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现状、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建立GAP示范基地的原则、品种与基地布局、研究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对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资源丰富,且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较大的地区有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大青山与蛮罕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区。品种有沙棘、麻黄、甘草、黄芪、远志、知母、黄精、玉竹、肉苁蓉等多个品种。因此在这地区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是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九华黄精九蒸九晒过程中总多糖的含量。方法以0.2%蒽酮-硫酸溶液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635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中总多糖含量。结果野生和栽培九华黄精的总多糖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总多糖的含量均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测得野生和栽培九华黄精九蒸九晒后总多糖含量为12.67%、10.84%。结论测定结果为九蒸九晒法炮制九华黄精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滇黄精与管花鹿药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药材外观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法对滇黄精与管花鹿药进行生药学鉴别。结果:滇黄精和管花鹿药的外观性状、显微特征均有区别。结论:滇黄精和管花鹿药在外观性状、显微特征方面的区别可作为两种植物的生药学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解决多花黄精目前主要是其传统药用部位根用作保健食材直接食用,而有着类似功效成分的地上部 分茎叶全部作为废弃物丢弃,多花黄精功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严重不足等困境;明确多花黄精资源的研发 方向。 方法 通过广泛调研文献、分析多花黄精的研究现状,对多花黄精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组成、含量、结构和活性 及其作用机制,多花黄精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等主要化学成分不同产地、不同龄节、不同生境、不同部位的含量 差异,以及总黄酮提取工艺等进行了综述。 结果 多花黄精具有降血糖、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菌、抗病毒、 抗凝血和抗抑郁等多种生物活性,且其主要功效成分为多糖、皂苷、黄酮和生物碱等。 结论 不同产地、不同龄节、不 同生境的多花黄精其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地上部分也存在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等功效成 分,今后应加强对多花黄精资源的深度研究和开发,充分利用多花黄精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摘花可减少毛竹林下多花黄精养分在生殖生长上的消耗,打顶能去除顶端生长优势。研究摘花和打顶措施对多花黄精地下块茎生长促进的影响,可为毛竹林下多花黄精高效复合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竹林下种植3年的多花黄精为对象,研究了打顶、摘花及摘花打顶处理的多花黄精1年生、多年生块茎及根系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特征,并分析其异速生长关系。【结果】与对照相比,打顶、摘花及摘花打顶处理的多花黄精1年生块茎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显著提高,而多年生块茎生物量分配比例显著下降。其中,摘花处理1年生块茎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略高于打顶,均显著低于摘花打顶处理。打顶、摘花及摘花打顶处理的多花黄精多年生块茎-总生物量异速生长指数虽仅略有升高,但1年生块茎-总生物量异速生长指数则显著增加,且均以摘花打顶处理的异速生长指数最大。【结论】摘花和打顶措施通过调控多花黄精的源-库关系,实现光合碳同化物与养分的定向输运与分配,能显著提高多花黄精1年生块茎生物量、增长速率与分配比例,其中以摘花打顶措施增产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大连地区3个黄精野生种群(共79个个体)和5个多花黄精野生种群(共14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12个ISSR引物在黄精和多花黄精种群分别扩增出137条和161条条带.其中,黄精种群多态位点比率(PPB)、Nei’s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86.86%、0.279 7和0.423 4,其遗传分化系数(G_(st))和基因流(N_m)分别为0.398 2和0.755 6;多花黄精种群PPB、h、I分别为94.41%、0.3398、0.5059,其G_(st)和N_m分别为0.3084和1.1215.研究结果表明,黄精和多花黄精天然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黄精种群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多花黄精.黄精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偏低,种群间较大的遗传差异导致其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咸丰县、宣恩县和利川市中医院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规范品种的应用,对医院药房的民族药材(饮片)品种进行了样品收集、民族医生访谈、野外对口原植物标本采集鉴定、药材样品鉴定和资料整理分析,现明确了第二批19个鄂西医院用土家药(苗药)品种的名称、基源、功效和应用,纠正了某些品种文献记载和使用中的问题,首次对老虎麻茎、黄荆条药材进行了性状描述.研究结果可为促使土家族、苗族药在医院的规范使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九华佛茶     
