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突破广西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的技术瓶颈,提高广西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人工育苗成活率和育苗质量,开展适合于广西地区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的研究。本研究明确了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所需的适宜的光照强度、水体盐度、温度、溶氧和氨氮含量等水环境因子,探讨了生物饵料营养强化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光照强度为2 000~3 500lux,水温28~31℃,盐度28‰~31‰,水体的溶氧量6 mg/L的育苗条件下,石斑鱼鱼苗生长情况良好,育苗成活率达到10.5%,幼鱼平均全长25.5mm。试验还表明,对生物饵料进行营养强化可以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育苗成活率。本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广西海水养殖业良种化进程、促进广西地区石斑鱼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验1为探讨江蓠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封闭养殖水体(6.0 m×6.0 m×0.5 m)的原位修复效果,以珍珠龙胆石斑鱼(714 g)单养为对照组,以江蓠(14.00 kg,777.78 g/m3)和珍珠龙胆石斑鱼混养为试验组,对养殖水体的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氨氮(NH4+-N)、总氮(TN)、...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无水保活过程中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滋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舌分析结果,核苷酸、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等测定指标,研究了无水保活0、3、6、9、12h后石斑鱼鱼肉的滋味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舌PCA分析中,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0.29%,可以反映样本的总体特性;与鲜样相比,保活后鱼肉的鲜味值和浓厚味值均显著增高,保活12h后分别达到3.52和5.00;核苷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保活3h后,腺苷酸和肌苷酸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465.0mg/100g;有机酸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各处理组乳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保活12h后乳酸达到最大值,为158.70mg/g;各处理组琥珀酸、乳酸和柠檬酸的TAV均大于1,说明这3种有机酸对石斑鱼的滋味有重要贡献;总游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保活3h时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50、7.29mg/100g,显著高于鲜样的8.54、0.60mg/100g。研究结果表明,无水保活可以改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滋味,提高鱼肉蛋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鱼类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宿主健康紧密相关,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为分析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和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肠道细菌组成及其与养殖环境菌群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两种鱼肠道和养殖水...  相似文献   

5.
通过几年的石斑鱼网箱养殖试验表明,海水温度在8~30℃、密度在1.010以上的内湾浅海均适宜石斑鱼的生活。在适温季节里,一般生长规律可用平均生长速度公式k=0.02766表示;其体重与全长关系式为W=0.01653L ̄(3.0205);并得出网箱养殖密度以10kg/m ̄2为宜,最佳投饵次数为一天一次。此外,还对石斑鱼的饵料系数、养殖成活率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项目简介:本项目实现了全套高度节水型、健康型、环保型、实用型的石斑鱼内陆生态养殖新技术模式。该项目已通过中试生产验证,技术基本成熟,完全有把握实施推广。  相似文献   

