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电话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诊断(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电话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评定。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SSS量表分数有显著性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强迫因子分数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因子分数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SSS分数未见显著性差异。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电话心理治疗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社会支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合并精神科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运动疗法.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结果 6个月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NOSIE总分、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SPI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情和交往情况、社会活动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疗法能够改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方法:分析对照9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和门诊95例康复期病人复发的心理社会因素,确立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至关重要。结果:发现无人监护、未坚持服药、无明显诱因复发三个因素引起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几率较高。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需要科学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治疗效果。将100例社会支持系统较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第4、第8周评定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后BP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明显改善且高于对照组得分。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利培酮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与精神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给予利培酮治疗3个月,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qu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suscognitive battery,MCCB)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方法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与精神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处理速度(P 0. 01)、工作记忆(P 0. 01)及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P 0. 01)均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及社会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患者PANSS总分(P 0. 01)、阳性症状评分(P 0. 01)、阴性症状评分(P 0. 01)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P 0. 0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认知功能中处理速度(r=0. 55,P 0. 01)及工作记忆(r=0. 42,P 0. 05)的改善与阴性症状的缓解正相关,与总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的改善无相关性,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与总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的改善均无相关性。可见急性期药物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中的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及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处理速度及工作记忆的改善与阴性症状的缓解相关。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为表现,其患病率大约在1%.早期诊断并及早药物治疗将获得良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抗精神病药物不断问世.本文就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药物治疗新进展予以综述,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评价奥伦自理模式护理方案对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康复锻炼效果的意义。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康复期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奥伦自理理论指导的护理方案),每组各39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2周后的治疗效能感及康复效果。研究组患者护理12周后的治疗效能感较高率(94.9%vs.61.5%)及康复效果轻度障碍率(79.5%vs.5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伦自理模式护理方案在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康复锻炼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门诊随访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个月的延续护理服务.比较12个月后两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对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病情复发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疗效的维持及疾病的恢复,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其社会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的生活质量有无显著性差异,生活质量与精神分裂症症状之间是否存在关联,选取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明确的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共99例,同时纳入年龄、文化程度无差异的健康对照57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生活质量首发未治疗组和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13.660,P=0.000),首发未用药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心理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19,P=0.007);首发未用药组精神分裂症环境、生活质量总分与PANSS阴性症状分之间存在明确的负性关联(R=-0.479,P=0.000;R=-0.288,P=0.045);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环境评分、生活质量总分与PANSS阴性症状分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R=0.319,P=0.024;R=0.284,P=0.045).由此,可以得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显下降;患者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尤其是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其生活的环境质量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龚成香 《甘肃科技》2016,(5):131-13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体会及新的临床护理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的康复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研究表明:采取特别护理措施的39例患者恢复37例,康复率达94.8%,正常护理的患者恢复32例,康复率达82.1%,且特殊护理的住院天数、费用较正常护理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虽经治疗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但其中有相当多的患者进入社会一段时间后又旧病复发而再次入院。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有发展为精神衰退的可能性,成为病残,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应重视对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预防,做好康复指导。预防。一是药物维持治疗。国内外临床对照法的资料均说明,维持疗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减少复发和再住院,不用药物维持治疗的患者在4~6个月有40%~60%复发,而服药者仅有近5%复发,间断服药复发率15%。应消除对维持用药不正确的看法,严格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减量或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其效果。方法在我院选60例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加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疼痛护理以及专科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糖尿病足情况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供血或者病灶好转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高,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其护理满意度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一种很好的护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都 《甘肃科技》2020,(8):110-112
探究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将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划分成对照组(n=43例)与治疗组(n=43例),前者单一服用阿立哌唑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联合r 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较对照组的67.44%高(P<0.05);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血清NGF、BDNF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阿立哌唑联合rTMS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阿立哌唑,可明显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有效上调其血清NGF、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全方位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规律。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状况良好,护患关系融洽,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结论精神科护士掌握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人性化心理护理,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给患者以积极的影响和心理疏导,提高其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可以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运动和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的方法,就身体运动和心理干预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梳理和总结,探寻它们之间的规律,供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情景剧(PSD)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精神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辅以PSD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IRI-C)、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得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对两组患者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RI-C总分、幻想能力(FS)得分、观点采择(PT)得分、同情性关心(EC)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LI,TSBI,SANS,SES,SSPI评估结果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评估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能够明显提升精神分裂患者的共情能力,改善社会功能,减轻患者的社交孤独感.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一种病态的情绪低落,是一种情感障碍,属于心理(精神)疾病的范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情绪低落,快感的丧失,精力疲乏、无力.许多抑郁症患者常以其附加症状如头痛、失眠、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上腹饱胀、腹泻、食欲下降和体重减少等躯体性主诉到综合医院就诊,使抑郁症患者错失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机会而贻误了病情.因此,为提高抑郁症在综合医院的诊断和治疗率,本文拟就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杨晋梅 《甘肃科技》2016,(20):136-137
随着社会各类压力、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继续呈上升趋势,而精神病患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需要精神病患者长期服药。由于精神类药物有副作用,会导致慢性精神病患者部分功能受损,容易出现精神衰退、生活懒散,且社会技能比较差等情况,必须要进行完整的康复训练治疗,最大限度减少因精神病而导致的脑功能及社会功能障碍,并防止复发。然而医院期间康复训练是整个病程中重要的治疗环节,所以建设完善的康复训练设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重性精神病,持续性强。 患者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被害妄想、厌世甚至自杀等行为。 建立精神分裂症疾病动物模型能够有助于探索其发病机制,从而优化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理想动物模型、精神分裂症现有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进一步完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进而为研究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智能测定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4例患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3例.4例患者血清梅毒抗体检查均为阳性,2例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均≤21分.经青霉素和抗精神药物治疗后,一般精神症状控制,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智能下降.结论 麻痹性痴呆极易误诊,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