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表明,其重点就业岗位是生产操作、分析检测、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产品营销。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应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平台课程+岗位课程"课程体系,课程按职业岗位来设,知识因职业技能而讲,避免形成"知识相对过剩,技能明显缺失"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潘建峰 《科技信息》2010,(34):211-211
数控机床的装调维修,对高职学生来说必须克服基础知识范围广、衔接性强和实践技能难度大、种类多的困难。通过实施"新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一段时间在学校学习某一方面专业知识,一段时间在企业进行与此知识相关的岗位实践技能培训。基于该模式,每年安排企业岗位实习、双证课程、项目化课程、项目化实践,将校企一体化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化学分析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化学分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赴企业调研、专门商讨等形式重新构建高职高专"化学分析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把企业岗位对课程知识、实践技能和素质的需要作为教学目标。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应用英语写作》课程"做中学"教学模式是指,把教学内容和职业角色结合起来,突出课程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具体职业岗位体验中学习,增强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专业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突出;毕业的学生只懂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角色扮演法"通过在人为环境中复制和实际生活相似的情景,引导学生去感受与现实生活相近的问题、困境和情绪,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真正领悟,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唯 《科技信息》2010,(23):I0279-I0280,I0247
《软件开发技术》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以来自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总体设计体现"做中学"的理念。以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的程序员或软件设计师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与软件公司合作,按照基于软件系统开发的工作过程来开发和设计课程,既保证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相关知识、职业素质的需要,又保持原有软件开发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学生的职业习惯,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范丽平  李丽容 《科技信息》2010,(31):I0006-I0007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强化岗位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探讨了在"四阶段教学法"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施学习性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教师科研课题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阐述了提升就业能力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应面向市场,构建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包",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高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能力训练,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社团活动。  相似文献   

9.
结合专业定期的人才市场调查,对园林行业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了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按照企业的生产任务和生产过程并结合园林生产的季节性要求,为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技能增长与认知规律,构建了"三学段渐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充分利用"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训—顶岗实训"三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果与企业市场需求人才之间存在系统偏差。针对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定位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本文以网页设计课程为例,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面向"职业岗位定位"的教学模式,将企业人才岗位定位引入到课程职业定位中,并将企业工作过程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与企业、就业零距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顶岗实习学生和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显示《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存在一定的差距。确立以"工作过程"为引领的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与工作"零距离"的接触。  相似文献   

13.
杨艳  周谊 《科技信息》2012,(6):270-271
本文研究了以岗位技能为导向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与岗位(群)和岗位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4.
赖志刚 《科技信息》2011,(13):295-295
通过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特定技能要求分析,强调要特别重视综合性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通过实践探索出有效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特定技能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丁雷 《镇江高专学报》2012,25(1):108-111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建筑电气"与"智能楼宇技术"是相关性较强的两门课程,"建筑电气"对于"智能楼宇技术"中强电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非常重要。从对"建筑电气"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出发,探讨课程建设设计思路,并在具体教学过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一教育工程素质培育模式分为学生基本素质、岗位素质两大部分,素质部分下设有若干素质模块,模块下设有若干素质元素。将技术工人所需的素质,设计并转化成相应的训练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流程化"、"弹性化"的培育方式,配合技能教育模块,依靠素质训练活动平台、素质培育课程平台及素质达标检测平台,完成学生素质培育。  相似文献   

17.
陈佳 《科技信息》2012,(18):251-251
本文主要阐述了《flash动画》课程改革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流程、项目选择、教学过程和实践探索中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所做出的努力,并指出了"项目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军  黄卫平 《科技信息》2012,(28):40+42-40,42
立足于会展服务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围绕着分析需求、明确学习内容、设计课堂活动、测试手段等方面进行设计,本文探索了将职业学习与语言技能结合在一起、把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EOP教学模式设计,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新兴产业发展对职业技能开发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能绿卡"项目按照"双结合"要求,即既要与新兴产业目录要求相结合,又要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以满足无锡产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该文介绍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无锡市大学生"技能绿卡"项目基本情况,综述了项目的策划开发和项目的实施考核方面的一般程序,对新从业者的岗位职业资格培训项目策划与实施具有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陆超 《科技信息》2011,(35):89-89,358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以"培养岗位核心能力为中心"的特色,结合几年来我校《汽车营销》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运用情景式教学法改革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基层销售岗位的初步营销技能与素养,模拟实际汽车市场营销的过程,采用现场演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真正"走进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