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直接诱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宝红  丰嵘  刘方  姚长兵 《科学通报》1999,44(1):102-103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直接诱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缩短培养时间、减少培养过程中的变异,有利于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展和应用.虽然棉花组织培养胚胎发生的报道已很多,但还没有关于棉花直接胚胎发生的报道[1].我们用我国主栽优良品种中棉所12号进行培养,获得了棉花组织培养直接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将中棉所12号7日龄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和胚根接种于附加不同植物激素的改良MS培养基(MS的无机盐加上B5的维生素,pH=5.8)上培养,接种后7d开始有愈伤组织形成,80d后可看到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120d时,胚性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并可看到…  相似文献   

2.
四十年代晚期,一些美国科学家发现,当把鸡胚和小鼠肿瘤移植在一起时,鸡胚的神经就象受到什么吸引似地迅速长人肿瘤内。接着,用组织培养法证实了瘤块内存在着某种刺激神经生长的化合物。1954年,人们成功地分离出这种化合物,定名为神经生长刺激因子,简称NGF。这个在四分之一世纪前的发现,现在已成为神经生物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NGF是唯一能刺激未成熟的神经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化合物,因此,全世界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棉花体细胞胚的快速诱导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宝红 《科学通报》1994,39(14):1340-1340
棉花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诱导虽已有不少报道,但其培养大多经过多次继代的固体培养,或固体、液体、再固体等多次继代培养才能诱导形成体细胞胚.因而普遍存在着培养周期长、培养过程复杂等问题;而且由于繁琐而长期的继代培养,极易产生变异,这均限制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棉花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近我们以陆地棉栽培种珂字201和鲁棉6号3日龄无菌苗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通过探讨棉花脱叶剂TDZ在棉花组织培养中的使用效应,初步建立了棉花体细胞胚的快速诱导法.  相似文献   

4.
黄忠祥 《科学通报》1990,35(21):1679-1679
近年来,随着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已成功地建立了一大批细胞系,同时发现离体培养的细胞系经继代培养后,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与供体植物不同。 我们对水稻、玉米继代的胚性细胞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续,染色体数目有着明显的增加,籼稻871109花粉胚性细胞系继代一年零四个月,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组织培养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植物生长调节剂,无论对于整体植物的细胞生长和组织分化,器官的发生与脱落,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成熟和衰老,还是对于植物离体培养中的细胞分化和形态建成,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自从1902年哈勃兰特(Haberlandt)大胆预言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以来,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从科学  相似文献   

6.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已发现物理因子光,对形态发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PTC)一词,习惯上可广义地归类为任何植物的一部分,无论是单个细胞,一块组织或某个器官,在无菌试管内的培养。尽管Strect认为这个词仅用于植物器官切片(外殖体)的增殖而产生的组织。从植物上切下的组织切片的生长,源于自然界中植物组织的创伤反应,原因是局部生长素水平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王伏雄 《科学通报》1966,11(6):282-282
在幼胚及其他生殖器官的离体培养中,酪朊水解物、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曾用作生长辅助物质。2,4-D可诱导胚愈伤组织的产生。硫酸腺尿圜也曾用于胚胎培养。本文就酪朊水解物、谷氨酰胺、天门冬酰胺、2,4-D和硫酸腺尿圜对银杏幼胚生长和分化的影响,作一简单报导。银杏胚的解剖和消毒以及培养基的配制和消毒同前一篇报告。蔗糖用8%(小于1,600微米的胚)或5%(2,800—3,240微米)。酪朊水解物用酪朊自制成10%储备液。椰子乳汁经蒸汽消毒。培养胚置于恆温箱中(22±2℃),不加光照。每周检查记录一次。试验结束时分别照相及固定,一部分材料制成制片观察。  相似文献   

9.
色素腺体和棉酚在陆地棉体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水金  季道藩 《科学通报》2001,46(16):1380-1384
以陆地棉3对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陆地棉标准系TM-1和棉花组织培养的模式品系珂字棉312为材料,研究了色素腺体和棉酚对陆地棉体细胞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的色素腺体性状和棉酚含量对于棉花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无色素腺体棉的出愈率和单块愈伤组织重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并较有色素腺 体棉容易获得再生植株。外植体中的棉酚含量与其出愈率成显著负相关(γ=0.84)。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棉酚对于棉花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无色素腺体棉。但较低的外源棉酚(0.1mg/L)可使无色素腺体棉愈伤组织生长稳健,并有较多的胚性细胞,并可显著地促进体细胞分化,提高无腺体棉体细胞培养的植侏再生频率。此外,还讨论了珂字棉312幼苗棉酚含量的变化特点,以及幼苗棉酚含量变化与组织培养的关系,并提出了用外源棉酚来改良棉花体细胞培养体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几种植物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花芽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宁 《科学通报》1992,37(4):363-363
花芽分化作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种分化模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外源激素的作用尤其显著。然而,成花梯度(floral gradient)的研究,提示这样一种可能性:植物激素诱导外植体分化花芽的作用只是一种“扳机”作用,即为那些已处于生殖生长分化状态的细胞提供了表达这种潜能的条件。换句话说,那些来源于生殖生长期植株的外植体,只要有适合的培养条件,都有可能在离体培养中再生花芽。这是一个与植物决定(Plant determination)有关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本文从这种观点出发,研究了几种植物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花芽分  相似文献   

