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村寨是民族风俗旅游最好的物质载体。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的民俗展示,是一种独特的民俗风情.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武陵山区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发展以及市场营销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论文根据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情况,从营销的角度探讨该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市场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2.
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雯 《科技资讯》2006,(18):186-187
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广西是一个民族氛围浓厚、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有利条件。文章在阐述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品牌、利益协调、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面临的困境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严重威胁民族村寨旅游的持续发展。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所面临的困境和寻求治理措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以四川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为例,从对旅游资源系统特殊性的深层次考察角度出发,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所面临的内生困境及其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条主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纵深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营造市场吸引力成为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旅游者和民族村寨旅游本身两个角度,来构建市场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考虑到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旅游者个性需求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采用了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且以此进行实证检验,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能给少数民族村寨带来经济收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激励。这种经济激励的质量影响着居民对开发民俗旅游的态度。改进经济激励,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利益主体存在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开发领域,不同利益主体均有各自利益诉求.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公司两大核心利益主体的策略博弈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影响及其策略选择依据,基于演化博弈视角,选取了相关影响因素,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及其支付矩阵,并且利用复制动态方程和动态相位图,分析了演化稳定策略及收敛路径.结果显示,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领域中,地方政府和旅游开发公司之间存在策略选择相关性和依赖性,收敛路径及稳定状态受到博弈双方初始支付成本、收益、超额收益及分配系数等六个因素影响,通过设置合理的分配机制、提升超额收益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建筑景观是民族村寨中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它对旅游业来说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是重要的文化艺术产品,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本文通过对广西龙胜龙脊古壮寨、平安寨、金竹壮寨的民族建筑景观来探讨建筑景观与旅游开发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文化变迁为视角,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有益于我国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加强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感;加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政府保护的力度,制定保护政策;加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典型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的研究发现,旅游开发背景下农民组织化能够促使农民增强参与旅游业的能力,总体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存量,同时使农民个体获得较为公平的发展机会,从而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统计数据、野外调查资料和矢量地图为数据源,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村寨分布进行空间分析。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海拔、坡度和坡向数据,计算111个民族村寨点与水系和道路的距离,基于Getis-ord General G函数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进行空间点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民族村寨分布于244~1256 m的高程范围,1.14°~40.47°的坡度范围,东坡和南坡是最主要的分布坡向;民族村寨与水系距离在2~1370 m的范围内。分析表明,民族村寨整体上在坡向和与水系距离上属于随机分布,在海拔和坡度上属于高值分布,在与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的距离上属于低值分布,黔东南州民族村寨分布的空间特征与地理环境及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除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村寨旅游集中了生态自然景观游和民族风情游。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要发展民族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加强少数民族自身的素质教育,有步骤地解决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才能使民族风情游在贵州旅游业中大放异彩,带动贵州旅游业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对20世纪20年代乡村社区研究兴起以来涉及到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梳理,认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起步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的发展阶段以及80年代至今的繁荣阶段。在论述各阶段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后续研究需要研究者有效兼顾民族志书写和理论剖析两个方面,从而实现对研究对象更为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方仁 《当代地方科技》2012,(16):120-121
随着民族风情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以民族村寨为基础建立的旅游景区,具有特色的民族村寨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人。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特色景观需要保护、传承,在建设中需要优化。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作为案例,依据保护的原则,遵循美学原理,分析民族旅游村寨景观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提出旅游景观保护与优化的建议,为民族地区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群众利用自然资源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旅游开发及精准脱贫的主要载体,旅游极核是区域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基于协同共生理论,通过质性研究、认知图式以及问卷调查法,探讨岷江上游藏羌村寨与区域旅游极核九寨沟间的协同发展途径与模式。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是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区位与资源互补是先决条件,游客需求为外部导向;基于区位、资源、内外部支撑条件及游客需求角度,筛选构建的极核—外围间协同发展的主控要素指标体系,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出开展全域旅游规划,完善旅游产业全链条设计,形成景区—村寨一体突出多中心网络化的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广西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重特大火灾多发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主体涵盖村寨居民、地方政府与外来投资者。各利益主体在旅游开发的互动与博弈中存在的权利失衡态势可能导致旅游开发难以维系。为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权力失衡的态势出发,合理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角色,构建利益约束机制和行为监督机制,发挥社区组织和社区精英的作用,实现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9.
歪寨是贵州省安顺市幺铺镇境内的布依族村寨,歪寨藤甲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传说中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征南中孟获的藤甲军。歪寨藤甲文化包括藤甲编织、铜鼓藤甲舞、藤甲祖神祭祀等内容。歪寨藤甲文化是历史留给贵州和世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应得到保护和传承,对歪寨藤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应从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介入的保护机制;加快非遗申报工作,建立歪寨藤甲文化数据库,把藤甲文化融入旅游,开发藤艺产品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成功,对区域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在旅游影响下西江苗寨农户经济行为的主要特征,以及因农户能力差异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提出优化农户经济行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