7.
厦门同安湾牡蛎养殖容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同安湾水质、污染源调查数据及相关研究结果,以COD为污染因子,建立收支养殖容量模型,并从同安湾污染物容纳量的角度对同安湾的牡蛎养殖容量进行综合估算.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2019年1月份海南省乐东县某养殖场所培育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苗发生大规模死亡的病因,本研究对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并未在主要发病季节发生,但出现了典型的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症状,其症状为食欲降低、行为异常、转圈、鱼体发黑、体况差等,累计死亡率达62%.本研究针对患病鱼体进行了寄生虫学检查,结果为阴性;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患病鱼的视网膜和脑组织空泡化严重;应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VNN特异性检测引物,运用RT-PCR检测方法,扩增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 NNV)特异性的421bp基因片段;运用虹彩病毒科蛙病毒(Ranavirus)、细胞肿大病毒(Megalocytivirus)检测引物,采用PCR方法排除了混合感染,并初步诊断该病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此外,针对石斑鱼养殖后期的病害防御提出了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杏林湾水库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杏林湾水库水质、底质、生物质进行周年调查及贝类滤水率实验,根据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等参数对水库中潜在的渔业资源量、养殖容量及养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潜在的渔业资源量为19.14 t,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理论养殖容量为(31.42~53.24)×106粒,实际可能养殖容量为(15.71~26.62)×106粒;全库每年可产13.98 t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13.48 t鳙(Aristichthys nobilis).研究认为为达到可持续水产养殖的目的,选择价值高的养殖品种进行粗放式立体养殖是最佳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 UV-VIS)吸收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与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对海水养殖金色珍珠(golden seawater cultured pearl, gold CP)的微结构及其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 海水养殖金色珍珠外表面珍珠层“叠瓦状”结构的疏密程度在其表面的不同区域存在不同, 该特征可能是导致金色珍珠不同区域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存在差异的因素之一; 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 接近珍珠核心处的珍珠层中未见单一的文石板片或棱柱结构, 而在珍珠层的中部及外侧区域均为文石板片结构; 珍珠层的外表面由多级结构构成, 其中单个珍珠层微米级的文石板片由纳米级文石小颗粒组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下黄鳝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黄鳝的体重和体长的增长有显著的影响.黄鳝在密度35尾/m2的网箱养殖条件下体重增长速度较快,其最终体重、增重率、增长率显著高于黄鳝最低密度组15尾/m2和黄鳝最高密度组90尾/m2.实验表明密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黄鳝的生长,黄鳝网箱养殖存在着一个最适放养的密度.高密度养殖黄鳝生长离散较大,大小规格不齐;密度过低时,黄鳝摄食效果差,生长发育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剩余容量估算的快速蓄电池均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蓄电池均衡方法工作时间长、只对电压均衡而不对容量均衡等缺点,采用基于Kalman滤波器与系统参数辨识集成的方法计算蓄电池剩余容量,并提出了一种新型蓄电池容量均衡结构。该容量均衡方法采用将串联蓄电池组单体分层的结构,使得每层的蓄电池单体不但能够在层内进行容量均衡,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层之间均衡,因此均衡速度得到很大提高,均衡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50%左右,而快速均衡电路的成本并没有增加。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比传统结构均衡速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近海养殖的快速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是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因重金属随盐度梯度变化产生复杂的保守性–非保守性行为,导致定量评估水产养殖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一直是研究难点.以全球最大的大黄鱼网箱养殖区域——福建三沙湾作为近海水产养殖的典型区域,根据遥感影像提取的养殖数据,结合33个表层沉积物的7种重金属含量与盐度的曲线,定量分析养殖变化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近15年来,三沙湾网箱养殖面积从9.1 km2增加到33.4 km2,每平方公里最大网箱养殖密度从3%增加到22%.导致养殖区亲铜元素Cu、Zn、Cd、Pb平均含量分别比非养殖区增加了44%、11%、15%、17%,盐度的回归线斜率分别减少了27%、35%、18%、2%;同时养殖区亲铁元素Cr、Mn、Ni平均含量分别比非养殖区增加了16%、15%、29%.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 Cd元素是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环境污染的潜在元素,三沙湾整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放养密度对花增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库采用5 m&#215;5 m&#215;3 m大小的网箱进行花养殖,相同规格鱼种同一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放养密度其增重效果差异显著,鱼种规格为116尾/500 g、37尾/500 g、15尾/500 g时的合理放养密度分别为800尾/m2、280尾/m2和100尾/m2。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8.59±1.74)℃下,选用冰鲜杂鱼饲养平均体质量为858.73 g的鞍带石斑鱼,经过60 d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1次/2 d、1次/3 d)对流水养殖鞍带石斑鱼生长、摄食及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存活率的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个实验组存活率在99.40%~99.80%之间;各实验组间的肥满度(CF=2.22~2.35)、体质量变异系数(SV=20.08~24.27)、饲料系数(FCR=2.70~3.01)和日增质量(7.50~12.51 g/d)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投喂频率1次/d组和1次/2 d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质量(RWG)均显著高于1次/3 d组(p<0.05),投喂频率1次/d组的日摄食率和1次/2 d组的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1次/3 d组(p<0.05);在免疫酶活力方面,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血浆中的碱性磷酸酶(AKP=0.083 5~0.089金氏单位/mL)、过氧化氢酶(CAT=7.96~8.19 U/m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2.40~34.45 U/mL)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流水模式养殖鞍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1次/d或1次/2 d.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容量的中国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国内地2007年SO2排放、工业固废产生、废水排放和能源消耗作为评价指标,以"森林面积"和"农业用地"为"生态容量"表征指标,计算基于生态容量的中国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以绿色负担系数判断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公平因子.结果表明:4项指标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56、0.57、0.67、0.60,表现出极大区域分配不公平性.由绿色负担系数可知,上海、天津、江苏、北京、山东、河北、山西、河南、辽宁、浙江、重庆、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是主要不公平因子,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7.
以缢蛏为主的生态综合养殖池塘氮磷流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氮(N)、磷(P)的流转及N、P利用率情况常作为评价池塘养殖模式及其水平的重要指标.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为主的生态综合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4—11月期间每月测定一个水交换周期内池塘的进排水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 a),根据养殖记录估算以肥料、饲料和养殖动物苗种输入的N、P含量及养殖动物生长积累的N、P含量,评估以缢蛏为主的生态综合养殖池塘N、P流转情况.结果表明:在输入的N中化肥输入比例最高,约占57.0%;水动力交换输入约占12.9%;饲料输入约占24.0%.在输入的P中最主要的输入是化肥和饲料输入,分别为69.3%和16.9%;水交换输入约为11.6%;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苗输入1.1%.在N的输出中,最主要的是水动力交换输出,约占66.0%,被收获养殖动物利用的N约为29.6%,其中罗非鱼14.3%,缢蛏11.5%,对虾3.8%.在P的输出中,水动力交换输出约为69.1%,被收获养殖动物利用的P为22.2%,其中罗非鱼占13.4%,缢蛏占7.8%.约有4.5%的N和约8.7%的P通过渗漏或沉积,形成内源污染.  相似文献   

18.
开展了放养密度对花(魚骨)增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库采用5 m×5 m×3 m大小的网箱进行花(魚骨)养殖,相同规格鱼种同一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放养密度其增重效果差异显著,鱼种规格为116尾/500 g、37尾/500 g、15尾/500 g时的合理放养密度分别为800尾/m2、280尾/m2和100尾/m2.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核酸适配体Q5的石斑鱼虹彩病毒快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斑鱼虹彩病毒(Grouper iridovirus,SGIV)在不同鱼群之间迅速传播,其致死率极高,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及早发现和鉴定出病原,降低经济损失,促进渔业发展,开发方便快捷的石斑鱼虹彩病毒检测技术已迫在眉睫。本研究基于核酸适配体Q5,研发出一种核酸适配体Q5-荧光分子探针(Aptamer Q5-based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Q5-AFMP),并且对Q5-AFMP检测感染石斑鱼虹彩病毒的特异性,以及Q5-AFMP在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感染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Q5-AFMP能够在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高特异性检测出石斑鱼虹彩病毒的感染,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Q5-AFMP能够用于石斑鱼虹彩病毒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环境容量损失价值的分析研究,为国家和受水区给予水源区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模型,从污水处理替代价值和损失效益两方面进行计算.结果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的水环境容量损失价值与陕西水源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用水量有关.结论 基于水环境容量价值的水源区生态补偿主要从污水处理替代费、调水后水源区损失效益,以及水环境容量损失价值3方面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