11.
光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到大约二十五年前,生物学家对于光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一直很少注意。但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研究特别是在应用方面的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光对组织培养物的生长和发育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莲叶柄导管次生壁蛋白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忠 《科学通报》1993,38(12):1131-1131
植物细胞壁包括初生壁和次生壁两种类型,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功能.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得到只有初生壁而无次生壁的愈伤组织或悬浮培养细胞.Lamport用这种材料于1960年首次在初生壁中发现了一类富含羟脯氨酸的蛋白质,定名为伸展蛋白(extension).以后,人们又在多种植物的初生细胞壁和花粉壁中发现了其它一些壁蛋白和酶.经过30年  相似文献   

13.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方式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始,人们把目光注意在有丝分裂上,认为无丝分裂方式只是偶然发生的异常现象。对有丝分裂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工作。以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组织培养中无丝分裂也是普遍存在的,象粉蓝烟草、红花菜豆、硬粒小麦等植物的培养中都发现了细胞的无丝分裂。利用组织培养实验系统研究细胞分裂有两点意义:其一是可以对细胞分裂过程及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其二是联系细胞分裂方式和细胞发展命运进行  相似文献   

14.
谷子幼穗培养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镇澳 《科学通报》1984,29(13):833-833
如何从禾谷类作物的单细胞经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以及获得再生能力强的细胞系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中十分引入注目的问题.休细胞胚胎发生具备最快速无性繁殖的潜能,并且由于经胚状体途径再生的植株来源于单细胞,因而特别适合于遗传、育种和突变体等研究。在一些禾谷类植物中,胚性细胞系的建立又是制备和培养原生质体的重要前提。谷子(Sctaria itlic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到目  相似文献   

15.
崔澂 《科学通报》1959,4(10):333-333
豆芽一向是我国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一种蔬菜,但因有一条很长的根,因此影响到食用品质。天津市副食品公司豆芽厂与我校合作进行了关于加速豆芽生长和提高其食用貭量的研究。由于植物生长素或植物生长調节物质对茎和根的生长的作用在浓度上有差异,也就是说,能促进茎生长的浓度,对根已經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了。因此我們利用植物生长調节物貭(萘乙酸鈉盐)处理豆芽,希望找到一个能抑制根的生长,而能促进下胚軸生长的合适浓度。实驗方法如下:种子先用溫水浸7—8小时,发芽后,每份称十斤放于大草包中,每隔2、4、8小时  相似文献   

16.
安利佳 《科学通报》1990,35(15):1180-1180
人参(Panax ginseng)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关于它的离体培养研究,已有许多报告。Butenko等(1968)报道了人参组织培养中的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Jhang等和Chang等对人参进行了组织培养并获得了再生植株。杜令阁等通过花药培养得到了人参花粉植株,并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程强等对人参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并获得愈伤组织。关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1974,19(9):409-409
应用离体培养花药的方法,诱导花粉形成单倍体植物,是近年来实验植物学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进展。这项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中期。1964年Guha和Maheshwari在离体培养毛叶曼陀罗(Datura innoxia)的花药时发现花药的药室中生长出胚状体,他们在1966年进一步确定这些胚状体是起源于花粉的单倍体。在离体条件下,花粉改变正常的发育进程转向产  相似文献   

18.
余芳 《科学通报》1990,35(5):399-399
阐明愈伤组织形成的机理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工作。以往有关工作主要在核酸、蛋白质、同工酶及呼吸代谢的变化方面。基于愈伤组织主要诱导因子之一为植物生长物质,而后者可能通过Ca~(2+)内流而触发一个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始于廿世纪初,尽管历史不长,但八十年来的发展很快,至今在农业、园林方面都已成为占有重要地位的技术。本世纪初,1902年(?)伯·兰特(Haber Landt)开始研究植物细胞离体培养问题。1934年怀特(White)在三角瓶中对番茄根进行继代培养取得成功,1936年又正式提出将“植物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在适当的离  相似文献   

20.
人工种子是由组织培养产生的植物胚封入保护壳中构成。用人工种子可以大批地经济地繁育优良的植物变异株。生物技术的进展还将使人工种子成为直接供应温室或大田的新的植物生产渠道。很多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新的植物变异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