶开始逐渐转为浅黄绿色直至最后死亡.而在32℃条件下,其表型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具有低温敏感属性.通过对培矮64S与tcm11杂交的F_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发现该低温敏感突变体性状是受单个隐性核基因(tcm11)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对tcm11进行定位,将其定位在第11号染色体的InDel分子标记ID13252与SSR分子标记MM1361之间一个约1 566 kb的区域内.这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测定比较了刺楸及东北地区几种主要广布树种(紫椴、水曲柳、黄檗、榆)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主要抗性生理指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并采用坐标综合评定法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刺楸的抗寒性弱于东北地区几种广布树种,从强到弱的顺序为榆>黄檗>紫椴>水曲柳>刺楸;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是限制刺楸在东北地区分布与传播的主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啤酒大麦7个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叶绿素含量具多样性,但从三叶期至成熟期叶绿素平均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规律;另外,即使在同一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品种间的叶绿素含量也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