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应用于超高速陶瓷结合剂CBN砂轮试验研究,制备出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有明显改观的纳米陶瓷结合剂.与普通陶瓷CBN砂轮结合剂的实验结果相比,纳米陶瓷结合剂在耐火度、线膨胀系数、浸润性以及抗折强度上都有着显著优势,其砂轮贴片样条抗折强度达到了8823MPa,耐火度约为795℃.以此制备出的超高速纳米陶瓷结合剂CBN砂轮,不但安全性高,而且在对不锈钢、钛合金、高速钢几种难磨金属的干磨实验测试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磨削性能.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纳米陶瓷及其独特的性能、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以及纳米陶瓷的最新发展,重点介绍了在轴承工业领域中,纳米陶瓷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热喷涂高性能陶瓷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陶瓷复合涂层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表面涂层热喷涂技术,能在金属基体上制备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陶瓷与陶瓷复合涂层、梯度功能陶瓷复合涂层和纳米陶瓷复合涂层,这样就把陶瓷材料的特点与金属材料的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材料新的功能.这些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医学、生物和电子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氧化钛纳米陶瓷的制备及其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无压烧结过程中TiO2纳米陶瓷的致密化与晶粒长大的关系以及纳米陶瓷的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一凝胶技术制备的不同颗粒粒径的TiO2纳米粉体经冷压成型后无压烧结TiO2纳米陶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相变辅助无压烧结方法在800℃烧结获得了晶粒粒径小于60 nm、相对密度超过95%的TiO2纳米块体陶瓷:当800℃以下烧结时,TiO2纳米陶瓷的相对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快速增大,而TiO2纳米陶瓷的平均晶粒粒径随烧结温度升高则缓慢长大;当大于800℃的温度烧结时,TiO2纳米陶瓷的致密化加快,但陶瓷的晶粒粒径则快速长大.TiO2纳米陶瓷的显微硬度主要取决于TiO2纳米陶瓷的相对密度和平均晶粒粒径,即纳米氧化钛陶瓷的相对密度越大,晶粒粒径越小,则显微硬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纳米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段式无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致密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陶瓷,分别采用XRD,SEM和纳米压痕方法测试了纳米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它与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粗晶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力学性能相比,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纳米羟基磷灰石陶瓷的硬度提高了46.9%,弹性模量提高了23.4%,其中晶界增多和显微应力的产生是导致纳米羟基磷灰石陶瓷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陶瓷材料的发展和纳米陶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陶瓷的发展史,以及从纳米粉末的制备,烧结及纳米陶瓷性能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张根明  李旭东 《科技信息》2007,(11):39-39,30
钛酸钡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特点,优良的铁电、压电和绝缘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制造陶瓷敏感元件、多层陶瓷电容器、记忆材料等方面,因此对纳米BaTiO3粉体的制备及其形貌的控制一直是纳米科技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各项制备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对钛酸钡的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科技促进发展》2013,9(5):111-111
<正>(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一、项目概况本课题将研究两类红外辐射纳米陶瓷涂层材料的设计、制备技术及其工业节能应用技术,并实现其产业化应用。其中,两类材料的设计、制备技术包括":氧化物/非氧化物纳米红外辐射陶瓷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辐射节能涂料的制备及涂覆"技术。以上  相似文献   

9.
