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贺诗作在唐诗中别树一帜 ,颇得后人赞许 ,其遣词造句更被推崇。本文从遣词这一修辞艺术视角分析李贺诗作的艺术境界与诗歌成就  相似文献   

2.
吴彦 《科技资讯》2014,12(17):235-236
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李贺的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是诗歌苑囿中一朵奇葩。李贺的诗在语言、构思、主题的表现等方面都惊人耳目,外在的语言实际上折射的是他苦楚的心。当然出有诗篇以丰富的想象展示了他远大理想抱负的一面。多舛的命运与建功立业的欲望猛烈碰撞使他的诗具有了历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通感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个性特征鲜明,极富新意和独创性。中唐诗人李贺在诗歌创作中大量使用通感艺术手法,奇想联翩,构思精巧,体现出一种奇诡、冷艳和瘦硬的风格。本文探讨和分析了李贺诗歌中通感的基本形式,并从通感的角度分析了其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楚辞”对中唐诗人李贺有深远的影响。这同李贺与屈原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李贺对屈原的“楚辞”诗歌艺术既有自觉的借鉴、传承,又有超越。这在诗歌形象,诗歌语言,修辞和结构等几个方面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位能博采众长、自辟宇宙的诗人 ,李商隐非常善于学习前代优秀的艺术传统。本文从他的拟作乐府入手 ,着重从“对乐府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对李贺诗歌的借鉴、对南北朝乐府善于言情的学习以及对古乐府诸般艺术手法的承传、发展和对乐府古辞的融铸、化用”等五个方面着眼 ,分析了在形成他独特诗歌风格过程中 ,乐府诗所起的点点滴滴的渗入与融汇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国前浪漫主义诗人柯尔律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中国学界的重视,而从其诗歌所创造的想象性艺术空间、其诗中所展示的心理性意象及其诗歌所展示的悲剧性精神来说,他在英国诗歌与世界诗歌史上应有一流的地位.本文从其诗歌艺术品质构成的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重新研究柯尔律治是有其文学史意义的.本文是本次“柯尔律治诗歌研究”专栏的开篇.  相似文献   

7.
在异彩纷呈的中唐诗坛,李贺以其奇崛诡怪的风格独树一帜,他呕心沥血以生命创作诗歌,并用诗歌来表现生命。品味其短暂生命中留下的诗歌,正是品读一部矛盾中苦苦追求与挣扎的心灵史,本文即从李贺多重矛盾交织的内心出发体会其奇诡诗风形成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贺是我国中唐一位具有独特个性、气质、心理和艺术才华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奇丽诡怪,“虚荒诞幻”,呈现出“奇诡”的艺术风格。在探讨李贺“奇诡”诗风成因时.古今不少论者大都从文学艺术承传的角度加以论析,这是欠全面的。形成李贺“奇诡”诗风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由其特殊身世、个性、气质、生理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促成的特殊心态和在这种心态作用下那一系列与众迥异的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李贺是唐代比较标新立异的一位诗人,他仅活了27岁,但在他"昙花一现"的短暂生命里,他呕心沥血于诗歌,独出机杼,自成"长吉"一体。他的诗歌想象怪异,意象虚幻巧妙,意境幽奇冷艳,一方面,他在诗歌中塑造了很多"鬼"的形象,开拓了诗歌题材的"鬼"之世界;另一方面,他的诗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幽冷凄艳的独特视觉感,显得很具有视觉冲击力。总之,在唐代诗歌创新方面,李贺的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的重要作家,却与以诗歌见长的“新月派”有着微妙的关系。一方面,“新月派”对他步入文坛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大量发表于“新月派”创办的杂志上;另一方面,他又对所谓的“新月派绅士”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在他的都市题材作品中,表现出了对城市资产阶级生活的讽刺。  相似文献   

11.
唐朝是中国文学取得极高成就的时期,尤其是盛唐精神哺育了李白,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人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李白诗歌具体的诗句入手,着重论述了数字的夸张艺术在李白诗歌中的运用,展现了李白诗歌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李广田的文学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他不仅继续从事多种文学体裁作品的创作,而且朝气蓬勃地活跃在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园地里。在散文领域中,他同样把创作、评论和理论研究集于一身,相辅相成地耕耘着丰沃的艺术土壤。方敬同志说:李广田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可贵的成就,“同时,在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评论工作方面,他也做出了贡献,留下值得传诵”的成果(《李广田文学评论选·序》)。李广田的散文理论研究成果,在他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中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3.
马培松是四川非常出色的青年诗人,作品多次在《诗刊》、《星星》、美国《新大陆》发表并被多家刊物转载。对他的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在当代诗歌领域所作的突出成就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并特别指出他在诗歌中对现实人生情怀的真情抒写,具有极其深刻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贺是中唐时期颇负盛名的诗人,创造了大量不朽诗篇。在李贺现存的240余首诗歌中,近150余首或多或少地涉及声音描写,形成了丰富的声音景观。这些声音一旦与特定自然环境、身世遭遇结合,不仅产生深刻的情感内涵,而且在诗歌意境营造以及艺术表达方面都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贺的诗歌常笼罩着一层奇绚的色彩,然透过诗歌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悲剧性的伤感。李贺生活的时代,无望的仕途以及多病的身体,是他诗歌悲伤色彩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苦闷诗人——性格上的悲剧在我国历史上为数很多的文学天才中,李贺也许是最早熟、最能敏感地体味人生苦难的诗人,这决定了他诗歌基调的忧郁悲愤。他是一个苦闷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就是抒写内心的苦闷,作品情调阴郁低沉,奇崛冷艳,李贺卓异的诗歌才华,在某种程度上说亦得力于他的反常性格。“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示弟》)李贺“以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失意归来,不免悲伤怨愤,说尽管身体不好,病骨支离,现在尚能活着回来就是不幸中的大幸厂,至于人世间什么卑鄙的勾当没有呢?诗人一方面顾影自怜抒发了沉沦不遇的感慨,…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4):125-128
明末清初艺术成就卓越的中国画大师八大山人,其独特的绘画艺术、扣人心弦的笔墨意境,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绘画艺术对后世很多绘画大师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李贺是中国诗史上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承继了从屈原到李白的浪漫主义传统,又以不同凡响的创意形成了鲜明的长吉体诗风。其诗歌的美学特色,历来深受关注。宇宙意识与博大意境  相似文献   

19.
李贺诗歌以其奇崛冷艳、朦胧晦涩、虚幻荒诞的独特个性而著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近乎病态心理个性的影响。本文拟从李贺的身世、经历、自身素质中揭示其独特心理个性的成因,并进而论述这种心理个性对李贺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浑是晚唐杰出诗人,他曾备受赞誉,也备受贬毁.誉者称其为“李杜之后当学者”,贬者斥其诗为“不如不做”.历代形成的丁卯诗优劣之争是晚唐诗歌研究中应给予充分注意的现象.近些年学术界对许浑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其家世生平、艺术成就、诗格气体诸问题的讨论尚须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