“天下名山僧占多”,九华名山的形成,与佛教的兴起密切相关。据旧山志记载,佛教初传九华,始于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怀渡来山创建茅庵,传经布道,但影响甚微。至唐开元末,新罗国(今韩国)国王王金英之亲族金乔觉信奉佛教,来中国学习佛经,在九华山修行,从此僧众云集,寺庙林立,香火不绝,九华佛山日益兴盛。贞元十年,99岁的金乔觉圆寂于肉身殿,被尊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咸丰县、宣恩县和利川市中医院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规范品种的应用,通过对医院药房的民族药材(饮片)品种进行样品收集、民族医生访谈、原植物标本采集鉴定、药材样品鉴定和资料整理分析,总结了第四批12种药材的名称、功效、中医院使用情况,纠正了某些品种文献记载及使用中的相关问题,明确了8种药材的基源,首次对"龙竹""野葡萄藤""边芥"药材的性状进行了观察记述.研究结果可为这些土家药在医院的规范使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为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可经黄酒“九蒸九制”炮制。文章首先将炮制前后的多花黄精粉末经热水浸提获得炮制前后的水提物,经醇沉,取上清液再经离心、浓缩、干燥得到脂溶性部位,取醇沉物经除蛋白、透析、干燥以得到多糖部位,发现2个部位提取率存在明显差异;然后体外评价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九蒸九制”后水提物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得到显著性提高;通过测定T-AOC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指标,发现炮制后水提物脂溶性部位和多糖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炮制前。该文对了解多花黄精的药效学基础、临床应用和开发有效药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种药材挥发油含量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河北安国所购木香等五种药材的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地区的同种或不同品种的同类药材进行了比较,以辨质量优劣,为今后购药择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香榧是我国特有干果树种,常以香榧-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开展经营作业。通过测定香榧-艾蒿、香榧-黄精、香榧-前胡、香榧-掌叶覆盆子的林药复合种植模式的香榧生长变化指标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探究香榧生长最佳、水土保持能力最优的香榧-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为香榧复合种植不同中药材的合理性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香榧-艾蒿、香榧-黄精是香榧树干基径增长率最高的2种模式。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不同坡位与不同的复合种植模式的中介效应可以联合解释83.4%的林下土壤含水量变化。香榧-艾蒿复合种植模式下的香榧生长情况较好、水土保持效果最佳,开展香榧经济林的林药模式复合经营时,可以考虑采用艾蒿作为药材植物。  相似文献   

13.
宁夏黄精中黄精多糖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宁夏不同产地黄精中的黄精多糖进行了测定,为宁夏黄精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依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九华街附近不同林型土壤动物调查,探明了地理环境的异质性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九华山森林、土壤资源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池州地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境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 池州的山美。山上蓊葱郁勃,森林覆盖率达52.5%。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金钱松、香榧、杉木及柏类,属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有20多种;有中药材280余科,约1300种,其中有19种为国家二类药材。池州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如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牯牛降原始森林。其中牯牛降保护区总面积近7000公顷,主峰海拔1728米,保存着完整的中亚热带生物群落面貌,被誉为“华东植物  相似文献   

16.
土家药资源调查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我国土家族地区药物资源调研文献资料和相关地方药材标准,结合对实地调研工作的梳理,调查研究了我国湘、鄂、黔等土家族地区药物资源的种类.结果表明:我国土家族地区药物资源种类约有2600种,较常用及有特色的土家药约有600个品种,目前医疗机构常用土家药有170余个品种.上述结果可为土家药资源种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详实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地区黄精差异性和相似性,运用化学计量学手段对不同地区黄精氨基酸含量进行特征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地区黄精进行综合排名,验证了氨基酸含量与黄精药用、保健价值的相关性;运用聚类分析对不同地区黄精进行聚类,了解不同地区黄精之间的相似性。为黄精的鉴定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花黄精总皂甙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75%乙醇为溶剂,分别用加热回流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多花黄精中的总皂甙,再用 AB-8大孔树脂纯化提取液,以人参皂苷 Rb1为参照品,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总皂甙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提 取总皂甙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每100g 多花黄精干粉能提取总皂甙约702mg。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九蒸九晒九华黄精粉一般粉体学性质,对其总多糖的体外溶出特性初步考察。方法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粉末粒径,同时对堆密度、休止角、吸湿性等进行测定;采用桨法对九蒸九晒九华黄精粉在水介质中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九蒸九晒九华黄精粉随着粒径的减小,休止角变大,堆密度变小,吸湿率变弱;水介质中的溶出率最高的为100目粉,最低的是300目微粉。结论九蒸九晒九华黄精微粉的流动性不好,需要添加辅料来满足生产需求;同时粉碎粒径对其多糖含量的溶出有显著影响,为其粒径优选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贵州科学》2021,39(4)
目的:调查苗药蘘荷的植物资源分布、药用及混淆品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标本查询及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苗药蘘荷的品种资源进行总结。结果:较为全面的对蘘荷在全国的植物资源分布进行整理,调查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2个省市对蘘荷进行了相关的文献记载,蘘荷植物资源的海拔范围在300~2000 m,不同地区的药用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此外,调研发现阳荷、山姜、珊瑚姜、广西莪术为蘘荷药材的市售常见混淆品。结论:通过对苗药蘘荷品种资源进行研究,为蘘荷药材的综合开发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