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荆楚岁时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优秀的民俗学著作,为我们研究南北朝的荆楚文化,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其内容包括历史事件与人物、农事生产、医疗卫生、祭祀、爱情婚姻、文体活动、迎新去恶等七方面的风俗。其中具体展现古代荆楚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并保存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古代神话和传说。不少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  相似文献   

2.
《荆楚岁时记》是一部重要的民俗专著。它在民俗学上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它是我国第一部地域岁时民俗志;二、它是一本“眼光向下”的民俗著述;三,它是一本时俗源流名著,对后世时民俗志创作起到了典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活于萧梁北周之际的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以下简称《荆》书),是一部描述岁时风物的专书,为研究我国南方荆楚地区的历史和民俗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原书早佚,今所见者,为后人所辑。兹就原书卷帙及后世辑本略作考述,或可对整理是书者有所裨益。至于疏误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对于《荆》书,历代公私书目著录不多。据笔者对《隋书·经籍志》以下五十余种官私目录、史志题跋的查检,发现竟有一半以上未见记载。可见是书失之久远,流传不广。综观各家著录,其卷数有五说:一卷、二卷、四卷、六卷、十卷。  相似文献   

4.
龙舟文化探源杨琇绿龙舟文化应是包涵划龙舟赛、舞龙、玩龙灯和祭祀龙神等民间习俗和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文化特质丛,我们这里讲座的主要是“龙舟竞赛”这个文化质点。关于我国南方的龙舟竞赛的起源,各地各民族有不同的阐释。根据《荆楚岁时记》、《岁时广记》和《续齐谐...  相似文献   

5.
《入蜀记》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途中的日记,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其中,陆游对于入蜀途中所看到的世情民俗等记载,对于我们研究南宋的民俗现象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入蜀记》的解读,本文将从物质生活民俗、物质生产及社会生活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入蜀记》中的南宋民俗现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汉族的西域散文中,不乏对新疆的描写。以《大唐西域记》为例,从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疆的民风民俗、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精神的凝聚过程及其中的新疆各民族神话想象故事的描写,来分析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想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汉族的西域散文中,不乏对新疆的描写。以《大唐西域记》为例,从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疆的民风民俗、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精神的凝聚过程及其中的新疆各民族神话想象故事的描写,来分析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想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荆楚地域范围内与武术有关的文化事象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方面展示了荆楚武术文化的内容与特色,获得对荆楚武术文化深层次的理解.本文总结了荆楚地域主要拳种及其与荆楚地域文化的联系,并剖析了荆楚拳种的由来与传习途径、荆楚武术文化得以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按照地域文化空间分布进行横向研究,选择武当武术、梅山武术等拳种进行个案的观察与文化成因解读.同时分析了荆楚群众的民俗生活以及诗词歌赋中反映的荆楚武术进行文化诠释.并从荆楚民众的尚武精神和革命传统两个方面阐释了荆楚武术具有的忠义精神和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9.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以及大兴徐松《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于光绪九年(1883年)由王秉恩、元尚居合校汇刊为《西藏等三边赋》。详细述考《三边赋》所涉及边疆岁时节日民俗,如《西藏赋》中与藏传佛教相关的众多岁时节日,《新疆赋》中南疆的大年,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清代边疆的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嘉录》是清朝嘉、道年间由苏州吴县顾禄撰写的地方岁时记,它从岁时这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江南日益成熟的城市民俗。从大体上讲,城市民俗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完全由城市所独立形成的民俗;二是由由乡村民俗演变而成的城市民俗。在《清嘉录》中,前者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商业、娱乐休闲和服务业、岁时礼俗等方面,后者则更多地渗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中。  相似文献   

11.
巴蜀地区,以今重庆与四川成都地区为中心区域。三国时的诸葛亮形象经《三国演义》传播后,以“鞠躬尽瘁”、忠君、机智和善用人才等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并且有神化的趋势。由于蜀汉政权建都巴蜀地区政治中心成都,故而在巴蜀地区形成较有特色的诸葛亮崇拜。《蜀中广记》中有诸多关于诸葛亮的记载,梳理相关内容,可以考察巴蜀地区的诸葛亮崇拜现象,及相关民风民俗,进而研究诸葛亮崇拜对巴蜀地区本土及流寓巴蜀文人的影响,对巴蜀地区的物质文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2.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而且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徐霞客把地理研究与人文精神的探索融为一体,在考察中深入民间、不耻下问、抓住典型,根据亲身经历,于书中留下了大量古代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记载,为研究明代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该书的民俗记载,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生产、风情旅游,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摆在案头的这套《荆楚文化普及丛书》,由湖北省政协王生铁主席担任总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一共4册,包括夏日新所著的《荆楚百处名胜》,张硕所著的《荆楚百位名人》,周至、吴艳荣所著的《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绍辉、董元庆、黄莹所著的《荆楚百件大事》,洋洋80万字。该丛书综合、立体、全面、深入地展示了荆楚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著名的笔记体志怪小说,《搜神记》保存了许多具有史科价值的资料,不仅可以作为正史《后汉书》、《三国志》注的来源,而且弥补了正史《三国志》记载的不足,也是《晋书》、《宋书》等史书的直接史料来源。因此,《搜神记》是值得历史研究者重视并深入加以研究的古籍资料。  相似文献   

15.
焦雪梅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1):55-57,60
作为浪漫主义珍品,《庄》、《骚》同受荆楚文化和古代神话的影响,都具有奇伟超拔的想象,都显示出一种独立不群的个体人格,另外,在艺术手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但《庄》、《骚》浪漫主义精神产生的思想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神话的接受形式亦多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在三江源地区民俗民间体育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俗民间体育在三江源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中具有文化保存、教育娱乐、健身和经济等功能,对三江源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7年8月17日,中国邮政发行《古代驿站·盂城驿》和《古代驿站·鸡鸣驿》的纪念邮票。因为这两个古代驿站是目前我国尚保存完好的古代邮政单元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第八回写潘金莲从西门庆头上拔下一根簪儿,“拿在手里观看,却是一点(支)油金簪儿,上画钑着两溜字儿:‘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却是孟玉楼带来的。” 这里所引的诗句出自何处?引起子金学研究者的注意。台湾金学专家魏子云先生在《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补证》一文中对此作了一番考证,魏先生根据明代传奇《玉环记》第三十二出唱词中有此诗句,推断《玉环记》的作者杨柔胜即屠隆夫人杨柔卿,《金瓶梅》所引这两句诗即屠隆所写。 其实,这两句诗早在《玉环记》产生之前,就曾被多人引用,屡见珠我国古代戏曲和小说中: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中描写清明佳节将至的江南风光时引用了这两句诗:“家家禁火花含火,处处藏烟柳吐烟。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宋代小说《李师师外传》中也有这两句诗:“帝尝御画院,出诗句试诸画工,中式者岁间得一二。是年九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巫史文化嬗变提出了对《楚辞》产生的看法.认为自西周开始的史官文化时巫觋文化逐步取代与正觋文化在荆楚地区的盛行,是《楚辞》在楚国诞生的重要原因.中国先秦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沿着巫觋文化──史官文化──巫觋文化这条轨迹迂回发展的,以《楚辞》为‘终点”,正好走了一个圆圈.这段漫长、曲折的历程值得我们认真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中,内容最生动、数量最多、最富色彩、最有价值的是爱情婚姻诗。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诗经》又是一部反映我国民俗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从岁时节日、社会生产、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展示了西周到春秋五百多年间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对《诗经》爱情婚姻诗的民俗进行研究,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汲取和继承《诗经》的艺术营养,丰富和繁荣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