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动物科学》1999,16(1):44-46
鲎(hoù),是栖生于海洋中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在动物学分类学上,鲎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鲎科(Patypleidae)。目前,世界上现存的鲎为三属四种:①美洲鲎(Limu...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部“第二沉降带”是从晚中生代开始形成的大陆裂谷带。华北裂谷带控制了我国东部平原区油气的分布。我国东部海域“第一沉降带”是第三纪形成的裂谷盆地带,大量陆相生油层会发育于此。滚动背斜、断块构造、披盖构造、不整合及基岩潜山等圈闭都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油气运移和聚集于前震旦系到第三系。我国东部陆上和海域中新生代大陆裂谷盆地是勘探油气的重要领域。古生代裂谷盆地的油气远景尚待探索。西部准噶尔盆地的含油气领域,似与古生代裂谷盆地有关。  相似文献   

3.
鲎帆     
温州作为南戏发源地,民间戏剧甚盛。旧戏文中常有“陪有丫环,吃有鲎帆”的词句,以形容贵夫人、娇小姐的豪华生活。而今不少人不知“鲎帆”为何物,常去翻字典,但如去沿海渔村去转一趟,便不觉陌生了。鲎帆即是鲎(Tachypleustridntatuh),又称中国鲎、东方鲎,本邑俗名“两公婆”,是一种节肢动物,隶属肢口纲、剑尾目。鲎字读音“厚”,据明·弘治《温州府志》载:“鲎,形如覆釜,青褐色,口足皆在覆釜之下。足有十二,长五、六寸,尾劲而  相似文献   

4.
说鲎     
鲎栖于海洋中的温暖水域,每年夏季从深海游到海边,成双成对地爬上海滩产卵繁殖。长大成熟的鲎,雌的头胸甲长40厘米,重4公斤多;雄的长约30厘米,重2公斤左右。雌雄鲎常勾夹在一起,行走、摄食、休息都不分离。为大量生产鲎试剂,近年来滥捕现象非常严重,日本海域的中国鲎已处于灭绝边缘。我国南海北部海域(主要足湛江沿海)成为世界上唯一中国鲎生存数量较多的地方,因此日、美和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和鲎试剂生产商都把眼光投向湛江。日本一  相似文献   

5.
鲎.在教科书里是一种被称为“活化石“的现生动物。它的形态就像古代将士的铠甲那样.外壳分为前后两部分.十分坚硬。在其身后还有一条被称为”尾刺”的长刺,正因为拥有这一特征,它被归入“剑尾类”。而海蝎也如它的名字一般,是蝎子的海洋版。这种生活于2.5亿年前,灭绝于古生代末期的海生动物.在鱼类大型化之前、  相似文献   

6.
鲎--全身是宝的海洋珍贵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鲎亦称马蹄鲎(horseshoe crab)(图1),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Hda),鲎科(Limuroidea)。目前世界现存的鲎。根据其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分为二亚科三属四种。其中ia'mulinae亚科仅有美洲鲎属(Limulus),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种。分布于北美东海岸水域;而Tachypleinae亚科有两属,分布于亚洲东南岸及东岸沿海水域。其中东方鲎属(Tachypleus)有两种:东方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亦称三刺鲎、中国鲎或日本鲎)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亦称巨鲎):蝎鲎属(Carcinoscorpius)仅一种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相似文献   

7.
正它们有着蓝色的血液、别具一格的书鳃和像剑一般的长尾巴;它们能腹部朝上仰泳,也可以在海滩掘穴;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4亿多年,历经多次全球性生物大灭绝事件。它们,就是鲎。关于鲎的传奇故事,要从一件件珍贵的鲎化石说起。鲎属于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肢口纲剑尾目,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和最奇妙的动物之一。从背面看,鲎的身体由3部分组成:头胸甲、腹甲和  相似文献   

8.
创设厦门海域中国鲎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厦门海域和中国鲎生物学的特点,对厦门海域中国鲎保护区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并初步探讨保护区的管理模式,欲通过制定相应法规,开展科研与监测,加强宣传教育,广泛进行国际合作,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保障保护区的持续发展,使中国鲎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鲎和虾蟹类都是节肢动物,有共同的特征,如身体外被甲壳,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等。只不过鲎的种类较少。分布区域又窄,人们很少见到而已。鲎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是节肢动物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之一。远在3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就已出现,曾和低等的节肢动物三叶虫一起繁盛一时,称霸于海洋。可是亿万年的时光过去了,地球上有的生物已经绝灭,绝大多数生物都在不断发展完善,只有鲎没有多大变化,至今仍保持原始生物的老样子。我国仅产一种鲎——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沿海,生活于沙质的海底,白天潜伏于海底,  相似文献   

10.
海马,并非顾名思义的“生活在海里的马”,而是一种小型的硬骨鱼类,体长一般在6~20厘米,分类上隶属于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海马是个大家族,全球都有分布,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我国自南至北的近陆浅海均有它们的踪迹。世界上最大的当属太平洋海马,体长约30厘米,最小的可能是近期海洋生物学家在马来西亚海域13米深的水中发现的一种海马,只有16毫米,仅相当于成年人一根手指头的宽度,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海马种类。与其他鱼类相同,海马也用鳃呼吸,背部有鳍,食物通过吻进入腹中,且终生在水中生活。与其他鱼类不同的是,海…  相似文献   

