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数学史的特邀报告、主题讨论会和论文报告的全面分析,我们看到传统内史型的数学史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生命力,但新的“热点”更应值得关注,比如,“多元文化之间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就已成为新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挑战,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展现出的新思想、新视角和新进路,对于中国数学史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1.我国科学文化的缺陷与科学精神的失落 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文字狱”、“以及“反右”和“文化大革命”等等,对于中国人文科学精神的摧残,比西方宗教迫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我们一直缺少人文主义的文化基础,在政治强权的重压下,始终没有能够构建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理性等社会良知的社会风尚。 2.学术界、科技界人士独立人格的缺失 现代中国的学术和科学,是在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为主的社会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过分严酷的外部环境致使科学、学术发展严重地依赖政治领导人和政治形势的开明与否,大多数科…  相似文献   

3.
刊徽的主体构图是由三组线条组成的“文”字,代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象征本刊是“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每一组又由三个线条构成,三组线条相互交叉、缠结,隐喻本刊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并且与本刊的副标题“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呼应。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文化研究”是西方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和激进生态主义等多维视角出发,以认识论的建构主义和方法论的相对主义批判传统科学哲学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素。通过对“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哲学批判,可以发现,虽然它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判走向了极端,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学文化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5.
和谐作为中国休闲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休闲文化对“天道和谐”、“心性和谐”、“形上和谐”的理想追求。将“和谐”贯穿于休闲文化的实践当中,目的是使休闲真正地成为世俗生活中的一种生命超越形式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方式,其精髓在于要让人在有限的生命当中领悟无限的生命意义,建构诗意化的人生范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9,(1):63-63
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政府26委、办、局共同协办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2008年12月17~21日在北京举行。作为文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应对金融海啸寻求发展商机”为主题的“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意国际论坛”(以下简称“企业论坛”)于2008年12月17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召开。  相似文献   

7.
“技术一文化”论:一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在概括以往关于技术与文化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化视野中的技术和技术视野中的文化以及技术、文化一体化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技术-文化”这一新概念,建构了“技术-文化”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深刻阐述了技术与文化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举国上下。从政府到舆论,“品牌”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实施品牌战略方面,企业走在了前面。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一个国家拥有品牌的多少,是其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因此.要从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国家优秀企业争创世界顶级品牌。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和平与发展”,“环境与发展”,这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可能便于在更深的层次观察和理解这两大主题。因而我在这里提出生态文化问题,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然对科学的场域开放指向科学之于研究对象的不变性反思,形成对物的实在性表征所关照的科学哲学的自然进路。于此,人性缺场,语意失范,科学被推向纯粹的自然秩序而获得背向自身存在的表观确定性。理论实体的意义消解和SSK的人类学转向超越“自然-社会”非对称性解释循环。科学转化为地方性语境中的实践要素集合,其结构序列和逻辑秩序朝向人与物和合的文化场域延展。至此,科学复归地方文化语境实现科学文化的一般性建构。文化之于“人”的本质规定折射出科学文化“求真”“崇善”“臻美”的价值诉求,人之为“人”的存在意义在科学文化中被重新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0,(1):20-21
“中国性文化,根在河南!”河南省性健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何峰说,河南性文化历史最为悠久,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墟分别在河南的淮阳与西华.那里至今留存了很多性文化的印迹:中华民族的真实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也在河南的新郑,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近现代技术发展的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前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2):34-36,45
中国近现代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文化多样性特性,其中有中国传统的以“悟性”为主的技术文化的影响,也有源于西方的以“理性”为主的技术文化的影响,以及二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种种复合型技术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技术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需要在不同时代背景上作具体分析,以便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消极因素,推动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析苏联的政治文化传统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的国家科技政策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坚定不移的军事战略导向,这种体制的形成有其坚固的政治文化基础,即苏联政治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国意识”和专制主义。本文力图说明,科学文化和自由、民主意识才是现代文明的思想基础,国家的现代化根本上讲是文化的进步,只有彻底清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才能实现国家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有利于国家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建国初期科技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阐明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概念,并论述了“内圣外王”、义利之辨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09,(14):45-46
屯兵艺术与布依文化的生动结合在安顺一带,只要有屯堡村寨就有地戏,地戏已成为屯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介绍,地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傩舞”,即先民们戴着神和猛兽的面具舞蹈,希望驱邪酬神,消灾纳福。“傩戏”则是蜕生于这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所谓地戏老百姓称为“跳神”,也叫“屯堡地戏”,属于军傩,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人文维度--多侧面认识科学的人文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结果,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科学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表现形态上都与人文文化有相通之处,这正是科学与人文沟通与融合的基础。从科学的精神文化功能,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等方面阐述科学的人文特性将成为科学问题研究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7.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HET)直接作用于“人”自身,使人从“自然人”逐渐转向“技术人”,从而引发人类对其产生深度的人文主义焦虑。道家生命文化将“生命”与对“道”的追求关联起来,并更注重对生命的人文价值的追寻,因而可以为人类增强技术提供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价值指引。在目的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中“养生”“心斋”等概念为HET在人类物质与人文层面提供了“目的校正”;在认识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中“真知”“物化”等范畴引导HET消解“是非之争”,打破“成心”;在方法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以“道”为宗,以“以明”和“因是”为HET提供了方法论规范。总体上,从道家生命文化对HET进行人文主义审视,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从道家生命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资源可以得出,对于HET,并不在于一味地摒弃此类技术,而是“人文地”引导技术服务于人类最为“本真”的需求,服务于人类自身成长尤其是人文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当科学作为外来文化与基督教和儒学分别相遇时,基督教和儒学的捍卫者采取的反应十分相似:无论是基督教父的“希腊哲学源自《旧约》”说还是中国儒士的“西学中源”说都是先让科学“认祖归宗”,这在客观上确立了科学在本已文化中的地位;基督教父的“婢女传统”和中国儒士的“中体西用”说则进一步限定了科学与本己文化之间的从属关系。从“希腊哲学源自《旧约》”说和“西学中源”说到“婢女传统”和“中体西用”说,反映了一个从主观文化类同到文化利用的文化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对技术转移所涉及到的“两难选择论”、“文化异化论”等深层问题进行了哲学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地方科学文化资源及其应用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闽珠算文化、闽瓷文化、炮船文化及“草根工业”入手,对福建科学文化及其应用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地方科学文化资源及其应用阐明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