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学研究方法》将当前人类学者使用的各种质性和量化研究的方法基本囊括了进来,尽其所能地反映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前沿,在编撰过程中,使用了大量人类学领域的经典案例和典型案例,并结合当前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进行了汇总,构筑了符合当代中国人类学发展研究实际需要的方法理论体系。这对于未来规范人类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关于方法论方面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打破了国内人类学只注重田野调查、历史文献使用、跨文化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企业人类学的两项经典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试验和20世纪50年代的曼城工厂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反思企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并探寻在全球化情境下,为了应对社会的急剧变迁,企业人类学研究的职业道德和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3.
2013年10月10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师生迎来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人类学同行。两个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类学新锐论坛"在南京大学河仁楼会议厅顺利召开。论坛由南京大学范可教授主持,出席的嘉宾有南京大学邵京教授、杨德睿副教授、杨渝东讲师,复旦大学潘天舒教授、纳日碧力戈教授。正在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访学的国际知名人类学家,波士顿大学的魏乐博(Robert Weller)教授也出席了论坛。论坛报告人及题目:何潇(复旦大学人类学硕士,德国马普学会人类学博士生),"上海创业梦:金钱、时间与城市移民";何煦(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生),"村落:还是共同体吗?——关于乡村组织生活的田野研究";李铱涵(复旦大学人  相似文献   

4.
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方法及成果自觉运用到艺术研究当中,便有了艺术人类学,2006年12月22-24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举办了首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的意义,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相关议题有“中国艺术人类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人类学与艺术学交叉学科的意义”、“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个案”,等等。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关于"写文化"的方法自觉,给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迪。文章以三个研究案例的故事,说明人类学的写作概念旨在全面和整体性地把握一种文化,对于传统的文学写作和历史写作概念起到一种拓展和补充的作用。人类学在文化表现上强调多元的、互动的复杂视点,捕捉族群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就解构了以往的权力话语和精英写作的单一性和绝对合法性,预示着文化价值观的更新所带来的再经典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人类学的视角,对国内外关于藏族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综述。认为藏学与人类学关系密切,人类学拓展了藏学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理论与方法。提出构建“藏学人类学”、提倡田野调查法、人类学要承担起避免文化冲突的重任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人类学的理论中,对于人类学特性的思考已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不少有关人类学的教材普遍讨论了人类学的普同性、整合性和文化相对性等特征。这是传统的、经典的论述,至今对人们把握和认识人类学理论的特性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从人类学的本质出发,人类学还具有洞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文化人类学发展史表明,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不但是文化人类学工作者自身在田野调查访问以至室内整理研究过程中研究人类群体文化的必要工具,而且是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的重心。同样,这种方法也得到人文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认同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文学界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应该属于文艺理论批评的一个新学派 ,基本属于文化学范畴 ;而人类学领域内的文学人类学 ,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人类学目前存在更多的是问题 ,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不够”。首先 ,人类学界对文学人类学的关注不够 ;其自然结果就是投入不够 (指投入的研究时间和精              力 ) ;其三是理论建构不够 ,本土的和西方理论介绍均着力不够。  相似文献   

10.
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现代人类学的内容之一。作者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对现实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公共卫生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人类学之路辛苦而寂寞 ,但同时也是风景无限。做学问、看风景 ,一路前行  相似文献   

11.
从民俗的文化意义、民俗的历史性进程、民俗的共时性网络与场域三维度,对人类学民俗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视角进行阐释。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民俗研究的人类学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2.
从民俗的文化意义、民俗的历史性进程、民俗的共时性网络与场域三维度,对人类学民俗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视角进行阐释。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民俗研究的人类学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3.
女性人类学是20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而在欧美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问题,同时将包括男性在内的社会性别视角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阈,试图改变以往人类学缺少女性"眼光"的重大缺陷,而将女性的生存状态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加以研究和审视。本文试图在对女性人类学进行基本介绍的情况下,对其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揭示女性人类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以期加深对女性人类学这一学科的深入了解,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女性人类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人类学正在中国进一步崛起,其两个重要的事项,一是《台湾人类学刊》的创刊出版,二是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历史人类学学刊》于2 0 0 3年创刊,在香港出版。该刊编辑委员会成员为:周大鸣(中山大学) /桑兵(中山大学) /马木池(香港科技大学) /张兆和(香港科技大学) /陈春声(中山大学) /程美宝(中山大学) /黄永豪(中山大学) /廖迪生(香港科技大学) /刘志伟(中山大学) /蔡志祥(香港科技大学)。学术顾问为:末成道男(东洋大学) /黄淑娉(中山大学) /李亦园(中央研究院) /萧凤霞(耶鲁大学) /…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最大特点就是如何用分群的方法、分类的角度,而不是个体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整个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调查研究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注重质的研究,也要擅长使用量的研究方法。但是最为重要的,人类学研究还应该加强概念提炼。以往的人类学研究都是描述太多,而提炼太少。中国的人类学研究需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6.
正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的"中国与世界:文化创新与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6月15~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韩俊魁(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持,刘夏蓓(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致辞。蔡华(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以及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作为会议召集人,分别在6月15日上午和下午的专题上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类学比较早就注意把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历史研究方法相结合,把对“异文化”的研究和对“本文化”的研究相统一,这是中国人类学对世界人类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回顾和梳理西方人类学与中国人类学在艺术研究领域的经典案例和理论倾向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类学艺术研究的特质,并对人类学艺术研究理论建构提出了试探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书是最好的文化人类学教科书之一。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类学入门",介绍人类学各分支学科、文化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主要的理论与应用等;第二部分为"欣赏文化多样性",探讨文化人类学如何从语言、族群、经济与政治体系、家庭与亲属、婚姻、性别、宗教、艺术展演、媒体与体育等多个维度,表现人类在历史时空中的文化多样性;第三部分为"变迁的世界",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族志资料 (含历史资料 )的发掘、积累和利用、提高学术队伍水平等条件来实现。另一方面 ,应用研究领域的扩大是中国人类学赖以生存和走向科际整合、迈向人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