纳米陶瓷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分析普通陶瓷存在的裂纹缺陷问题,由此引出高性能的替代材料纳米陶瓷。之后,具体介绍了纳米技术以及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并针对纳米陶瓷特有的性能,进一步分析了西方国家高性能陶瓷的市场预测情况以及纳米陶瓷的应用前景。最后,展望纳米陶瓷可在包括建筑及其装饰材料在内的工程领域乃至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使用陶瓷型芯是形成航空发动机叶片复杂内腔的唯一手段,结合航空发动机高效气冷叶片叶片的发展,介绍了目前叶片生产中使用的石英玻璃基、氧化铝基、氧化镁基及纳米复合陶瓷4种陶瓷型芯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特点, 并对陶瓷型芯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增韧补强是现代技术陶瓷研究的重要领域。ZTA纳米复相陶瓷借助于ZrO2的相变特性能够显著改善陶瓷的韧性。首先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陶瓷增韧的显微结构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ZTA增韧陶瓷复合粉体的几种制备工艺,分析比较了各种工艺的特点,指出了ZTA陶瓷粉体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金属基陶瓷涂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了适量的纳米氧化铝,使涂层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改善。对涂层的表面形貌、界面结合情况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纳米氧化铝的涂层试样表面更加光滑平整,涂层与基体结合更加紧密,当纳米氧化铝的最佳添加量为陶瓷骨料总质量的2%时,制备出来的陶瓷涂层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氧化物纳米陶瓷的制备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 ,包括纳米粉体的制备和表征、成型与烧结。着重分析了湿化学合成纳米粉体工艺中硬团聚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法。在此基础上 ,对氧化物纳米陶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纳米陶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纳米陶瓷的性能,粉体制备,烧结及结构研究现状,分析实现纳米陶瓷成功制备的关键因素。得出结论:在纳米陶瓷制备过程中,无团聚高致纱坯是前提,烧结过程中晶粒生长的抑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纳米颗粒对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纳米材料是当今社科研究的热点,对陶瓷材料采用纳米颗粒复合的方法可大大改善其力学性能。本文介绍了纳米复合陶瓷的各种强韧化机理,简述了其制备工艺,对纳米复合陶瓷的内在强韧化机理和最佳制备工艺作了进一步探索。同时给出了我们的部分分散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甘氨酸为燃烧剂,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O3:Er纳米前驱体粉末,采用XRD和TEM对纳米粉末的物相结构及其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纳米粉末为分散均匀、轻微硬团聚、粒径均一、Y2O3立方晶相。前驱纳米粉末经研磨、高压钢模成型和1570℃真空烧结6h得到Y2O3:Er透明陶瓷。通过光学显微镜对陶瓷表面及断裂面观察和分析,定性讨论了低温燃烧法制备的纳米粉体的特性对陶瓷透光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纳米粒子由于具有大量的潜在应用,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通过纳米复合技术(如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可以使其获得更多的特殊性质.以氢氧化钡、氢氧化锶、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溶液法,在80℃左右的温度下制备了钛酸锶钡纳米晶.硝酸镁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同钛酸锶钡混合并超声搅拌,在室温下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Ba,Sr)Ti O3/MgxZn1-xO(BST/MZO)纳米晶.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确定所制备样品为纯钙钛矿结构,透射电镜(TEM)表明产品的形貌是核壳结构小球,电子衍射图案进一步证实核和壳均是由十几个到几十个纳米的(Ba,Sr)Ti O3/MgxZn1-xO纳米晶组成的聚集体.采用常规的陶瓷制备技术获得具有核壳结构复合陶瓷,其介电性能明显改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Ba,Sr)Ti O3/MgxZn1-xO适合作为微波介电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沉淀法制备的Y-TZP纳米粉体经冷压成型后烧结成Y-TZP纳米陶瓷.结果表明,Y-TZP纳米陶瓷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随成型压力和初始粉体颗粒的增大而减小.而陶瓷平均晶粒尺寸随成型压力的增大和烧结时间延长而长大.烧结过程中大量单斜相ZrO2生成改变了Y-TZP纳米陶瓷的烧结行为和微结构.采用无压烧结获得了相对密度为98%、平均晶粒尺寸为60 nm的Y-TZP纳米陶瓷.Y-TZP纳米陶瓷的显微硬度主要取决于陶瓷的相对密度、相结构和晶粒尺寸,即陶瓷的四方相质量分数越高,相对密度越大,晶粒尺寸越小,则显微硬度越高.  相似文献   

19.
纳米电子陶瓷材料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纳米电子陶瓷材料进行系统分类的基础上,扼要地介绍了纳米介绍了陶瓷的种类、结构、性能和制备方法,介绍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并指出了纳米电子陶瓷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是:探索制备纳米电子陶瓷的新方法和新工艺,寻找新的高性能纳米电子陶瓷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铝合金的表面硬度并降低其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在电解液中添加二硫化钼纳米粒子,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ZL109铝合金表面制备出含有二硫化钼的复合陶瓷层,且其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性能.添加二硫化钼纳米粒子后,陶瓷层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但是硬度未发生明显改变.在摩擦磨损试验中,复合陶瓷层的摩擦系数相对普通陶瓷层有所降低.在二硫化钼纳米粒子质量浓度为5g/L时,陶瓷层的摩擦系数最低,相对普通陶瓷层下降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