11.
中国鲎人工培育的幼体对不同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鲎由于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遭受大规模滥捕乱杀,鲎数量急剧锐减,目前我国鲎资源已面临枯竭的危险.人工育苗及海区放流是一种保护和恢复鲎资源种群有效可行的措施.我们从2004年7月至9月,在厦门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鲎人工授精,并以人工授精培育的鲎幼体为材料,模拟海区生态环境,自2004年10月14日至2005年3月15日进行鲎幼体钻沙、钻泥实验,并比较幼鲎在不同生态环境生长发育情况,共计152 d.结果表明,幼鲎具有钻入沙或泥的生活习性,且幼鲎在含沙或泥的海水比在普通海水中生长发育的情况更好.本实验结果为鲎苗海区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鲎属海洋底栖的节肢动物,生活在浅海区,在繁殖季节洄游到潮间带挖穴产卵。过去主要把它作为食用,随着鲎试剂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检验等方面。因此,对鲎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但鲎的生活史很长,如用杀鲎取血制备试剂,不仅不能满足常年生产的需要,而且会破坏资源。所以在大规模研制试剂的同时、开展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盐度、放养密度、耗氧量、抽血量、抽血间隔时间和摄食量等因素对鲎的变形细胞数量和存活率的影响,为人工饲养管理和适时适量抽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秋季在中街山列岛邻近海域进行了12个站位的大面站调查,对该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49属127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其中,硅藻38属98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占所有样品鉴定物种总数77.2%;甲藻7属24种,占所有物种种数的18.9%;金藻3属4种,蓝藻1属1种.硅藻仍为主要优势群落,其次为甲藻.在本次海洋调查得出的优势种中,与以往调查该海域结果相比,新增了颤藻,泰晤士扭鞘藻两优势种.这可能是因该海域近年来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373×103~199.325×103 cell/L,平均丰度值为137.458×103 cell/L.调查海域表层细胞丰度呈现在近岸海域数值高,离岸海域数值低的特征.浮游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大致表现为随海水深度的增加,群落细胞丰度逐渐减小.调查海域表层浮游植物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介于2.594~4.028之间,平均值为3.393.其均匀度指数介于0.371~0.576之间,平均值为0.485.该调查海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出现相似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4.
鲎类化石(节肢动物)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报道并描述了发现于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的节肢动物鲎的化石.通过对比研究证实这一化石为中鲎科一新属种,其形态特征与现生的鲎十分相似.这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扩大了已知中生代鲎类的分布范围,也为研究鲎类的演化、生态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海洋自由生活线虫研究的意义和我国海域自由生活线虫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分别报道了我国四大海区自由生活线虫的丰度和多样性情况,列出了各海区所发表的新种名录.目前,我国海域共鉴定报道了自由生活海洋线虫260余种,隶属于118属,36科,4目,其中包括3个新属和76个新种.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1年秋季南日岛西部海域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80种,隶属于18目51科63属.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500的优势种类有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7种;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36,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4.15,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0.所有游泳动物质量相对资源平均密度为1116.23 kg/km2,尾数相对资源平均密度为108 215 ind/km2.该海域游泳动物资源密度处于中等水平,但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不高,多数为小型种类.  相似文献   

17.
你也许看过科教影片《蓝色的血液》,这部影片介绍了被称作“活化石”的海洋节肢动物——鲎.鲎的血液是蓝色的,人们用这种蓝色的血液制成的“鲎试剂”,可以检测人体内毒素和药品、食物的细菌感染.鲎的贡献不只是这些,它在生理科学研究中,与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之间,  相似文献   

18.
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对曹妃甸港口工程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elft3D软件建立了波流共同作用下曹妃甸海域三维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数学模型,使用2012年实测潮流和含沙量对模型进行验证.运用验证后的数学模型对2012年曹妃甸工程的泥沙输运和海床演变进行模拟,从而分析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对港口工程的响应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曹妃甸海域含沙量较低,小于0.2kg·m-3,呈现在平面上为西部高、东部低,滩地高于外海,在垂向上为由表层至底层增大的特点;甸头、西部滩地和东坑坨海域为主要冲刷区,西部深槽和东部老龙沟深槽为主要淤积区.海床一年的冲淤演变总体在0.5m以内,海床是动态稳定的,冲刷率和淤积率均是港口运行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年8月和2007年1月、4月、10月福建沿岸海域底拖网调查结果,对福建沿岸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时空变化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福建沿岸海域调查海区中蟹类有43种,隶属10科、21属,其中以梭子蟹科种类最多.蟹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春季有2种优势种,夏季有3种,秋季有5种,冬季有2种;双斑全...  相似文献   

20.
2002年5月-2003年9月对渤海天津海域赤潮监控区进行了网采浮游植物的生态学调查,天津海域共发现浮游植物37属68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24属51种,占总种数的75.00%;甲藻7属11种;其他6属6种为少量的蓝藻、黄藻和金藻,其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型。圆筛藻属的种类是该海域的全年优势类群,在群落总细胞数中的比例平均高达63.41%。浮游植物群落以大型细胞硅藻.甲藻占优群落为主,其平面分布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